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热闹”二字来形容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是不为过的。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味”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数学课上的“数学味”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顺利推进,数学教学中的"双基"训练似乎变淡,部分教师竟有想抛弃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意念.新课程理念下的"双基"训练,是传统数学教学宝贵经验的传承,是落实数学课标的有力保障,是促进数学课改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强调数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求教师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会用教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但是,有些教师在认识上却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出现一些片面做法,数学课上处处联系生活,时时强调应用,使一堂数学课缺失了本该具有的"数学味",取而代之的只是所谓的"生活味".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新的变化。然而欣喜之余却也折射出一些隐忧:学生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课堂上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出现“数学味儿”缺失的现象。何谓“数学味儿”?如何在保持现有课堂特色的同时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儿”?  相似文献   

5.
把数学问题的开放性策略运用到数学课堂的教学当中,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自主探索),让课堂活起来.确实,在很多数学课上,学生非常活跃.然而,有的数学课堂上,在学生动起来的背后,隐藏着只有少数同学唱独脚戏的局面,与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课程理念无法相融.如何让学生真正有效动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谈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体校数学课一直难令学生欢喜,再加上教师们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以前也不例外),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自然谈不上主动学习,课后提问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课堂上任凭老师讲得条理清晰、浅显易懂、精彩绝伦,也无法得到学生的共鸣.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一直令我校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8.
新疆民族地区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如汉族地区主要是语言问题.哈维“实验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初中阶段直接用汉语讲授数学课,由于数学教师汉语水平低,哈维学生汉语基础弱,导致数学水平低于民族班.高中阶段用汉语教授数学课效果很好.实验班数学课程的模式应为:小学用母语授课及汉语为第二语言,初中阶段用汉语授课、民语解释,高中阶段用纯汉语直接授课.  相似文献   

9.
笔者最近观摩了几节初中数学课,总的感觉多少存在着"不实"的成分.部分课堂进程如走马观花,似蜻蜓点水,看似紧凑、活泼、热热闹闹的课堂其实无大效果,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然而职高学生数学基础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可相应地进行一些"增"与"减". 一、增加初中知识的补习  相似文献   

11.
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后,数学课堂呈现一派"活力",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一、顾了鲜活而失了宁静曾几何时,数学课题总是和单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联系在一起。而如今,课堂是热闹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时候整堂课学生处在异常兴奋状态。  相似文献   

13.
郑翠田 《考试周刊》2007,(33):39-40
小学数学活动课是以操作、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的一种新的数学课型。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其中,"美"与"趣"是数学活动课的两大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回;描龙画凤,贵在点睛.作为数学教学,要上好一堂数学课,有一个好的开头是很关键的,特别是新的课程理念,更加强调新课的引入.  相似文献   

15.
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其他学科也同样为数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语文就是其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数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数是相辅相成,可以相互融合的。根据几年的语数综合教学经验,本人觉得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适时融合语文,用语文丰富数学血肉,增加数学学习形式,让单一的数学课在和谐中快乐高效。  相似文献   

16.
"数学探究"是近年来西方国家数学课改中提倡的一种数学活动.文中通过列举与英国<国家课程>配套的第三学段教学框架的一些例子,分6类来说明"数学探究"基本特点及其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上当堂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喜欢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数学课上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画画有时更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智慧,将抽象的数学主动地转化成形象的生活画面,缩短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年来,我尝试将“画图”引入到我的数学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现谈谈我的做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同时“课程标准”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打造活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效率.鉴于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数学课堂有"游戏"可玩,让数学课堂有"故事"可听,让数学课堂有"实验"可做,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