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历史结论是“历史学家根据历史发展的现象加以概括得出的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是理性思维能力的结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结论是难以穷尽的。1995年的《考试说明》对能力要求进行分类调整以来,历史结论进一步成为高考考查的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也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思考,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产生个人的认识和判断,并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的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能在已有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知识,通过知识的迁移,对其他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何谓整体性数学整体性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有何作用所谓整体性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整体出发去理解具体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概念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形成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建立起有序的立体知识结构的教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突出整体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历史结论是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体例对历史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那么,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问题作结论时,应注意些什么呢?笔者认为:一、围绕主题、突出主题,是作历史结论的视角要求。按“学习主题”呈现学习内容,是新《课标》的重要编排特点。“主题”是新一轮历史课改中教材编写的主线,主题意识是本轮课改十分强调的课程意识。《课标》在设计思路中说:“内容标准分为……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1999学年开始探索历史课堂“引导-发现-探究-总结”主体性教学,在实践和探索中,越来越发现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引导-发现-探究-总结”必须充分依托史料,只有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才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从而真正做到“发现”和“探究”,离开了对史料的运用,即使具备各种形式的主体性教学外表,其内核都只能是历史结论的灌输!因此,发现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必须是“以史导论”的,  相似文献   

6.
周翔 《内蒙古教育》2007,(12S):16-17
2007年《内蒙古教育》3-6期苏茁在卜个高中生眼中的北美教育》一文中谈到,北美的历史课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事情,从不同角度审视事件,自我思考取得自己观点立场的能力,而不是机械的记忆课本给的历史结论。由此我想到,虽然中国与北美国情、文化背景、考试制度不同,但对于北美历史教学中合王单、积极的因素.是可以借弊的。  相似文献   

7.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历史教学而言,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史料的运用,进而了解历史现象所蕴藏的历史发展规律.思考与探索众多历史现象背后复杂的因果关系.最终形成学习者对历史的认识结论,让学生掌握收集整理资料、运用图书的方法,具备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理解、推证、综合和运用的能力.这就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吴军 《考试周刊》2013,(46):134-135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究了利用历史结论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历史学科能力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多种以教材中的结论设置问题方法,其对历史教学有突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相似文献   

9.
乔春平 《现代教学》2009,(10):42-42
历史思维能力居于学生学习历史的各种能力的核心地位,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在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不失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史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史料得出某些历史结论,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学章 《山东教育》2006,(10):43-44
《历史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是:“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有人这样比喻:倘若历史是滚滚的长河,那么时间就是长河的里程碑;倘若无数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一盘散乱的珠子,那么时间就是串起珠子的线索。可见,指导学生熟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时间,是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1.
崔成林 《山东教育》2001,(29):46-46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撰写历史小论文,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撰写历史小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在撰写历史小论文时,第一个碰到的难题就是如何选题。它要求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要在原有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不能只是“人云亦云”,延用教师传授或教材中的问题、结论。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以达到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与论的有机结合。因此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的基本特点,它决定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史与论的结合,重视理论教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分析具体历史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而不能满足于表面,满足于就事论事。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指出“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这里所指的把握“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认识“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就是要求学生要具有初步的概括能力。所谓概括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它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本质特征结合起来、联系起来。学生概括能力的高低往往受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提升学生历史概念归纳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知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而形成相关的历史概念,这是历史教学中很重要的一步。历史概念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本质的反映,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思维的细胞,学生只有在充分认识了该事件或现象的本质时,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中,各种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它影响并控制着其他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其他能力的运用,是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智能的关键。一、对历史思维能力的理论认识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育培养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思维能力。它要求以具体完整的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能以史鉴今,以古知今。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历史思维…  相似文献   

16.
整体运用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它既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掌握,又利于思维能力的训练,避免了只抓一鳞半爪,挂一漏万的现象。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历史教材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高中历史教学贵在作立体分析,应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注重历史现象的完整性。二,反映历史本质;三,发掘历史现象中的隐性联系;四,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五,比较历史现象的异同;六,向相关学科渗透。  相似文献   

18.
历史比较能力是指通过对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本质,探索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思维能力。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比较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提出来;现行高中教材设计了大量比较类型的思考题或练习题;在高考历史科命题中,比较也作为一项主要的能力考查要求,体现在各种题型中。所有这些都要求历史教学重视学生比较能力的培养,以此深化历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尹平仔 《江西教育》2003,(16):21-21
随着素质教育及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的全面推行,跨学科综合比重有越来越大趋势,尽管如此,目前高考综合测试仍以学科内知识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提高学生综合科的解题能力,应把单学科知识和学科内的综合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只有夯实单学科的基础知识,强化学科内的综合能力,才能在跨学科综合中正确完成知识的迁移。下面,我想从历史科的角度来谈谈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能力的几点认识。一、重视历史结论历史结论是人们对特定历史内容的一种理性认识和判断,是人们研究和阐释历史之见解的结晶。近年来,历史结论越来越成为高考考查…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中生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出现不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这也反映了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