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琼英 《文教资料》2006,(1):172-174
当前秘书腐败现象不容小觑,领导腐败是秘书腐败的直接原因,权力运行、监督体制与用人机制的不健全使秘书腐败有了滋生的土壤,加上秘书自身放松思想道德修养最终导致腐败行为。我们应该通过健全用人、监督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教育力度,同时合理解决秘书待遇问题等手段来预防与治理秘书腐败,把秘书腐败与领导腐败一起通盘考虑进行综合治理,实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
腐败的核心和要害是权力腐败。权力腐败直接影响经济建设,严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威胁国家和社会稳定。权力的个人性质。间接民主代议制下权力运行的失控和异化等是造成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有效遏制权力腐败。必须对权力意识、权力获得以及权力运行过程三个方面进行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3.
公共教育权力腐败是指掌握与行使公共教育权力的主体滥用公职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公共教育权力腐败主要源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既表现为公共教育权力性质方面的"公共性"与"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表现为公共教育权力运作方面的"公众委托"与"私人使用"之间的矛盾.当前,对于公共教育权力腐败的治理,需要通过权力、社会、权利与道德等不同路径来综合执行与实施.  相似文献   

4.
权力腐败是权力主体滥用权力,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来满足个人、团体、阶级等利益的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权力运行中的“三大矛盾”所引起,本质上是“公利性”与“自利性”的矛盾。为此,要根本上遏制权力腐败,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用法律规范权力、依靠人民监督权力、利用道德约束权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一个资源依赖型组织,大学主要通过计划审批、评审竞争和市场交换三种方式获得外部资源,这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分别受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经济实力支配,体现出以权力为轴心的分配特征。在缺乏规范的制度约束和良好的科研文化引导下,这种以权力为轴心的资源配置方式容易为权力寻租提供空间,催生权力腐败和学术腐败,人为地加剧了高等教育的区域及校际不均衡。  相似文献   

6.
从制度经济学来看,高校腐败是腐败主体通过成本与收益比较作出的理性选择,是一个有着经济根源的客观存在。与政治学中的公共权力异化成因相比,高校腐败具有其特殊性,但本质上都损害了公共利益,降低了资源的效用,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为此,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腐败、治理腐败,提高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制度经济学来看,高校腐败是腐败主体通过成本与收益比较作出的理性选择,是一个有着经济根源的客观存在.与政治学中的公共权力异化成因相比,高校腐败具有其特殊性,但本质都是损害了公共利益,降低了资源的效用,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为此,从经济层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腐败,以提高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使资源配置达到最满意解,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代秘书可分成两大类,即以翰林学士为代表的皇家秘书和以幕僚为代表的地方官秘书。本文分析了唐代秘书的职能及其影响,论证说明了唐代秘书权力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9.
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关系 ;国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负有更重大的责任 ,国家的职能就是利用国家权力解决这种矛盾。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职能的作用 ,必须更新国家职能观念 ,抑制“权力政治”学的泛滥 ,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监督职能。我国是一个资源约束型国家 ,要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在当前 ,应突出加强国家的制度创新职能  相似文献   

10.
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即权力错位必然导致腐败,而权力错位的产生有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有效地遏制腐败,就必须有效地防止权力错位的发生,增加权力错位的政治和经济成本。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控体系、廉洁政治文化是防止权力错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党政秘书腐败的危害不亚于领导干部腐败,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腐蚀、危害党政秘书队伍,造成极坏的政治影响和严重的经济后果。从预防党政秘书腐败的必要性出发,探讨预防党政秘书腐败的立法之道。  相似文献   

12.
从法理上分析了公与私的矛盾是一切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共有的内在矛盾,并指明腐败是公共权力的所有权与行使权相分离的产物,是权利关系的各个主体之间的目的的矛盾和选择,是扭曲或被破坏了的现代社会权利关系,是一种权力犯罪。  相似文献   

13.
权力腐败是我国当前各种腐败的主导性因素。权力寻租是权力腐败的产物,又是权力腐败最主要的过程和手段。权力寻租阻碍社会发展进程,对其必须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嘉应学院学报》2016,(10):35-40
腐败与权力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权力的诞生就意味着腐败的现实可能性。现实的个人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活动的根本动力。权力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有权力的人都容易受私利的驱动而滥用权力。治理腐败必须斩断权力和利益的勾连,使权力的触角无法渗透到利益的边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规范权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上的婚姻买卖和法律上的婚姻自由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家庭财产共有和产权模糊,是家庭腐败的内因;性服务业的垄断则是家庭腐败的外因。权力所有者家庭的相互嫉妒和隐瞒,平民家庭的生男冲动和家庭压迫,是家庭腐败的表现。劳动品质下降、投资后劲不足和储蓄的刚性增长,则是家庭腐败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腐败问题进行再次思考.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因构成了腐败的动力基础,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公共权力的异化)是造成腐败的体制根源,国有资源产权不明晰构成了腐败的诱致性因素,腐败活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具有致命的危害.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需要防止公共权力的异化,更需要降低公共权力的可租性;建立和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彻底变革、透明行政审批制度,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权力高度集中的部门或者垄断行业常常是腐败滋生的高发区域,审计作为开展经济监督的专业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强化对行政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的审计监督;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在腐败高发区域扎实地开展审计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促进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以下放权力为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对推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权力失范,腐败现象呈蔓延的趋势。权力制约是防止腐败的有效手段,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是规范权力运用、遏制腐败蔓延、实现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瞭望》新闻周刊刊文指出,在一些领导干部腐败案件的背后,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有的“拔出萝卜带出泥”地牵出秘书不少肮脏的活动。受访的多位专家认为,秘书利用领导干部“身边人”的身份进行腐败,已逐步成为一种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的腐败新形态。秘书腐败与领导干部的腐败一脉相承,正视和解决秘书腐败问题,也是我国全面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权力腐败是一个历史问题、世界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权力腐败的产生和泛滥,有它最一般的根源,还有我国特定的原因。消除权力腐败现象,必须针对其产生和泛滥的原因,结合经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采取一切有效的手段,包括政治、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教育的和舆论的手段,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