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刑事被追诉人迅速审判权作为刑事被追诉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已被大多数国家作为一项基本宪法权利予以确认和保护,反思我国相关刑事诉讼立法关于刑事被追诉人迅速审判权保护的不足以及相关制度的缺陷,建议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推进我国刑事被追诉人迅速审判权.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7,(1):73-77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拖延不但会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也会消耗公共司法资源,所以要寻求防止诉讼拖延,减少超期羁押,节约司法资源的有效途径,而保护被追诉人的迅速受审权则可以达到这些效果,因此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对美国宪法第六条修正案中"被告人享有由公正的陪审团进行迅速审判的权利"所蕴含的被告人拥有获得迅速审判的权利为切入点,明确其含义、寻找其历史轨迹、列明保护之意义、探索其评判标准、指出现阶段我国立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保护该权利的相关建议。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体制改革,强调对被追诉人的权利保护,所以此时探讨如何实现被追诉人迅速受审权正合时宜。  相似文献   

3.
救济权是刑事被追诉人权利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世界各国法治的不断进步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刑事被追诉人权利救济日益受到重视,并体现出了司法化、宪法化、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诉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加强了对被追诉者的权利保障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与国际标准格格不入的问题。因此 ,应当加强对被追诉者权利的保护 ,改进现有的状况 ,以适应当今国际刑诉法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辩护权是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依法应当享有的重要权利。刑事制度的确立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不容乐观,我国当前刑事诉讼侦查阶段存在被追诉人辩护权缺失的现实;构建和完善刑事诉讼侦查阶段被追诉人辩护权大有可为。但要注意三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刑事被迫诉人迅速审判权作为刑事被迫诉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已被大多数国家作为一项基本宪法权利予以确认和保护,反思我国相关刑事诉讼立法关于刑事被迫诉人迅速审判权保护的不足以及相关制度的缺陷,建议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推进我国刑事被追诉人迅速审判权。  相似文献   

7.
超期羁押的实质是侵犯被追诉人的迅速审判权利,我国相关治理措施只是规定司法程序。应借鉴美国的迅速审判权,赋予被追诉人迅速审判权,提供多层次的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应当互相配合,同时规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进行监督。然而,警检配合与侦查监督具有矛盾性:加强警检配合会削弱侦查监督;加强侦查监督则会使警检难以相互配合。我国应以提高对犯罪的有效追诉为目标构建相互配合与协作的警检关系。同时,应当完善侦查权制约机制以防止侦查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9.
自白是刑事诉讼中一类重要证据。自白的处理与侦查行为的规范、审理的公正进行、事实的认定及保护被追诉者的权利等问题具有密切关系。本文比较两大法系对自白规则的规定,得出结论两大法系对并非出于被追诉人自愿作出的供述无不采取排除的立法态度,从而提出了进一步在我国确立自白排除规则,并建立主审法官负责制对其加以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司法实践中出现的"超期羁押"、"刑讯逼供"、"非法取证"、"滥用强制措施"等滥用侦查权的问题,使得当前我国以检察监督为主的对侦查权的司法控制方式受到质疑和挑战,笔者试图对我国以检察监督为主的侦查权控制方式的法理基础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刑事侦查权的司法控制方式进行明确和规制,理顺侦查权与监督权的关系,促进刑事侦查权得以充分发挥效能。  相似文献   

11.
没有救济的权利,公民权只能是光鲜的一纸具文。在刑事诉讼法中既规定有侦查机关调查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的权力装置,也有防止国家刑事侦查权被滥用,防止公民权利被侵害的装置。在现实中,由于对前者的规定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没有建立起侦查权力违法的制裁机制,而后者的权利规定中,不少又只具有原则性、概括性或宣誓意义,当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往往是救济无门,造成了在侦查阶段权利和权力的失衡状态。要扭转这一状况,必须完善侦查权利救济权的立法机制,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救济权。要建构司法中心主义下的侦查权利救济制度和人身保护令制度,确立特殊救济措施——人身保护令制度。  相似文献   

12.
201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了对三类特殊案件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从法律层面上看,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从司法实务上来看,该制度已经成为侦查机关获取逮捕证据、赢得取证时间以及规避国家赔偿的重要手段,容易对被追诉人合法权益造成侵犯。为了完善人权刑事司法保障,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对该制度进行合理化改造。  相似文献   

13.
佥察权的科学发展和检察机关监督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检察权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分权制衡理论实践的结果。新中国建立后检察权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其内涵也有多次变化,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系统的检察权体系,但实践证明其并没有如制度设计者设想的那样有效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要实现检察权的科学发展,必须以分权制衡原则为基础,对检察权的权能作出合理的分配。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许可法》对制约行政权有重要作用,行政许可的范围设定权限、实施程序与机制的规定,责任与监督的规定将大大促进权力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5.
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宪法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纯依靠刑事司法领域的改革来改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状况是不现实的。只有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与普遍意义上的公民权利联系起来,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重要诉讼权利确立在宪法之中。并且树立起宪法的最高权威,刑事诉讼的法治化才会富有意义。我国宪法应当参考其他法治国家的通行做法,履行我国的国际法义务,构建保障被追诉诉讼权利的“权利法案”。  相似文献   

16.
潘可馨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2):86-93,102
随着"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推进,侦查权滥用所致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被严格禁止。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方式,诱惑侦查在服务于打击犯罪的同时亦需关照人权保障之价值。鉴于当前诱惑侦查存在适用范围模糊、缺乏有效监督、证据制度疏漏等适用困境,呈现出明显的"重打击、轻保障"倾向,以专门的司法解释和相关的典型案例为指导,科学划定其适用界域、加强内外监督一体化、统一证据合法性标准,应不失为诱惑侦查法治化的一种有益进路。  相似文献   

17.
权力制约与监督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权力制约思想的论述,对于健全目前我国权力制约机制,实现其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认为,权力制约的直接目的是防止权力过分集中,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民主权利。他主张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权力制约机制,并强调权力制约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8.
警察权的监督制约,应在宪政的视野下,从整个法权关系的构造维度去探讨。首先,从公共权力的分解与配置的体系化角度,通过层层分权的思路完成对警察权的有效制约。将公共权力分解为国家权力、政党权力和社会权力,警察权属于国家权力,须接受政党尤其是执政党的监督以及具有广泛社会代表性的人民政协监督;国家权力又可再分解为立法权、行政权、法院司法权和检察监督权,警察权本质上属于行政权,须接受其他国家权力的制约。其次,从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在主体关系上的构造维度,将一般公民监督和特定公民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公民监督体系,并发展舆论监督,促使我国舆论监督与相关权力制约体系形成对接机制。再者,从警察权力的范围限定和程序设计的维度,按照权力法定原则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给警务活动设立明确的权力界标和严格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刑事诉讼法》相应进行重要调整,特别是以自行侦查权、机动侦查权、补充侦查权架构而成的检察侦查权体系被赋予全新的外延。检察侦查权的结构变动带来与公安侦查权、监察调查权间的关系变化和相互衔接,对检察侦查权的权力运行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在对侦查概念和检察侦查权的调整予以规范解读的基础上,有必要以全新的思路审视传统检察侦查权的职能定位,传统工具主义论已经不利于其未来发展。在检察侦查与公安侦查、监察调查的权力交涉中,可能会引发权力界限不清进而导致案件管辖不明晰、权力制约出现乏力与行权受阻乃至运行效果不佳等实践问题。因此,检察机关应当站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司法体制改革的高度上,重塑侦查运行理念,优化权力间的衔接机制,在法律监督的基础上凸显制约职能,厘清权力的运行范围与流程定位,最终实现检察侦查权在新的制度框架下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20.
补充侦查是一项刑事诉讼制度.它对于刑事诉讼目的实现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当运用于司法实践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审判过程中的补充侦查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相反却成为侵害被告人合法权利、司法机关权威以及司法公正的制度。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取消庭审中的补充侦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