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区域技术创新逐渐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为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投入,收集了2008-2015年34个地级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区域技术创新投入的主要因素进行测度。研究结果发现,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区域技术创新投入有显著影响,并且外贸依存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与区域技术创新投入也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建议政府应适当提高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额度,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引入技术进步的TRIZ理论,将logistic函数引入原始CES函数,构建考虑累积专利影响的CES函数模型。以江苏省619家创新型企业的数据为基础,运用R语言软件编译分析,回归得出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CES函数模型,分析江苏省不同区域地缘特点、产业结构及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规律,给出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首先简要回顾了与技术创新扩散对经济增长影响有关的理论和证据,然后以Fagerberg的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1991~2002的相关数据,对技术创新扩散对区域生产率增长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本文的结论主要有:国内地区间生产率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技术扩散对地区生产率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国内地区间的扩散上,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不大;对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并不存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距离对地区间的技术扩散存在负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取1986—2010年的面板数据,依据相关理论构建门槛模型并从人力资本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两个角度实证分析我国28个地区人力资本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且在人力资本水平和FDI的影响下,人力资本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分别表现出单门槛和双门槛效应;不同地区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明显,各地区只有跨越相应的人力资本水平和FDI门槛值,人力资本效应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促进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工业污染防治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利用2001~2010年工业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投资等相关数据过对福建省近年来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情况及其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主要工业污染物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仍有增长的趋势,且去除效率仍比较低下;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重点已经由工业废水转向工业废气;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来源主要是企业自筹;少数几个工业行业占据着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与污染治理投资的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分位数回归的两阶段超效率DEA模型.基于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各省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效率,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验证IT培训因素对IT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IT培训时间对IT投资效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并且随IT投资效率的提高,人均IT培训时间对IT投资效率的贡献逐渐增大;而人均IT培训费用对IT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之间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玉春  付辉辉  黄钦海 《软科学》2008,22(2):107-112
以专利授予量代表技术创新能力,采用广义熵指数(GEM)、基尼系数(GINI)和变异系数(CV)测量分析了1996~2005年间中国八大地域以及各个省份之间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差异。运用Box-Cox模型对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1996~2005年,区域之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研发费用的投入水平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两大因素对增强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有重大贡献,成为区域间技术创新能力不均衡发展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乔彬  张斌  王肖潇 《软科学》2016,(10):16-21
在空间经济学FC模型基础上,从技术创新完整过程出发,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影响要素空间流动的内在机制,发现二者与区域收入差距呈明显的倒"U"关系。利用中国省区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的区域对于区域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9.
对技术创新和品牌价值关系的分析,学术界缺乏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和因子分析计算出区域技术创新得分,然后运用回归模型研究区域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品牌价值越高。  相似文献   

10.
探究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在阐述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同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投资能够显著提升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2)地方政府投资对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其中,当地方政府投资作为门槛变量时,门槛值分别是0.010和0.109;当开放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门槛值分别是0.186和0.852。得到政策启示如下:政府应继续在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创新性项目方面加大投资,但投资水平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此外应适当引资充分发挥外资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国稳定跨过“结构性减速”阶段的重要动力。基于中国2009-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技术创新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探讨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并进一步分阶段对比分析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及自主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自主创新最为显著。(2)三种技术创新是否可以提速经济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增速作用逐渐减缓。(3)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速的作用受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在产业结构既定的前提下,技术创新投入越多,产业结构升级的边际经济效应越小。(4)我国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各产业通过逐步提高其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承载吸收能力,实现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系统动力学因果联系、互相反馈特点,分析系统内部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从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载体、区域创新投入3个方面定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并建立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湖南省2006-2013年数据进行模拟和仿真.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教育投入和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水平是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而一味通过政府投入,盲目增加专利数量对于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探索工业用电效率提升路径,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面板数据,采用共同前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各省份1995—2016年间的工业用电效率值。通过全局莫兰指数检验和莫兰散点图分析发现,中国工业用电效率值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采用空间Tobit模型实证分析知识溢出、人均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电力价格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工业用电效率的影响作用发现,知识溢出对工业用电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人均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对工业用电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产业结构、电力价格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工业用电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超  李真真  蒋萍 《科研管理》2021,42(2):88-99
环境规制政策是中国重污染行业经济转型升级,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环境绩效的有效手段,但是环境规制政策如何影响中国重污染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以及环境规制政策对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行业动态差异,都尚待深入研究。因此,文章基于2004—2015年中国38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遵循2008年中国生态环境部颁布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将工业行业分为处理组和控制组,使用连续性DID方法和S-GMM方法,估计环境规制政策对中国重污染行业的技术创新影响机理和动态影响。研究显示:首先,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并不能显著的促进重污染行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可是研发投入的增加和资本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明显促进了重污染行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改善。第二,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市场准入和投资比例等限制,可是外商直接投资已经在一定程度推动中国工业行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第三,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对工业行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但是,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结构占比对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关部门应该稳步有序推进重污染行业能源消费结构改革,提升我国传统重污染行业能源消费的效率,加快工业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大企业创新投入驱动区域产业升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2—2014年的中国区域产业数据和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法,探讨大企业创新投入对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并分析专业化集聚和市场化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企业创新投入对区域产业升级有明显的带动作用,随着产业高度的提升,创新的资本投入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在降低,而创新的人员投入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在提升。专业化集聚有利于大企业发挥创新带动作用,而市场化对大企业创新资本投入的产业升级带动作用表现出抑制效应。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关键在于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引导大企业明确其在新经济环境中的定位,构建企业间协调发展的区域产业创新环境,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毅军  谢荣辉 《科学学研究》2015,33(9):1340-1347
论文以产业集聚的环境外部性为切入点,利用中国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水平、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效应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进一步将样本分为沿海省份和内陆省份,检验了产业集聚影响环境污染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而技术创新在决定"拐点"的位置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均位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即产业集聚水平尚未跨越门槛值而发挥环境正外部性,其中沿海省份比内陆省份位于左侧曲线的更高位置,意味着较高的集聚水平对应了更强的环境污染,但沿海省份技术创新的减排效应小于内陆省份,表明沿海省份的集聚正外部性正在减弱,其集聚发展已进入瓶颈期。  相似文献   

17.
靳巧花  严太华 《科研管理》2006,40(11):57-66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在OFDI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各省份创新能力的作用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影响;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小于门限值时,O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且O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率较低,通过OFDI促进国内创新能力的政策基本无效;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于门限值时,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且相应的贡献率较高,在推进OFDI时会提升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靳巧花  严太华 《科研管理》2019,40(11):57-66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在OFDI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各省份创新能力的作用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影响;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小于门限值时,O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且O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率较低,通过OFDI促进国内创新能力的政策基本无效;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于门限值时,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且相应的贡献率较高,在推进OFDI时会提升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以研发资本存量作为创新投入变量建立省级区域技术创新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30个省级区域2004—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研发资本存量后,可以显著考察到前期的研发资本投入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又以湖北省为例进行技术创新效率分析,发现湖北省技术创新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为纯技术效率低、创新投入资源未充分利用和创新产出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