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雨婷 《文教资料》2008,(28):130-132
木增是明朝云南丽江土司,他的作品<云莲淡墨>被收录在<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中,而<四库全书总目>凡例却把木增的作品称为外国之作.元、明把云南完全收复在自己的版图之内,在云南设立各种机构,采取各种政策进行治理.木氏历代世袭丽江土司,绝西域,断吐蕃,屏藩国,为明朝世世代代保卫着边疆,木增也为明朝做出杰出的贡献.木增不是外国人,他的作品更不是外国之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介云南史料四种。明人木增辑《云過淡墨》,广泛辑录了天文、岁时历法、物产、医药、历史事件等,多有字音释义。明人陶珽编《说郛续》辑录内容涉及明代政治、经济、边防、物产、少数民族事务等。明人游朴撰《诸夷考》,广泛记涉明代西南少数民族概况及云南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近人钱文选著《游滇纪事》可作为当时游滇尤其昆明地区的指南。  相似文献   

3.
陈红仙 《生活教育》2012,(14):56-57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长期以来,不少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一种"反生活"现象,使得二者原本相互融合、互为渗透的关系日渐疏远,甚至对立起来。那么,如何有效地摒弃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写出鲜活的、个性化的作文呢?可以通过淡墨"主题",浓彩"心理";淡墨"内容",浓彩"生活";淡墨"技法",浓彩"表达";淡墨"命题",浓彩"自拟";淡墨"大作",浓彩"随笔";淡墨"修改",浓彩"赏识"六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步骤一:先用淡墨画出两只猫的轮廓. 步骤二:用淡墨枯笔在前面猫的身上横扫几道,用以表现猫的皮毛.仍用淡墨画出后边猫身上的斑块.  相似文献   

5.
用线条勾勒出山石和丛树的位置和结构,用浓墨勾画出前面树木的枝干。勾画枝干时,注意体会早春时节树枝柔韧的感觉,中锋用笔,筋骨挺健。淡墨勾出水口形状,可先用淡墨稍染出水口附近深色的岩石。此图描绘早春情景,所以用墨极润,体现早春时节的温婉秀丽。在勾勒好山石同时,稍用淡墨勾染出明显结构。  相似文献   

6.
步骤一
  用淡墨线条勾勒出山石位置及结构,留出泉瀑位置。可稍用淡墨勾出下面水口处水纹的凹陷和泉瀑周围湿润的山石轮廓,留出近景和远景松树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正《淡墨诗散文选》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纳入"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出版。《淡墨诗散文选》是一本以"诗散文"为艺术形式的作品集,在艺术形式上当属首创。它标志着一种文体——"诗散文"的诞生。《淡墨诗散文选》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是生命和情感的诗意雕塑,是人生和地域文化的精神坐标。这其中不乏生活的哲理,更有典雅的生活情愫和社会历史诗情画意的丰富内  相似文献   

8.
正1、用狼毫小笔勾出戴胜鸟的喙和眼睛。以中锋运笔,线条要坚挺有力。2、以淡墨画出戴胜鸟的头颈部结构。3、顺势画出戴胜鸟的躯体、羽翼和尾部。描绘时要注意笔墨的浓淡,以淡墨画身体,以重墨画羽翼和尾部。4、以重墨画出戴胜鸟的爪子,然后补画出背景。用淡墨画出向下出枝的柳枝,以轻松的用笔和线条表现柳叶和柳条,使其生动飘逸。  相似文献   

9.
诗散文,是诗和散文的融合性渗透。淡墨诗散文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其比喻辞格的运用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喻形式的多样化,喻体选取的主观化,审美感受的独特性。论文将从以上几方面探讨淡墨诗散文中精妙的比喻所蕴含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沐浴着春城和煦的阳光,淡墨老师坐在宽敞、明亮的书房里,读着一封封来自全国各地青年读者发自肺腑写来的信: “……我很崇拜您的作品!您的作品无论语言、意境、章法等等,我认为是第一流水平的,真的是这样的!……”(青岛读者:×××) “……您的《故乡三题》等文字紧紧地咬啮着我,让我深深地回味着。……”(云南文  相似文献   

11.
1.兼毫笔蘸浓墨,略干些先勾画兔的眼睛,再调青赭色蘸中墨出兔眉弓及眼周斑纹,勾右耳,略淡墨勾耳廓并勾画头形。2.接着撇左耳。落笔时根据耳的结构处理用笔,同样略淡墨勾肩及前肢。  相似文献   

12.
正《江南》创作步骤图(二)完成稿进行面部刻画,眼睛和嘴是体现人物神态的重要部位,要精雕细刻。用淡墨将黑眼球画出立体感,用重墨画出瞳孔,眼白用花青墨淡淡地染出体积感,睫毛用淡墨染出毛茸茸的感觉。以赭石染出五官结构,鼻口周  相似文献   

13.
正步骤1勾线。以浓淡不同的墨色勾出竹子,线条要有力度,注意层次关系和虚实变化。用中墨勾出竹竿和前面的竹叶,淡墨勾出虚处叶子。中墨勾画仙鹤的眼、喙、腿足及尾羽,淡墨勾染翅膀及背部羽毛,其他部分用淡墨勾出。用深浅不同的墨色侧锋皴擦出地面。步骤2染色。用花青加墨分染竹叶和竹竿,注意虚实变化,赭石加花青分染反面叶子和竹皮。以赭石加墨分染喙部,浓墨分染脖颈黑羽及尾羽。以白粉平涂白羽和背部,胭脂分染鹤顶,淡赭石罩染地面。  相似文献   

14.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当代有影响的散文诗人陈朝慧的笔名——淡墨,源于此诗,取得很好,如刘熙载《艺概》所说:“诗品出于人名”。也象法国布封所说:“风格即人”。淡墨是个学者型的作家,一方面默默地、沉着地研究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另一方面默默地、沉着地在散文诗园地耕耘,《大峡谷之恋》就是其硕果。寻求美、“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马克思),是他耕耘的美学轨迹。  相似文献   

15.
晴兰的画法 1.长锋羊毫画出下面主丛,以一叶长而向上求其势. 2.画出上面的一丛,用长叶向下和下面一丛相呼应. 3.淡墨添加辅叶. 4.以淡墨根据画面安插花朵. 5.点花心,调整画面.题诗(含风影自斜),落款.  相似文献   

16.
正着衣全身男子示范图例三(一)勾线用不同深浅的墨色勾勒出粗细不同的线条,老人脸部和手部结构的表现,要适当地结合以少许皴法。(图1)(二)分染用赭石+花青分染老人脸部、手部的结构和皱纹;在嘴唇和耳朵需要的地方加入胭脂或曙红;用淡墨分染老人的头发、衣服、鞋子,用淡墨+赭石分染藤椅。(图2、图3)  相似文献   

17.
执著于高原的诗魂——淡墨散文诗集《大峡谷之恋》随想 王乙 李明生(《大西南文学》1988·6·)。 大峡谷的依恋与跨越 杨荣昌(《滇池》1988·7·)。 一颗玲珑剔透、闪闪发亮的文学珍珠——喜读淡墨散文诗集《大峡谷之恋》(《云南日报》1988·7·2 0)。 情感和生命孕育的恋歌 西南师范大学傅德岷(四川省写作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  相似文献   

18.
诗里诗外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相似文献   

19.
2.用墨 用墨是写意花鸟画的最基础语言之一,与用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写意花鸟画的特征.自古有五墨六彩之说,即墨为"干、焦、浓、淡、湿",六彩则是在此基础上加了"白".干墨与湿墨是相对应的,但是干墨的包容量最大,焦墨、浓墨和淡墨都可以是干墨.湿墨只包括浓墨和淡墨两种墨色.焦墨是最浓的墨色,墨色浓重而近于干燥,具有提神、醒气的作用.焦墨加水就成为浓墨.浓墨与淡墨在墨色上是相对的,有干湿区别,墨色变化最为丰富,是墨色的主导成分."白"是指空白,中国画自古即把空白的利用作为色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步骤一调淡墨以中锋勾勒出石头外轮廓线,然后以三绿加少许藤黄调和渲染。步骤二以中号狼毫笔调淡墨,按照绣球花的结构勾出花头。步骤三在石头后方以中锋画出绣球花枝干,画的时候注意前后关系。步骤四花青、藤黄加少许墨调和画出叶子,待半干后以浓墨勾出叶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