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专业素质是结构和过程的统一,是一个不断发展和结构重组的过程,动态性是其精髓。因此,我们理解:教师的专业素质应包括相对静态的"晶体素质"和动态的"流体素质"。"晶体素质"是教师专业素质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流体素质"是"晶体素质"持续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吴剑峰  李刚 《江苏高教》2012,(1):103-105
"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是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它包含了职业知能素质、职业情意素质及在研究性教育实践情境中必然表现出的个体多样性、主体性、创造性等在内的整体和谐的综合素质。文章对"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的含义界定、内涵特征和培养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高师生"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重素质培养,然何素质?素质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其中的荦荦大者又是什么?这些年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素质应包括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智能素质。笔者对前三者并无异议,对后者则不敢苟同。如何界定"智能"?应该说,这个词语的外延包涵了"智力"与"能力"两个概念。将"智力"作为素质的一个范畴,其无可非议,而将"能力"纳入素质的轨道,则似是而非了。我们先来探讨两者的各自内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三维管理理论,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归结为组织、设施和制度三个方面,并运用这一体系,结合上海电子信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实践,探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硬件设施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把"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德、智、体、美的发展"是综合素质发展的内容、"基础知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综合素质发展的方法、"提升研究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发展的保障这三方面对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进行探讨,以期为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职高专"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定位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双师素质"教师含义与目标定位的认识,提出了建立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与规划、完善"双师素质"教师建设内容和拓宽"双师素质"教师建设渠道等高职高专"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谢洪 《广西教育》2012,(31):180-182
依据冰山理论,职业素质的培养必须把"冰山在水面下面的巨大的"看不见的"隐性素质"与"冰山在水面上的"看得见的"显性素质"协同起来,构建职业素质培养的完整体系应包含技能、知识、行为习惯、观念、思维方式、态度和心理素质等多层次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工作的属性,要求从事其工作的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胜任肩负的重任。根据干部基本素质要求,结合高校后勤工作特点,谈谈高校后勤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一、素质的概念1、素质的含义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指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启动,高考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联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选择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本体上来讲,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并成为一个必要环节,是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有之意。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可为"的。同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也有"难为"窘境。针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可为"和"难为"二维张力中应有所"立场"。这体现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旗帜必须鲜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然会经历理论和实践上的"冲突",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面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积极反省,自我调适,不断走向"理性化";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将是一个复杂、逐步融合,且"前途光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探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银行"的理念,并模拟社会商业银行的功能特点,使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够实现存储、信贷和兑换功能。从职业素质的量化管理、"一二三"课堂的联动、高职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三个维度,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银行"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