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荣 《新闻知识》2000,(6):30-31
报林中冒出一个新生带 长期以来,我国报纸结构基本上是以各级党委机关报为主体、以晚报和一些专业报为补充的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报业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党报改革时期。在这个时期,各级党的机关报一统天下,报纸品种结构单一;第二阶段是经济信息报时期。这个时期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和商品经济的兴起,各种经济信息报纸竞相问世,现在已有400多家。第三阶段是晚报复兴时期。到了九十年代,晚报进入了复兴和大发展时期,据统计,1991年以来,全国晚报从50家发展至144家。…  相似文献   

2.
董林 《新闻记者》2000,(2):53-54
1999年12月10日,《城市早报》出版了104版的“世纪珍藏版·回望20世纪”,在 郑州及河南全省的报业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是河南报业有史以来出版的第一份超过百版的报纸,无论是报道形式还是报纸形态,都让人耳目一新。 《城市早报》尽管被称作“河南报业的一匹黑马”,但它毕竟还只是一份新报纸,从1999年4月9日创刊到1999年12月初,总共才有8个月历史。8个月来,《城市早报》一直在寻求自己的最佳生存和发展状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给读者制造一个“兴奋点”,以扩大报纸的影响。从创刊之初的“我省第…  相似文献   

3.
两年前,自费印发《禁赌倡议书》5000份的谷城县冷集镇汉江村农民李荣海,于今年4月5日终于结束了因上述行为而受到的种种压制、指责甚至谩骂、殴打和搜身的不公正待遇,几乎在一夜之间他又成了县公安局号召全县人民学习的榜样。这是为什么呢? 李荣海和汉江村群众认为,促成这种变化的动力是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 今年2月12日,正是正月初八年后上班的第一天,襄樊日报社群工部收到了一封“如不马上回音便可能会急疯”的读者来信。来信人是李荣海,所反映的内容是他在1998年2月26日自费印发《禁赌倡议书》,内容是《湖北日…  相似文献   

4.
赚有钱人的钱,办赚钱人想看的报纸,这是这两年财经报纸纷纷面世一个最直接的动因。原来以为办这种报纸的人也一定很有钱,不过走进经济观察报办公的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这个原化工部所属化工公司的职工宿舍楼,才感觉到赫然成长的经济观察报的办公条件相当简陋,这家用山东三联集团投钱打造的报社处处流露出草创的痕迹,与市面上卖相不错的桔黄色现代大报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李清飞,河南济源市人,1971年生,先当兵,1996年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在广东省作家协会、南方周末工作过,后进入爱多,任爱多公司市场部经理,现为经济观察报副总经理,分管发行。  相似文献   

5.
6.
针对报纸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对图书馆报纸征订和业务整理加工,报纸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清宣统元年(1909)《绩溪县官立东山高等官小学堂分类謄清文书》为依据,对清末报纸尤其是清末官报的出版与传播情况进行了探析,厘清了一些资料中的谬误。  相似文献   

8.
在 日本乘坐新干线列车 ,可以看到车厢电子显示器上移动的一条条快讯。《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全国性大报 ,在这里竞相展示自己采编的新闻。同样的场面 ,在日本机场也不鲜见。这一做法 ,看起来是为顾客提供及时的新闻服务 ,但就深层而言 ,是报纸的一种自我推广行为。在旅客密集的场所频繁地出现一张报纸的名字 ,其广告效应是不言而喻的。日本报纸的自我推广形式多种多样。东京的地铁极其发达 ,客流量也居世界前列 ,报业经营者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纷纷在此展示自己报纸的形象。在乘客密度特大的地铁站 ,如银座、筑地和秋叶原 ,许…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展,地方报正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如何准确定位,应对挑战,拓展生存空间,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努力增强报纸贴近性。 曾经有人打过这样的比方,人们对于自己周围生存环境就类似婴儿之于母体那样密不可分,地市党报应该当好读者与生存环境血脉相连的脐带。接受心理学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时刻都在接受和传递着各类信息,这中间,对信息的接触频率越高,就越易记忆;参与性越强,就越受关注;时空距离越近,则越易引发共鸣。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带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势必不断产生大…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新闻媒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一个幼小分支的县市报,以什么样的姿态跨入新世纪,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面对新世纪挑战,县市报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我是1997年底接任侯马报总编辑的。1998年10月有幸参加了无锡全国县市报研究会14届年会,结识了100多位县市报老总,通过交流办报经验,深感我们山西县市报与沿海南方发达地区的县市报差距之大,着实令人震惊,如同属县市报的  相似文献   

11.
王学艳 《图书馆杂志》2003,22(1):79-80,67
本文依据史料,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早期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陈杰  曹飞虎 《青年记者》2005,(11):39-40
在媒体高呼读图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在纸质媒体的眼里,大尺幅、高质量的图片已经成为报纸媒体与电子媒体以及其它纸质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众多报纸媒体大声歌咏图片功劳的同时,有关报纸图片编辑过程中出错的现象却也接连不断,并一次次损害了媒体的形象与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14.
15.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呈现爆炸趋势,这使得传统媒体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主要从报纸的编辑工作角度,探讨了应对这一形势的措施。从编辑思想的转变、编辑内容的更新,编辑形式的变化三个方面来具体说明新的媒介环境下编辑工作对报纸的重要作用。最后从总体上对编辑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6.
闫少卫 《新闻世界》2009,(6):151-152
数字报纸开拓了传统报纸的价值链,拓展了报业的受众范围,延续了报纸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不过数字报纸在赢利模式.技术支持和忠诚受众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本文对数字报纸的概念、优势以及发展障碍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凌云 《晋图学刊》2006,(4):59-60,70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在报纸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网络免费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妍 《记者摇篮》2000,(4):42-42
定位是办一家报纸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办报定位就是确定所谓的办报理念,即根据报纸的性质、目的和主要的受众群制定相应的办报宗旨和办报方针,在竞争中寻找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报纸今后的发展指出方向。当代的大众传播面临着一种“分众解构”的现象。媒体的数量越来越多了,每个媒体的覆盖面却越来越小,每位受众接触的媒体数量越来越多,其选择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大众传播的对象——受众在不断的分化,大众传播走向“小众化”将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报纸的分工今后也会更加细化。  相似文献   

19.
面临新世纪即将到来,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地市党报,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间竞争已是不可避免的矛盾。那么,在竞争中地市党报应当如何继续发展?如何尽量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本文将对一些地市报在进入市场中的某些误区进行有益的探讨。 一、追求大而广的误区 地市报如何进入市场,目前虽无一致的看法,但一批目光敏锐、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报业老总己经提出了新的思路,他们响亮地提出党报进入市场,要“兼顾两头”、“进入家庭”、“立足都市”的日号,而且有的已经付诸实…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彩色报纸渐渐普及开来。报纸变得多姿多彩,大大地满足了读者的视觉需要,但也给彩色版的编辑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熟练掌握并充分运用色彩这门艺术语言,办出亮丽且有个性的报纸,就成为每个从业人员的课题。下面就有关报纸色彩语言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不同内容的板块应使用不同的色彩语言色彩在不同板块的运用应该是有区别的,不同内容的版面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以求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例如“影视娱乐”版的内容以娱乐圈的事为主,这种板块色彩运用紫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