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现有创业经验学习理论,系统分析了创业者经验、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机会识别四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了“创业者经验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模型”,深入探讨创业者经验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宁夏地区四个城市的新创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实证结果表明创业者经验、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探索型学习、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者经验和创业机会识别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应用型学习在创业者经验和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创业企业属性特征决定了创业者成为影响其成长的关键因素。作为创业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创业激情能够帮助创业者识别潜在的信息资源和开发创业机会,在创业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借鉴情绪传染理论,构建了创业激情、自我效能感、管理强度与创业成长的理论模型,并通过285份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创业激情有助于创业企业绩效的提升,管理强度在创业激情与成长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个体特质,对创业激情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意味着更有可能感染他人,塑造一种更加强烈的氛围,其创业激情对管理强度的作用关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张爱丽 《科学学研究》2020,38(2):288-295
通过对医药行业192个创业者或潜在创业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的PROCESS宏程序进行Bootstrapping分析后发现,个体的创业经验通过创业自我效能为中介对创业机会开发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创业意图调节创业经验与创业机会开发以创业自我效能为中介的间接关系,从而形成了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从创业经验影响创业自我效能的视角,探讨了影响个体创业机会开发的相关机制及关系路径,深化了对创业经验、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意图及创业机会开发相互关系的了解,为提升个体创业机会开发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效果推理理论,探究创业者目标导向对效果推理决策逻辑的影响效果,以及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基于199位创业者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学习目标导向对效果推理存在正向作用,绩效趋近目标导向对效果推理存在正向作用,绩效规避目标导向对效果推理存在负向作用;(2)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三种目标导向与效果推理的关系中均具有中介作用:(3)环境不确定性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与效果推理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并且进一步调节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三种目标导向与效果推理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基于创业者成就动机的视角深化了效果推理前置因素的研究,揭示了在不确定环境下不同的动机倾向对效果推理影响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提高我国大学生创业水平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实施意义重大,但缺乏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一直是困扰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难题之一。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讨理论导向和实践导向创业教育分别对创业自我效能与机会识别的影响机制。通过对968名大学生组成的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正向影响机会识别,理论导向和实践导向创业教育分别负向、正向调节从创业自我效能到机会识别的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从提升创业自我效能、加大实践导向创业教育等方面促进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探究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的作用机制,以及市场环境动态性和开放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创业自我效能越高,创业者越偏好产品研发;创业自我效能各维度的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关系感知、机会识别、能力感知和风险容忍;市场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中存在显著差异,在OECD国家正向调节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的影响,而在非OECD国家负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市场环境开放性具有资源获取、约束降低、需求增加与竞争增强效应,正向调节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一直是创业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创业者特质和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导向以及科技型小微企业绩效的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湖南长沙地区317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导向均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绩效正相关;(2)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导向正相关;(3)创业导向维度中风险承担性、行动超前性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而创新性未能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低碳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社会迫切需要更多创业者实施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绿色创业。大学生是绿色创业的生力军,加强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绿色创业意愿意义重大。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绿色创业教育、情绪智力、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绿色创业意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283份调查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创业教育对绿色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情绪智力在绿色创业教育与绿色创业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绿色创业教育与绿色创业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情绪智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绿色创业教育与绿色创业意愿关系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研究丰富了绿色创业理论,有助于引导更多大学生加入绿色创业行列,助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机会型创业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整合人力资本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以2016年GEM数据库38个发展中国家的8 594个创业者为样本,探究创业者人力资本对机会型创业的作用机制,分析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中介作用和创业榜样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创业者人力资本通过正向影响创业机会识别能力,进而促进机会型创业;创业榜样正向调节人力资本对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影响,即创业榜样出现时,创业者人力资本与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正向关系更强,然而,创业榜样并不调节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创业机会识别在网络关系影响创业决策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并引入创业者网络能力研究其对网络关系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调节效应。为帮助新创企业做出正确的创业决策,实现持续成长提供理论指导,以浙江省地区164家新创企业为调研对象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网络关系对创业决策具有间接促进作用,其中弱关系相较于强关系对创业决策产生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第二,创业机会识别在网络关系对创业决策关系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弱关系对创业机会识别产生更积极显著的影响;第三,创业者网络能力有利于推动创业机会识别。  相似文献   

11.
黎常  朱玥  王永跃 《科研管理》2018,39(9):134-142
创业坚持被认为是创业者成功实现目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现有文献对于是什么因素使得创业者坚持或者退出知之甚少。本文在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创业激情、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坚持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和谐激情与执念激情均正向影响创业坚持行为;创业自我效能在和谐激情和创业坚持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执念激情和创业坚持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随着先前创业经历的增加,和谐激情对于创业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不断增强,而执念激情对于创业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12.
张秀娥  王超  李帅 《科研管理》2022,43(5):59-66
如何促进创业是近年来学术和实践领域广泛关注的议题。基于制度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本文研究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在该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利用来自28个国家跨越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分层广义线性模型。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意愿,制度环境中支持创业法规、金融资本可得性、教育资本可得性和腐败控制正向调节二者关系,社会文化价值观负向调节二者关系。论文从跨层视角探索了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制度环境对创业意愿的交互作用,拓展了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最后,本文从创业者和政府层面提出管理启示,以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的推进,我国国民的创业热情被点燃。但是,我国的创业政策和生态环境仍不够完善,使得很多创业者处于“临渊羡鱼”的观望状态。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创业期望和风险恐惧对新生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调节聚焦理论,解析了创业期望对新生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探究了风险恐惧对新生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企业家的创业期望越高,其创业积极性也就越高,并且会采取积极的创业投资行为。风险恐惧会降低新生企业家的创业倾向,但是个体一旦选择了创业行为后,风险恐惧对新生企业家创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其创业期望水平。当新生企业家创业期望水平较高时,风险恐惧的增加会驱动新生企业家萌发促进聚焦的调节机制,此时积极投资将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新生企业家会实施积极的投资行为。但是如果创业期望水平较低时,风险恐惧的增加会催生新生企业家产生预防聚焦的调节机制,此时害怕失败将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新生企业家会减少创业投资。  相似文献   

14.
资源约束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探索突破约束并实现企业快速成长的途径成为创业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企业资源观和人力资本理论视角,构建了创业拼凑、先前经验以及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绩效三者之间的概念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17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得出了相应的结论:(1)创业拼凑、先前经验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绩效正相关;(2)创业拼凑分别与创业经验、行业经验和工作经验正相关;(3)创业经验、行业经验在创业拼凑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但工作经验未在创业拼凑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网络、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晓波  张超群  王莹 《科研管理》2014,35(2):104-110
本研究围绕"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创业意向"这一基本研究问题,在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网络特征、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关系的概念模型。通过向高校大学生群体发放问卷,并对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规模越大、连接越强、异质性越高,创业效能感越强,而网络中心度的提高只能增强风险容忍效能感,对机会识别效能感没有影响;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和风险容忍效能感均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效能感在社会网络特征与创业意向的因果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地区创业者作为样本,检验既有知识、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以及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及其各维度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所有维度对创业机会识别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各维度及创造性性思维在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与创业机会识别间均起到中介作用,由此创业机会识别的内在机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张爱丽 《科学学研究》2010,28(9):1405-1412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索了潜在企业家创业机会开发的影响因素,潜在企业家创业机会开发的影响因素包括感知机会理想性、感知机会可行性、感知机会社会规范、创业意图和创业自我效能。本研究的学术贡献是提出并验证了扩展后的计划行为理论,并为潜在企业家、创业教育者和政府政策提供有益的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孙永波  丁沂昕  杜双 《科研管理》2022,43(1):105-113
   创业机会的本质是了解企业家如何运作并形成机会,发现或识别作为创业机会发展的开端尤为重要。资源作为维持企业内部稳定、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本,企业必须有效地拼凑资源,以实现资源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冗余资源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并探索冗余资源与资源拼凑的倒U型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已沉淀冗余与未沉淀冗余均可有利于企业识别创业机会;随着未沉淀冗余的增加,其对资源拼凑具有正向影响,当超过一定的节点,未沉淀冗余负向影响资源拼凑。本文为企业合理利用冗余资源,培养资源拼凑能力,以识别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创业文化对创业者创业动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业文化要素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个人主义、创新认知、挫折意识和道德法制观念对于创业者创业动机存在激励关系的假设。针对90家天津市独立或合伙创立企业的创业者心理行为展开实证研究。通过随机抽样、电子问卷调查和数据回归分析处理得出上述创业文化要素对创业者创业动机存在激励关系传递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文化要素中的个人主义对于创业动机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创业文化要素中的创新认知与创业动机之间存在激励关系;挫折意识与社会性创业动机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