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井冈学",就是系统研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整理其研究成果,开发和利用其教育和旅游价值,拓展其未来发展前景的专门学问.其学科内容包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概述;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井冈山精神与庐陵文化的渊源关系;井冈山精神与其他时代精神的源流关系;"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旅游文化概论;国内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研究概况;"井冈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方法和途径;"井冈学"文献简介,等等.描述、构建和完善"井冈学"内涵和体系,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2.
2002年4月18日至21日,全国各地近五十名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聚集在江西井冈山,参加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南昌大学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发起举办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10月26日至29日,武汉市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应邀参加了在江西井冈山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毛泽东纪念馆联谊会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开馆一周年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4.
郭一明 《寻根》2015,(1):139-142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发表了井冈山大学庐陵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顾宝林先生《民间流传欧阳修之佚文〈郭氏族谱序〉辨伪》(以下简称"顾文")一文,就署名欧阳修撰写《郭氏族谱序》文的真实性进行辨析。本人现就所知、所闻、所见、所录,书成《欧阳修〈郭氏族谱序〉辨析——兼对顾文剖正》,商榷于顾宝林先生,见笑于方家,释疑于大家。顾文正误五驳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欧  相似文献   

5.
由于火车晚点,我们到吉安站已是夜里11点钟了。从吉安绕道去井冈山还有200多公里,且大多是山路。我们转乘的汽车急驶在罗霄山脉那透迄涡旋、仿佛永无尽头的路上时,我记起曾来过此地的朋友向我描述进入井冈山市的情形:“一条上山的路,九十九曲八百八十八个弯,突然一个精巧的小城豁然开朗在你的眼前”。品味着朋友的叙述,我一直认为那感觉新鲜奇特。遗憾的是,黑领感的夜中我竟无法体味朋友一再形容的进入市区时那种一览无余的感觉。到井冈山时已是凌晨3时,我们~行均饥肠隐隐。井冈山市文化局的吴局长带我们到夜市吃宵夜。此刻尚有夜…  相似文献   

6.
陈元 《寻根》2021,(2):124-129
2013年,顾宝林先生在《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民间流传欧阳修之佚文〈郭氏族谱序〉辨伪》一文,就欧阳修撰写的《郭氏族谱序》之真伪进行了考证.他得出结论说,在缺乏新的可证文献之前,《郭氏族谱序》应是一篇伪作.  相似文献   

7.
黄亚洲长篇历史小说《红船》以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8年井冈山会师这十年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历史场景还原、事件过程还原、人物活动还原、生活细节还原、心理变化还原几个方面,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再现了那段风云变幻的革命岁月,着力描写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党的创始人,追求真理、寻觅救国之路的心路历程和人格魅力。建党之初形成的"红船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人们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立党为公,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谷子 《世界文化》2007,(3):43-45
数据,魔戒般的幽灵 越来越大的电脑空间里,储存着主人的生命灵魂,它以数据的形态被珍藏在戒备森严的重重保护之下,但并非牢不可破,固若金汤,特别是在意外发生的时候——病毒侵入,误操作,摔了,碰了,死机了,不可抗拒的雷击、水灾、火灾,等等,瞬间,数据全部丢失。摧毁性的破坏,后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9.
柯玲  石成 《滇中文化》2000,(1):49-49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的品质,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汉代班固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的是积少成多,功到自然成的普遍规律,更指人做事要有恒心。滴水穿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之所以成为人们常提示自己,启发他人的名言,是因为它具有极生动和广泛意义的象征性,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带规律性的行为归宿。  相似文献   

10.
史蒂夫是个12岁的小男孩,正在读小学七年级。但是,由于他的父母都是酒鬼,所以,他眼看着就要永远辍学了。值得注意的是,他有阅读技能,阅读非常棒,但是,尽管如此,他考试却总不及格。从一年级开始,虽然他总是考不及格,但是他却不曾留过级.而是照常地升级。史蒂夫个子很高,块头很大,比起其他12岁的男孩子,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少年,但是,他却一直不被人们关注,直到那天怀特小姐来到他们班上。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不断深入,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艺活动蓬勃兴起,艺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农村艺演出相当活跃,仅澄江这个只育十四万人口的小县来说,农村艺队就达80余支。这一大批艺队,虽然说有的演出水平不高,但她们在当地农村很受群众欢迎,特别是中老年群众尤为喜爱,这些农村艺队的兴起,对于占领农村思想化阵地,丰富群众精神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绘画史上,流派林立,名家辈出。明代中期,苏州的吴门画派异军突起,成为又一轮画坛盟主。创始人沈周,代表者文征明、唐寅、仇英,人称“明四家”,亦称“吴门四杰”。其淡泊仕途,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自乐。尤其绘画,“明四家”师传统,师造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中国画坛地位重要,对后世影响重大,其作品于国内海外艺术市场异常抢手,价格动辄即破千万,仅仇英《赤壁图》在2007年的嘉德拍卖会上,即以7950万的天价创下中国古字画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3.
藏戏     
藏戏,是一种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文学(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它通过唱、舞和道白,表现一定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西藏及四川、青海、云南广大藏族地区的人民都普遍喜爱观看藏戏。其特点是不用帷幕,不要舞台,即席演出,有的头戴面具,边歌边舞,曲调高亢,唱腔多变,动作舒展,伴奏者不时齐唱帮腔,气氛十分热烈。相传在十五世纪初,噶举教派僧人汤东杰布立志在西藏各条江河上建造桥梁,他煞费苦心,募集造桥经费,虽经三年多努力,尚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姐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  相似文献   

14.
艺术之道,思悟无穷,上综古法,下启新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任何艺术家都难以穷尽。但是,一个艺术家只要在对艺术的创造和追求中把握艺术的本质,不断地超越自己,立新意新格,体现自己的风采神韵,他就能算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就应像一个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的无畏探险家,在艺术之林中披荆斩棘,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一言为定     
秋风 《滇中文化》2000,(4):34-36
时间2000年9月19日地点滇中某农村,村旁的湖边人物巫亚林,男,高中生,高考落榜者桑小红,女,高中生,巫亚林的同学慕启:天幕山水相连,风光秀丽,台左一棵大树,巫亚林将背包放于树下,坐在石头上,垂头丧气。传来啁啁的喜鹊叫声,巫亚林抬头看。  相似文献   

16.
维度艺术形式抽象,内容宽纵,是一派被科学引领着的艺术。它不是以个体梦幻的抽象,随意的组合,违背常理的快意,寻求视觉的冲击,而去刺激人们的遐想。维度艺术是以几何的拍象与延伸,以物理的抽象与扩展,以光线对色彩的冲撞,以结构追求与色调的和谐来愉悦人们的视觉,引导人们的想象,与宇宙,自然,神奇,博大,无限等天象对接。  相似文献   

17.
冯立 《华夏文化》2002,(2):55-57
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爱国诗人,烁今震古的书法艺术大师于右任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封建帝制的被推翻,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他都勇敢地站在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大风浪之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祖国的社会进步,付出了毕生精力。特别是自从同盟会完成辛亥革命后,在国共合作期间,他呼吁:“在此革命期间,应断然合为一家”,“合则两益,离则两损”。这种思想直到抗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他都明确予以支持.实在令人钦佩。在书法的革  相似文献   

18.
明中晚期社会男风流行状况叙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名士张岱在《自为墓志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来概话自己的早年生活: 少为纨绔子弟,种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 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 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 淫橘虐,书蠹诗魔。①这“十二好”几乎涉及到当时年青士人享乐的所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竟堂而皇之地声称自己“好娈童”,字里行间且颇带自我标榜的意味,令现代人感到惊诧和不能接受。其实,这是明中晚期士人的普遍的习气,作为明中晚期纵欲思潮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男性同性恋在当时曾经风靡整个社会,得到了社会的承…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末期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据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自幼贫贱,勤奋好学,多才多艺,立志报国。“及长,尝为委氏吏”,负责管理仓库;“尝为司职吏”,帮别人管理牧场。其后“为中都宰”,主持一县政务,时仅“一年”,便政绩卓著,成为“四方皆则之”的榜样。正因为这样,他便由“中都宰”升为主管建筑工程的“司空”,后又再升为掌管刑罚的“大司寇”,直至“年五十六,由大司寇摄行相事”,即同时代理宰相职务。而且,孔子“与闻国政三月”,便在国家与社会管理的许多方面做出显…  相似文献   

20.
重述范仲淹     
重述范仲淹牟丕志近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中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复品味这句传世名言,感慨良多。翻开史籍,关于范仲淹的记述很多,从中不难看出,范仲淹的言行是一致的,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并在社会上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