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胡建华 《今日科苑》2006,(12):I0037-I0037
一、概述前弯梁桥在现代化的公路及城市道路立交中的数量逐年增加,应用已非常普遍。尤其在互通式立交的匝道桥设计中应用更为广泛。由于受地形、地物和占地面积的影响,匝道的设计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这就决定了匝道桥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匝道桥的桥面宽度比较窄,一般匝道宽度在6~11m左右。(2)由于匝道是用来实现道路的转向功能的,在城市中立交往往受到占地面积的限制,所以匝道桥多为小半径的曲线梁桥,而且设置较大超高值。(3)匝道桥往往设置较大纵坡,匝道不仅跨越下面的非机动车道,有时还需跨越主干道和匝道,这就增大了匝道桥的长度。由于匝道桥具有斜、弯、坡、异形等特点,给桥梁的线型设计和构造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公路互通采用部分互通立交形式、增设匝道需求量大、现状设计经验缺乏的情况,本文基于增设转向匝道分合流点与已有匝道的平面关系,详细设计了部分互通立交增设匝道的设计方法,细化了具体设计流程。同时,本文以S38沪鄂高速、G25长深高速公路中的某互通立交为研究实例,详细研究了3路、4路、5路相交互通增设匝道的具体设计分析,为类似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增设转向匝道提供了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张立鑫 《科技风》2012,(18):143
高速公路在设计的时候,要注重高速公路选线中匝道及前后的加速和减速车道的设计,确保行车的安全与舒适。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选线中匝道的概念,和流出匝道,流入匝道,前后的加速、减速车道的设计做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区公路设计中,部分涵洞河沟纵坡较大,有的涵洞顶部往往设置一定的纵坡。本文就涵洞顶设纵坡的涵洞长度计算进行探讨,并给出涵洞长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1 概述 环形交叉由于环道的封闭性,使沿环道方向的纵坡除平坡这一纵坡一致的特殊情况外,其余情况下纵坡是不一致的。位于平面上的环形交叉环道的纵坡将随环道方向的改变而改变;而当环道纵坡分段一致时,除平坡这一特例外,环交会依环道的不同形式及纵坡大小,而位于不同的曲面上。事实上受地形影响,环交不能  相似文献   

6.
浅谈道路的纵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尤其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怎样更合理地进行道路的纵坡设计,已成为设计师们面前的一道值得深思的课题。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道路的纵坡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身的分析和见解。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道路纵断面的设计要点、纵断面设计的一般原则以及纵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桥桥面纵坡线形的布置情况,系统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中跨合拢段附近底板因桥面纵坡线形布置产生的预应力外崩力,进而提出了底板防裂设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神龙大道至江城大道左转匝道工程A匝道桥设计为单向2车道,桥梁宽度为10.25m,最小曲线半径为75m。本文主要叙述小半径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  相似文献   

10.
准确合理确定EICAD互通式立交设计匝道设计线距离主线中线的距离是进行互通式立交设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鉴于梅花井煤矿+850水平主要基建巷道出现了严重的矿压显现,并且基建巷道网路才初步形成,那么矿压显现问题的解决,对整个梅花井煤矿二分区的采煤部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梅花井煤矿应力监测可行性方案,论述了地应力的测量对巷道支护设计方案的影响,也从根本上分析了矿压显现的主要原因,并强调了合理的巷道支护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余忠林  何廷峻  鲍鸣 《中国科技信息》2011,(19):107-107,123
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要实验课程以固定模型实验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难于培养实践能力。为此,将采区模型划分为上山、车场、掘进头和工作面等不同区域,每个区域设计了不同井巷结构方案,各区域结构方案的组合构成采区组合模型。由学生动脑完成采区方案设计及动手完成对应的采区结构模型组合,应用表明,采区组合模型对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标准化原始数据和完善指标体系,对现有的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技术梯度判断模型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技术梯度进行定量分析,并首次绘出了我国的技术梯度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梯度的区域分布基本呈现出"从东到西梯度逐渐降低,中部地区实现崛起,局部地区高、中、低梯度交叉分布"的态势,同时沿海地区的"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及选型.系统可以检测出空气中硫化氢气体的浓度,并且当测量值超出预设报警限时可以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现场工作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减小中毒事故的发生率.实践证明,系统可靠性好,能满足不同场合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社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某矿1500大巷由于3#联络巷西段压力过大,造成巷道破坏严重,影响井下通风和运输作业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注浆锚杆对大巷围岩进行注浆加固的修复措施,保证了1500大巷的正常使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点,通过对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的对比研究,分析环境制度设计的差异性。结合循环经济环境制度设计的国际比较研究,探索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环境制度创新,通过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技术标准、环境会计核算以及环境经济激励等制度设计,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蒋金虎 《中国科技纵横》2014,(7):206-206,208
深部矿井高应力影响下软岩巷道支护的稳定性问题,是世界巷道支护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各国业内专家都从理论和实践,技术与工艺,材料与装备上进行大量研究,提出了主动性支护的理念和原则。然而,对这一理念和原则的推广应用,却又因不同国度和自然条件而呈现不同的状况。本文结合唐山矿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深部高应力影响下软岩巷道支护技术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井软岩巷道底臌严重的现象,结合某千米深井软岩巷道具体条件,分析了巷道剧烈底臌的原因,提出采用预应力注浆锚索的方法控制巷道围岩,现场试验结果显示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注浆锚索加固底板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循环经济综合管理制度体系对发展循环经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爆破效率,改善爆破效果,增加进尺,保证巷道成型,仍是岩巷掘进爆破工作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文章结合岩石爆破破碎理论和工程实践经验,从影响凿岩爆破效果等诸因素出发,对影响岩巷掘进中深孔爆破掘进速度和巷道质量的炮眼深度、掏槽爆破和光面爆破、定向断裂控制爆破等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掏槽形式和掏槽参数、光爆装药结构和光爆参数以及定向断裂控制爆破技术和施工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