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一儿童节,顾名思义,是儿童的节日,孩子们理所当然是节日的主角。而事实上,他们也的确是“主角”,只是有的孩子成了忙碌而劳累的“主角”,  相似文献   

2.
英国购物中心里的圣诞老人已被告知去购买威尔士短语书籍以改善他们节日贺辞。12月24日那天,正 当小精灵们在玩具厂里忙着把数百万个来自世界各地 儿童的长袜子塞满礼物时,圣诞老人则被催促去学习 方言,从而他们会用10种语言说"圣诞节快乐"。  相似文献   

3.
六月的符号是"O"。为什么呢?因为有个无与伦比的"六一"儿童节呗,节日里的主角--儿童们的表情都是开心滴,嘴巴也是合不拢滴,而此时的嘴型都变成了"O"。咦,D主暴暴蓝准备怎么过这个节日呢?噢,原来他带着淀粉们"溜"到了网络江湖,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六一"庆典……  相似文献   

4.
《小读者》2008,(6)
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专门为儿童们设立的节日。不过,除了这个国际性的节日以及每年4月第四个星期日的"世界儿童日",全世界不少国家还各自有本国的儿童节,庆祝方式也各具特色,趣味十足,既体现不同国家的传统、习俗,又洋溢着无限喜庆和生机!  相似文献   

5.
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尤其是中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作文起步的一个特殊阶段。而如今,我们的生活正被各式各样的节日充盈着。每个节日都有着特殊的文化意蕴,如果把写作与儿童喜欢的各类节日生活相整合,快乐、浪漫和丰盈的节日活动就能成为写作的素材,让节日体验、情感、历程化作绚丽多彩的文字。  相似文献   

6.
胡麻饼     
天歌 《小学生时代》2012,(12):30-32
中国的零食品种,多半是节日贡献的:中秋的月饼清明的馃,端午的粽子过年的糕……在我们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节日和平常日子的分野,也是用食物来表达的。哪怕到了现在,饥馑的时代早已经过去,无论什么热闹的佳时节日,最受待见的也不是那些苦口婆心的"慎终"与"追远",还是应节的点心最传情。月饼是中秋的主角,在节日里重要得和月亮一样!这象征团圆的甜蜜点心的前身,可久远到汉代的胡麻饼。  相似文献   

7.
<正>1.基于儿童,发展儿童。"课堂对于学生而言,是其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学军小学一直倡导教育回归儿童本体,关注儿童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中,儿童才是真正的主角。"基于儿童"首先是"让儿童成为儿童",教育以儿童自然天性为起点,让儿童在校园中拥有一份游戏玩耍、一份好奇探究、一份遥想憧憬、一份专注执着和一份同伴同乐。让班级成为儿童心灵的栖息地!让校园成为儿童终生眷念的地方!"发展儿童",是"让儿童成为社会人"。教  相似文献   

8.
正"六一"未到,校内外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却早已做足了"准备功夫",人们每一年都期望着打造一个全新的"六一",可以帮助儿童在"童趣"中展现"童心"、"童音"中找到"童乐"、"童韵"中体验"童真"、"童戏"中获得"童欢",尽展儿童节的独特魅力的同时,真正可以让儿童成为节日的唯一主人,进而尽情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的"六一节"活动却完全背离了这一初衷:要么将"拿名次"当成了节日"唯一",各类比赛  相似文献   

9.
<正>在西方国家,最受人们欢迎的节日是圣诞节,而在中国,最具特色、最热闹的却是春节。"春节",就是春天里最早的一个隆重的节日,俗称"新年",即新一年的第一天。人人增一岁,时光老人多么公正啊!于是,儿童盼望长大,青年为迈向成熟而欣慰,老人则追忆逝水年华,感慨时间如白驹过隙。"铛——"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四面八方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竹声,  相似文献   

10.
超级盛典     
六月的符号是“O”。为什么呢?因为有个无与伦比的“六一”儿童节呗,节日里的主角——儿童们的表情都是开心滴,嘴巴也是合不拢滴。而此时的嘴型都变成了“O”。  相似文献   

11.
正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其中最出色、最活跃的是少数好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同学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受到压抑和扼制,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动脑思考,质疑问难,而使课堂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学生必将学习得更深更好。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2.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园长早早地把节日的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老师们也已经在心里酝酿着……那么,怎样让孩子们过好"六一"儿童节呢? 让孩子真正成为节日的主人."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孩子们理当是节日的主人和主角,因此,节日如何过应由孩子们自己来做决定.  相似文献   

13.
一、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主体性体验的缺失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表演者"或"主角",他们拥有课堂的话语权,教学过程更多的是教师的"独白"而非师生的"对话",教学变成"专制".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作文评改,老师是错了位的主角,他们终年精耕细作,可学生仍无所获。真正有效的作文评改,教师应在学生的习作园地里"指点江山",让他们去"激扬文字"。  相似文献   

15.
<正>"六·一"节是儿童的节日,理应尊重儿童自身的独特需求,让儿童化活动充盈其中。然而现实中一些"六·一"节活动却完全忽略了儿童自己的意愿、需求、趣味和方式,致使其"童化指数"严重受损:要么不顾及"童性童情",各类比赛活动已成为一些单位和学校庆祝"六·一"  相似文献   

16.
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回归生活、回归儿童是生活化课程的本质。以"儿童发展"为核心的生活化课程"重视自然对儿童的积极影响",鼓励"运用自然、本真的方式引导儿童学习",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理解他人,让儿童"按照自己的节奏呼吸与思考",并建立起内在的秩序感。生活化课程以培育完整的儿童为导向,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每个儿童都有自己学习的方式。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生活本来的样子就是流畅的、自然的。我们希望在这套课程里,能够看到儿童、看到游戏、看到文化。  相似文献   

17.
阙晓英 《考试周刊》2014,(48):35-35
<正>在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我们设计的问题是不错的,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室里常出现静寂无声的现象。这时,我们不能急,不忙着喋喋不休地说各种启发的话,也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可以给他们一个小台阶(围绕这个问题而设计的辅助性思考题),让他们站在另一个平台上审视、思考这个问题,从而发现视野不同了,思维更灵活了。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冷静、耐心,给学生搭建"脚手架",进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等待"中学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元旦在即。孩子们都在忙着折"幸运星",忘记了上课与下课,教室里到处都是他们丢下的小纸片,令我非常反感。我寻思着: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整治一下他们!我正好有时间,就悄悄来到教室外面,准备抓"典型"。数学老师正在讲例题,而平时喜欢拖拉作业、成绩一般的王苇苇却很投入地折着一颗幸运星,我不由得怒  相似文献   

19.
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城市儿童普遍患有的一种"病",具体表现就是儿童与自然的疏离,他们对大自然的知识了解越来越多,而和自然的接触却越来越少.三毛的《塑料儿童》里曾提到,她邀请几个孩子去看海,让他们领略自然之美,谁知他们一路专注于手中的游戏机,到了海边仍不为所动,说这就是海啊,我们回去吧,六点半动画片就要开始了! 动画片、ipad、iphone等电子产品以及网络的发展,对知识灌输额过分强调,让儿童与自然的疏离日趋严重.我们在亲眼目睹在应试教育主导下和受计算机、互联网的影响,儿童与自然的疏离甚或隔绝,儿童,尤其是城市儿童几近变成了"宅儿童",将来又很有可能变成与自然隔绝的"宅少年"、"宅青年",他们不关注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小溪潺潺和松涛低吟,只关注电脑里的"奥特曼"和"喜羊羊"、手机里"愤怒的小鸟"和"会说话的汤姆猫",他们离自然越来越远,这种疏离导致他们感官退化、肥胖率增加、注意力紊乱,甚至孤独、抑郁、愤怒等身心问题.一个从小就对生命和自然失去敏感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会有关心地球和人类的责任感呢?  相似文献   

20.
进入11月份,像往年一样,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又开始忙碌了起来,他们忙着给明年毕业的学生"找去处"。乍一看,理所当然,就业工作就是学校的事儿,就应该这么去做。可是,从本质来看,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是一种就业怪象。从就业的主体来讲,毕业生是就业的主体,是就业的主角,高校只是人才培养单位,但是每逢"就业季"高校却为毕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