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工作绩效是个体或群体在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过程中所采取的有效行为及其成果。绩效管理是以组织目标为导向,通过对员工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和分析,改善员工工作行为,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推动组织发展的程序和方法。绩效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绩效目标、确定绩效考核标准、收集有关信息、实施绩效考评、实施绩效面谈、开展绩效诊断与绩效改进指导等多个环节,其中,制定绩效计划是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管理者与员工围绕提高工作绩效持续进行沟通是绩效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郭翠梅  彭贤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137+49-137,49
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rerformance index)是绩效考核的有效手段,是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的评估方法。如今KPI在企业绩效管理和考核中应用十分广泛,有必要对KPI相关理论作一个综述,本文从概念入手,重点突出了企业KPI设置的流程和应当注意问题等,对今后从事KPI设置的工作人员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绩效考核通过对企业员工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科学评价,全面了解、评估员工德能绩效和工作绩效,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员工个体和公司整体共同发展。下文就电力企业在绩效考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改善电力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的相关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首先,要先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不做绩效考核呢?我们要明确,没有绩效考核是不行的。没有绩效考核,晋升、涨薪,培训等等怎么做决策?没有绩效考核,怎么实现公平竞争,怎么去管理和提高员工的绩效?考核是为了正确公平的评价每位员工的工作业绩,从而根据绩效考评的结果发现不足,找出提高工作绩效的方法,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做到奖罚分明,分配合理。各级管理者和所有员工的工作好坏,是一个企业能否发展的重大问题,而怎样去评估,考核一个管理者或一个员工的工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证探讨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绩效考核一般具有两种目标取向,即评价取向和发展取向。将组织创新氛围纳入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389名在职员工的调查,结果发现,评价取向的绩效考核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负相关,而发展取向的绩效考核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组织创新氛围在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在拓展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如何促进员工创新行为进而提升组织绩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绩效是谈出来的--沟通是绩效管理的灵魂!管理者在绩效管理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与员工沟通,把公司的战略和业务目标逐层分解、沟通到员工个人。第二根据公司业务目标及员工岗位职责协助员工制订关键业绩指标(KPI)。第三要持续不断地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指导和反馈,员工只有知道自己的方向对不对,才能有更好的动力将自己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挂起钩来。第四,管理者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实际上是整个在绩效管理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的过渡时期,此段期间企业的人员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把管理的各个模块相比较,不难看出绩效管理对于个人和公司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公司的前景和员工个人的能力开发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改善绩效管理即意味着提高公司和员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国有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此前一直沿用较为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但随着改革的推进,许多国有企业也开始改变自己的绩效管理模式,其绩效管理正摒弃原有考核方式,向着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考核方式转变,比如目标导向的KPI已经变成分析绩效管指标的主要手段和依据。这不仅使得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员工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可以使得员工的行为标准有据可循。但是,目前为止许多公司新的绩效管理模块在进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例如在KPI的实施中就碰到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何书玲  王立辉 《科教文汇》2014,(11):224-226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是企业绩效考核的基础,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加强企业团队建设,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本文首先论述了实施目标管理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目标管理的基本定义、重要性和主要特征。接着论述了目标管理的实施程序,包括目标的设定、实施与管理、评价。接下来是本文的重点,主要论述了企业目标管理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强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结合,将员工需求整合进公司目标;充分调动积极性,消除抵触;做好管理授权,做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国有设计院绩效考核对于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设计院企业管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试图结合国有设计院目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绩效考核过程中的沟通反馈以及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等方面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吕枳蒙 《百科知识》2023,(18):24-25
<正>绩效管理是单位实现战略目标、规范员工行为的管理工具,在我国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绩效考核结果能反映员工的工作状态,促进员工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正确运用员工绩效考核结果能够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单位的整体素质。因此,单位如何运用绩效考核结果,确保员工工作态度积极向上,引导员工提升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组织绩效目标,推动组织不断发展是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当前存在的问题(一)绩效考核重“结果”、轻“过程”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是绩效管理的最后环节,它能让单位员工及时了解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步改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煤炭企业采掘工作建立一套由定性和定量指标组成的绩效考核流程。对于定性指标建立了一套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关键业绩指标),定量指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来确定,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KPI的权重和多目标规划模型中的关键参数。经实际数据验证,模型结果符合客观实际,解决了煤炭企业目标分解的困难,有效保证了采掘工作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从而推进煤炭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Generally, the efficiency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relevant and irrelevant fault monitoring is highly related to the definition of KPI relevant and irrelevant variations in the input space. Therefore, a novel KPI relevant and irrelevant fault monitoring scheme is proposed, the offline modeling phase of which incorporates a neighborhood component analysis (NCA)-based KPI relevant variable selection method and a two-level partial least square (PLS) modeling strategy.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NCA, the KPI relevant and irrelevant input variables could b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To obtain an explicit decomposition of KPI relevant and irrelevant variations from the input, a two-level PLS modeling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avoid the potential loss of KPI relevant information that hidden in KPI irrelevant variables and the potential loss of KPI irrelevant information that resulted from the first level PLS model. It is thus expected to achieve superior performance than the methods that considered in the current work.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monitoring KPI relevant and irrelevant faults have also be demonstrated by implementing comparisons with its counterparts.  相似文献   

13.
周华  武晓刚  庄京晖 《软科学》2006,20(6):76-80
在比较研究EVA、KPI、BSC、TPP等西方典型绩效评价理论方法及我国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势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评价方法之所长,建立了基于企业战略的整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设计了3层5维26项指标的指标体系,以某高新技术企业为例阐述了其具体运用,得出最终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战略的全绩效管理实施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梁樑  罗彪  王志强 《科研管理》2003,24(5):14-20
获取稳定绩效是企业持续增长的保障,传统的绩效管理强调在企业现有业务框架下进行绩效管理,对企业绩效形成的原因与阻碍因素考虑不足。面向战略的全绩效管理通过全面经营诊断获取绩效改进方向,通过QFD的工具将客户的需求转化为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通过AHP的方法获得部门及岗位KPI对企业综合绩效指标的权系数。通过交互的诊断与调整,全面控制企业的绩效产出过程。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active balanced scorecard (PBSCM). The balanced scorecard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pproaches developed in the field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However, in spite of its reputation, there are issues that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The present research addresses the problems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by utilizing the soft computing characteristics of fuzzy cognitive maps (FCMs). By using FCM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generates a dynamic network of interconnected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s), simulates each KPI with imprecise relationships and quantifies the impact of each KPI to other KPIs in order to adjust targets of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孙田江  范明  周云隆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93-95,113
以随机选择绩效管理优秀的三个不同级别的高新技术医药企业为例,对其研发人才、绩效管理人才进行问卷调研,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和KMO检验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相关性检验,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找出累积贡献率大的公共因子,该公共因子就是评价高新技术医药企业研发部门综合业绩的主因子,由此制定高新技术医药企业研发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李兴伟  吕华侨 《科研管理》2014,35(11):133-138
组织绩效提升是当前研发机构治理深化的重要方向,而不同渠道来源的经费及其所占比重对研究机构组织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财政项目资金整体预算分配方法是经费结构化治理深化背景下组织绩效提升的一种新尝试。通过分析研发机构组织绩效与经费结构化治理内在关系,重点借鉴德国弗朗霍夫和台湾工研院等国际著名研发机构在经费结构化治理经验,通过财政项目资金整体预算分配方法探索实现研发机构治理深化在预算决策机制方面的机制创新,实现提升研究机构组织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技人员绩效考评是科研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PDCA循环模型和目标管理法、360度反馈评价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有机结合,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研究了在现行科研事业单位体制下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组织学习是一个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过程,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机制来降低组织学习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而实现组织学习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因此研究控制机制对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作用就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过程控制正向调节探索性学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负向调节应用性学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控制负向调节探索性学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正向调节应用性学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工作满意度与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惠调艳  杨乃定 《软科学》2006,20(4):62-65
首先详细剖析了目前有关工作满意度与绩效关系三大流派,即因果关系论、非因果关系论、重新定义概念论的七种主要观点;其次,综合各种观点的研究思想,进行了工作满意度和绩效概念的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工作满意度与绩效关系概念模型;最后,得出有关结论,并指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