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超妮 《文教资料》2009,(24):167-169
高校隐性课程建设的情况,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和谐、科学地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隐性课程"的渊源出发,揭示了高校隐性课程对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不断深化高校隐性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校隐性文化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拓展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内部结构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这四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隐性教育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具有丰富性、隐蔽性、无逆反性、持久性、差异性等特征,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可从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政府采购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活动,必然也形成一种文化——政府采购文化。借鉴企业文化理论,高校政府采购文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应该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该文结合高校政府采购的特性,构建政府采购的文化体系和效果评价,分别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4个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和方案。  相似文献   

5.
何斌 《高教论坛》2014,(3):11-13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网络文化,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需要我们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随着成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愈来愈受到学校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正确分析成人高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和特点有助于发掘出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以此为基础,借鉴萧山学院的实践经验发现: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正确定位校园文化发展方向、建设物质文化环境以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塑造传统文化活动、以制度建设促进文化建设、回归教育本质的关心情怀等是提升成人高校文化建设水平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隐性课程由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制度文化环境构成;具有熏陶感染、激励导向、益智健体和审美体验等功能;高校应从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制度文化环境等三个方面来加强隐性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莆田学院学报》2013,(3):29-32
阐释高校隐性文化的内涵与五个特征,分析高校隐性文化建设的现状,反思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造高校隐性文化氛围的一些构想,以期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持久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创新文化建设有利于造就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环境,为高校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但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等因素影响,制约了创新文化建设的进程。针对创新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从精神文化上崇尚创新,制度文化上鼓励创新,物质文化支撑创新,全面构建高校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物质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的物质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物质形态,它既是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高校图书馆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文章通过对现代楼宇建设、网络系统建设、学科专业文献资源建设、专业队伍建设、文化环境建设这五个方面的阐述,分析研究了高校图书馆物质文化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206-209
高校实验室文化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文化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文化管理理论,在总结高校实验室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梳理高校实验室文化体系的基本要素,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并使用信息熵理论,创新性地构建了高校实验室文化体系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任红亮 《大学教育》2023,(7):126-129+140
在高校校园中,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建设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在高校校园里,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从隐性课程的视角来强化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其途径或方式应重在突出“隐”的主要特征,并结合不同类型文化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与路径,把隐性课程建设、文化建设、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有机统一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高校德育面临实效日益缺失的困境,传统文化做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在隐性教育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于高校德育实效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传统文化隐性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传统文化与隐性教育这两者的自身特点,本文主要从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和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来构建新时期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生态文化的广阔视野中,课程是高校关注的焦点。课程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组成,隐性课程具有德育导向、启智冶关、行为规范等功能。我国高校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隐性课程呈现出一种缺失的态势。高等学校构建隐性课程要从思想认识、物质环境、规章制度、精神文化等方面入手,努力形成一个文化深厚、环境优美、关系融洽、管理优质、服务周到的育人生态。  相似文献   

15.
从体育物质文化、体育精神文化和体育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对成都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成都市高校体育物质文化中的人文物质文化建设相对缺乏,体育精神文化中学生的体育观念和体育道德发展良好,体育知识存在不足,体育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高校应加大校园体育场馆配套设施的投入,更新教师和学生的体育观念和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完善高校体育管理制度体系,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具有渗透性、隐蔽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当前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以及构建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探索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且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考虑到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不同需求,本文探讨了如何从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构建隐性的英语教育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从物质、文化、精神和制度四个方面简述了体育隐性课程的属性,探讨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建设的意义,分析了体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进而提出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建设的建议:加强高校各级领导对体育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视与支持,提高高校教师对体育隐性课程的整体认知水平,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旨在发挥体育课程的整体功效,以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剖析了当代我国高校隐性文化的内涵、基本特征,探讨了高校隐性文化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以及隐性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深化改革高校教学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好坏与否对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完善和塑造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针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可以从文化表象切入,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精神、制度进行深入剖析,找到其文化内涵。需要从加强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培育更具生命力的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推动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