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九二四年,叶赛宁在高加索创作了他最著名的《波斯组曲》,接着,在一九二四年末到一九二五年初,他又创作了抒情叙事史诗《安娜·斯涅金娜》。这是叶赛宁诗歌宝库中的一对明珠,而相比之下,后者更胜于前者。当时叶赛宁就曾在给《巴库工人报》的编辑恰金的信中写道:“我觉得,它(《安娜·斯涅金娜》)比我所写的一切诗都好”(1924年12月24日)。在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五年间,叶赛宁写了一百首诗,包括一些长诗,单从数量而言,就是他在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二三年间发表的诗的一倍以上,而《安娜·斯涅金娜》则是最后的一部长诗。它象一个焦点般集中了诗人这两年间创作  相似文献   

2.
我是滇东北苗寨的一位残疾青年,于1999年7月中旬在一熟人家看到1998年的《幼儿教育》,觉得对自己的帮助较大,因此我经过反复考虑后,终于提起了笔。我3岁时因一场大火而成了残疾人。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生活是艰辛的,我只能在父母的叹息中无奈地活着,好像这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属于我的。我曾自问,难道生活真的不属于我吗?出于独立生存的考虑,我向父母提出了自办一个学前班的要求,得到了双亲的支持。1999年3月,  相似文献   

3.
《最后一个笑话》…………………………………两色风景吉陶乐是一个搞笑机器人。一场演出后,电脑统计数据向吉陶乐报告了一个噩耗:他的搞笑机能已经运作到了极限,他只剩下说最后一个笑话的配额了!……《优等生的荣誉服》………………【美】玛莎·萨利纳斯我们学校有一项传统:在毕业典礼上代表毕业生致告别词的学生,会被授予一件荣誉服。从一年级开始,我一直是全优  相似文献   

4.
重读《活着》:探析余华创作思想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在《活着》中塑造并讴歌了一个做稳了奴隶的阿Q式的福贵形象,表达出他对“活着”的庸俗理解。论文重读《活着》及其前后的其它作品,探析余华创作从“狼图腾”到“牛图腾”的思想流变。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活着,其意义取决于他的活法,是活法赋予了活着的意义。活着是生存状态,活法是生存方式.是活法决定了活着的价值。一个人活在世上,必然会寻求某种幸福的生活形态,而幸福与否,则直接与他的活法有关。晓苏的小说《麦芽糖》,思索的就是人的活法的命题。小说中不同的活法,带来了状态和性质迥异的活着。  相似文献   

6.
马祥勇 《现代语文》2006,(3):118-119
一《活着》在上世纪末是被炒得很火的一部小说。1998年曾长时间名列席殊书屋畅销书榜首,也曾荣获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香港《博益》十五本好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时隔五年,等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我才怀揣一颗平常心认真地“活”了一次。挥霍了不少廉价的同情,倾洒了几多伤感的眼泪,仅此而已。失缺了数年前读《古船》时的心灵震撼,徒增了几分迷惘的痛感。一个偶然的机缘,当我从书架上抽出《存在与虚无》时,突觉脑际灵光一现,直觉告诉我,我误读了《活着》。《活着》讲述的是一位老人在面对所有的亲朋一个个先后离他而去后…  相似文献   

7.
瓦连京·拉斯普京的早期作品(《给玛丽娅借钱》、《最后的期限》、《活着,可要记住》、《告别马焦拉》)均以西伯利亚的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农村的日常生活,人们因此常把他的作品与“城市小说”对立起来,事实上,他的小说所致力于表现和反映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品质,他曾说:“我喜欢阅读,在整个作家世界中我特别看重具有民族特色的作者,他们写本土的人民,娴熟地掌握描写人民的精神和道德生活的全部技巧。”[1]并如此评价自己的作品“从道德方面  相似文献   

8.
谢思宁 《中文自修》2023,(11):45-46
<正>推荐书目:《活着》》余华著推荐理由:《活着》终于读完了。放下书,心痛起来,悲哀福贵活着的艰辛,人生之路行得艰难。掩卷深思,最终将自己的感受倾诉在字里行间。《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共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时代”“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一人一牛孤独而坚强地立在天地之间……  相似文献   

9.
贝多芬的吻     
我16岁时,由于与音乐教师发生分歧,处于某种危机之中。后来,一个著名的钢琴家艾米尔·冯·萨尔——李斯特最后一个活着的弟子,来到布达佩斯,要求我为他弹奏。他专心地听我弹了巴赫的C大调《Toccata》,并要求听更多的曲子。我全身心投入弹奏贝多芬的《Pathetique》奏鸣曲和舒曼的作品《Papillons》之中。最后,艾米尔·冯·萨尔起身,在我的前额上吻了一下。"我的孩子,"他说,"在像你这么大时,我成了李斯特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的吻     
我16岁时,由于与音乐教师发生分歧,处于某种危机之中。后来,一个著名的钢琴家艾米尔·冯·萨尔——李斯特最后一个活着的弟子,来到布达佩斯,要求我为他弹奏。他专心地听我弹了巴赫的C大调《Toccata》,并要求听更多的曲子。我全身心投入弹奏贝多芬的《Pathetique》奏鸣曲和舒曼的作品《Papillons》之中。最后,艾米尔·冯·萨尔起身,在我的前额上吻了一下。"我的孩子,"他说,"在像你这么大时,我成了李斯特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读《活着》 ,是四年前 ,我擦干泪水感慨道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四年后 ,重读《活着》 ,压抑而恣肆的泪水对我说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活着》感动了读者 ,是因为首先感动了作者。如余华所说 :“我是哭着将这部小说写完的 ,后来出版社送来校样 ,我也是哭着读完。后来有很多次当众朗读 ,读一遍要哭一遍。福贵越来越成为我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好朋友。”他自己也说《活着》“让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活着》同样感动了世界。它赢得了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奖 ,而由张艺谋据此改编的电影也获得了国际大…  相似文献   

12.
《活着》是余华1992年创作的一部优秀中篇小说,讲的是农民富贵从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半个世纪的苦难生活,2006年,他又创作了长篇小说《兄弟》,它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一出版,就吸引了无数读者对下部的强烈期待。这是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两部大作,本文试图从新历史主义这一视阈出发,从偶然性在小说中的运用、对宏大叙事的结构以及英雄神话的颠覆等方面对这两个文本进行一个粗浅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它详细描述了一个少年从6岁开始到16岁的生活和成长中所经历的所有苦涩、挫折与屈辱。作者余华从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到《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再到《兄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以跳跃式的姿态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高度。  相似文献   

14.
勇于活着     
在音乐剧《汉密尔顿》中,华盛顿对汉密尔顿说:"Dying is easy,son,living is harder。"(死去是很容易的,孩子,活着才更难。)汉密尔顿为了自己的远大目标而活着,成为美国国父,又在一场决斗中为了自己的信念而赴死。而福贵呢?他没有所谓的远大目标,照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越活越没出息"。《活着》的最后,他在黄昏中渐渐远去。福贵是怎样活着,又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相似文献   

15.
浪淘沙·今     
推荐书目:《活着》余华著春风文艺出版社推荐理由:"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种让人颇有些哭笑不得的笔调着实读来冰冷异常。令人特别印象深刻,极富韵味。自作闲人的我总爱往书堆里扎,某日恰在书城游荡,思来想去竟不知选哪本好,徘徊中目光戛然而止——那本名叫《活着》的书静静地斜立着,封面上两个怪异的小人比起新晋的其他花绿书面儿就更显可爱了。顺手一翻,颇有个性的笔风让我顿生买下的冲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分析《我弥留之际》与《活着》这两部作品,从"向死而在"、"存在"与"存在者"和"世界"三个维度对这两部小说中人物的生存状态进行比较。笔者认为《我弥留之际》真实展现了活在不同世界的人物,其"存在"主题表现得厚重深刻;而《活着》却将视角局限于单一类型人物,在表现"存在"主题方面过于刻意,显得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7.
这就是生活     
人总要活着。而人活着就会有不同的生活,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某某是一个人,所以他也有他的生活。他也在体验自己的生活。某某降临人间,发出第一声哭喊时,表示了他向全世界宣布:我的生活从现在开始了。于是某某走向了生活,开始一场不能重来的戏剧。在小学,他学习成绩优异,听话、老实,所有的人都顺着他,表扬他,爱护他……后来升初中的考试时,他竞发挥失常,虽然仍被自己梦寐以求的中学录取,可在他眼中似乎  相似文献   

18.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由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德的《最后一课》、余心言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和孔子的《论语》(六则)组成。内容上都跟读书有关,前三课记事,反映读书生活;后一课记言,语录体,谈读书的态度和方法。除此而外,本单元的课文还有一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记叙文,《最后一课》是小说。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的角度,都是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我”是整个事件的经历者和见证人。两文都写了有关读书的生活片断,  相似文献   

19.
想起凡高     
一个文化沙龙临近结束,主持者让每个人最后说一句。我说,我希望凡高的画在他活着时就值到千万美金。  相似文献   

20.
自从和《幼儿教育》结缘以后,我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说起来大家也许不相信,我和丈夫的结合,还得益于《幼儿教育》。80年代后期,他在广西当兵。按说一个“金戈铁马”,一个“呵护幼苗”,天各一方,工作性质不同,见面机会少,投机的话题自然就少,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我根据男友喜欢看书看报的特点,给他寄去了几期当时出版的《幼儿教育》杂志。寄这些与他风马牛不相及的杂志,目的是想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