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古代英雄的石像》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早年创作的一篇童话。它以生动、简洁的语言,新奇的想象,创造了一个富于艺术魅力的童话境界,告诉读者一个美好的具有生命力的人生哲理。关于这篇童话的主题,评论界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有的认为作者是根据当时的背景,影射某某人的;有的认为是批判唯心的英雄史观;有的认为是反对骄傲自大的;有的认为是“提倡平等”的精神,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究竟想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的童话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可谓中学教材里的经典作品,而对它的主题的理解历来有分歧。叶圣陶自己说:“这篇东西曾经选在语文课本,很有些老师和学生为了这篇东西写信来。他们依据各自的看法,问我是不是这样,是不是那样。我写信老是这么说,我只能把写作当时的想法写一些。我当时认为主要的意思放在这篇东西的末了儿。无论大石块小石块,彼此集合在一块儿,铺成实实在在的路,让人们在上边走,这是石块最有意义的生活。在铺路以前,大石块被雕成英雄像,小石块垫在石像底下做台基,都没有多大意义。至于大石块被雕成英雄就…  相似文献   

3.
赵刚 《现代语文》2002,(3):44-45
《古代英雄的石像》是叶圣陶先生1929年9月创作的一篇童话作品。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讽刺了那种骄傲自大、脱离群众的人,说明人们只有彼此平等地结合在一起,脚踏实地地做实事,生命才有意义。七十多年来,《古代英雄的石像》屡屡作为范文,被选入中学语文(国文)课本。2000年秋季,在停用数年后,重新作为实验教材,纳入初中第一册第四单元,作为描写“想象世界”单元的一篇课文。在这篇童话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这篇童话在结构和内容上存有以下五点疑惑。一、关于童话的结构布局《古代英雄的石像》有2800字左右。写雕刻…  相似文献   

4.
《古代英雄的石像》是著名老作家叶圣陶的童话代表作.这是一篇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文质兼美的典范作品.如何理解它的主题思想,了解童话这种体裁的一般特点和它所用的拟人化手法,是教学本课的主要目的要求. 文章第一段为故事的展开交代了背景.第二段交代了石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种环境正是石像产生骄傲自大情绪的根源.第三段文字含蓄丰富,幽默风趣,富于哲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点、爱憎感情.第四段写大小石头掀翻了压在自己身上的偶象,取得了胜利,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5.
《古代英雄的石像》是叶圣陶先生所写的一篇寓言童话,老师教我们时便是告诉我们要提倡人人平等,服务于社会。反对骄傲自大和个人英雄主义。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石像的倒下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而确切来说倒更像是一种失败。一、石像是雕刻家费尽心思,努力修刻才雕出来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即使那尊雕像念在主人精心的雕刻和费尽心思上也应该站下去。二、雕像的倒下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足下小石子的话,二是自己的“领悟”。最大的原因,则是足下“石子”的嫉妒,一块石头说雕像可能不信,多块说呢?众口铄金……三、雕像代表的是人们的崇拜…  相似文献   

6.
《古代英雄的石像》是叶圣陶先生1929年9月创作的一篇童话作品。我对这篇童话在结构和内容上存在以下五点疑惑。一、关于童话的结构布局《古代英雄的石像》有2800字左右。写雕刻家如何想像石像的容貌、性情和气概,如何精心构思、雕刻等,用了800余字。从文章的结构看,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雕刻家精心将一块山石雕成了受人尊敬的古代英雄的石像;第二部分写石像每日受到市民礼待,滋生了骄傲狂妄、目中无人的思想;第三部分写石像被摔成碎石,从此大家过上了平等而充实的生活。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认为,雕刻家的工作与石像…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是我国最早从事童话创作的作家。从一九二一年起,十几年内,他写了近四十篇童话,出版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两本童话集。他早年曾任小学教师,重视儿童教育,重视改革儿童读物,他用自己创作的童话引导孩子们认识悲惨的旧世界,帮助孩子们辨别美和丑,思考怎样做人。因此,他的童话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故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写于1929年9月的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在五十年代初一度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时隔三十来年再度入选,十分有益。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既富于想象,又多兼拟人手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深为少年学生喜闻乐见。它同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一样,以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通过感性材料唤发学生盎然的学习兴趣,并吸引着学生去挖掘故事情节里的寓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最有意义的”生活理想——平等、团结,脚踏实地,造福社会。 2、学习本文借波澜起伏的故事和内容充分的对话来揭示主题的写作方法。 3、体会童话写作借助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反映生活的特点及拟人化的描写方式。 4、学习本文形象、生动、朴实、准确的语言特色。 (二)设想依据 1、关于中心思想:本文写于一九二九年,联系当时的政治背景和作者思想,这篇童话与其说是写给儿童们看的,莫若说更大程度上是写给成人们看的。因此,文章寓意很深,哲理性很强,现在的初一学生可能较难理解,故中心思想的概括应视为教学中的难点。解决这个难点的钥匙是作者1956年在《〈稻草人〉和其他童话》中的“后记”里说的一句话:“我当时认为主要的意思放在这篇东西的末了啦”。要引导学生在读完全篇后全面地理解中心思想,而不要急于就“骄傲”“空虚”等问题做结论。至于作品的主题与当时政治背景及作者思想的关系,深究下去当然大有文章可做(如与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营垒分化的联系及作者民主主义思想的局限性等等),但除了个别同学主动问到外,一般无需涉及,把主题归到作者所追求与赞扬的“生活理想”上即可。  相似文献   

10.
《古代英雄的石像》的学习重点有二,其二为:寓言的寓意。从字面上看,此重点有两种解释:一、这是一篇寓言,要求掌握其寓意;二、以全文为前提,文中引用了寓言,要求掌握所引用寓言的寓意.考察全文,第一种理解更符合编者的意图.然而在此之前,人们是普遍把它看作童话的. 本文写于1929年9月,于1931年6月连同作者的其它八个童话作品合集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以后在40至47年间共再版了七次.1959年,中国少儿出版社编印《叶圣陶童话选》时,也选入了这  相似文献   

11.
以小说家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叶圣陶,还是中国最早的童话作家。他的童话大部分收在专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里。《稻草人》“是中国有新的健康的儿童读物的开始”(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八十九页),收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二年间的童话二十三篇。初版于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到一九三二年,共出六版。叶圣陶自己很喜欢这本童话  相似文献   

12.
为开发少年儿童的幻想智力,培育进取、开拓、改革、创新的新一代,鼓励少年儿童写作童话,特设立全国少年儿童童话写作大奖赛“金凤凰奖”。“金凤凰奖”是童话作家洪汛涛所倡议,全国有关部门、团体,各地主要少年儿童报刊编辑部,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部、《北京日报》《小苗》专刊、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社、《童话报》编辑部、《小主人报》社、《少先队  相似文献   

13.
[阅读欣赏]读了这篇习作,大家恐怕会觉得,这个童话写得真美啊。本文作者在原稿中有一段话,说:“想起安徒生老爷爷一篇篇美丽而发人深思的童话,想起格林兄弟手中的《灰姑娘》,想起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稻草人》,我也想有我自己的童话……”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的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已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我们语文教师执教时,因各人体会不同,教起来也真是五花八门。有的人看到这篇童话写于一九二九年,于是在时代背景的介绍中,大谈一九二七年“四·一二”蒋介石叛变后,中国革命处于十分艰难的阶段,许多人觉得革命前途渺茫得很,甚至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有的人硬说那个石像就是指某某。这种脱离课文的特点、脱离作者当时的思想认识去强求作品的思想性和政治意义的教法,是无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的。《语文学习》一九八0年第二期,孙越舫同志的文章回忆一九三五年春天叶圣陶先生在上海开明书店给练习生导读《古代英雄的石像》时说: “叶老在课堂上并没有多讲话,象往常见到时一样,笑容可掬地先问了一下有没有预习过,是怎样预习的,然后指名叫一位同学试读一遍。这位同学在我们中算是学历最高的,他读得有声有色,我们都被课文的内容和他的声调吸引住了。叶先生自然感到很满意,先表扬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爷爷的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是很吸引人的。当我读到“石像忽然倒下来”“离地高,摔得重,碎成千块万块”几句时,不由得微笑起来,心想:这多好啊? 一尊美丽、雄伟的石像,我为什么喜欢它的倒掉呢?这是因为它是表里不一的。它所代表的英雄,“也许是个很平常的人,甚至是个坏蛋,或者本来没有这个人,明明是空的,经人一写,也就成了英雄了”。虽然雕刻家呕心沥血地为它创造了一  相似文献   

16.
国庆节女儿下课回家,说到老师讲了一篇课文《一颗小豌豆》,是安徒生写的。我听了很感疑惑。我不记得安徒生写过这篇童话,我只记得有《豌豆公主》。我太太本科时专门写过安徒生童话的论文,她也没有印象。我家有一套叶君健先生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四卷本《安徒生童话》,翻找后,才发现这篇课文改编自《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相似文献   

17.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选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选进了叶圣陶先生不少篇关于作文教学的文章和讲话,对中、小学作文教学作了详尽而中肯的阐述。叶老在不少文章中谈到了写作源头的问题。他说:“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无尽地流注出来。”(见第356页)还说:“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方法。”因此,他主张,要写好作文,就“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  相似文献   

18.
1921年,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辉年代。这一年,也是年方27岁的风华正茂的叶圣陶创造力极其旺盛的黄金岁月。仅从目前可以考查到的资料来看,这一年,他一共写作并发表了短篇小说22篇,诗12首,童话9篇,剧本两个(一个三幕剧,一个独幕剧),散文12篇;此外,还发表了自成系统的文艺美学短论40篇——即连续刊载于北京《晨报·副刊》的40则《文艺谈》(详见商金林《叶圣陶手谱》第74页—83页)。这40篇涉及面很广的文  相似文献   

19.
《院子里的悄悄话》(五册第15课)是一篇科学童话,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认为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抓童话特点,提高运用形象化语言的能力。童话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它描写的内容,写作的方法都照顾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征,易为儿童所接受。《院子里的悄悄话》以拟人的手法,将老槐树写作爷爷,他说话深沉,知识丰富,能知道“一百五十年里,哪年干旱,哪年多雨,哪年冷,哪年暖。”他“神秘地说”,仔细地忆,慈详而和蔼。课文将小槐树写作天真的小孩,他聪明,爱提问题,一会儿他“晃动着脑袋,悄悄地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曾称赞叶圣陶的童活《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路的”①,这不仅是指在思想内容上,叶圣陶把现实世界引入童话,对人间百态作了真实的概括,同时也是对其艺术成就的肯定.郑振铎也曾说过;“在描写一方面,全集中(指《稻草人》——本文作者注)几乎没有一篇不是成功之作”.②叶圣陶先后出版过两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商务印书馆初版)和《古代英雄的石像》(1931年开明书店初版).另外《最有意义的生活》《火车头的经历》《“鸟言兽语”》等篇收入《四三集》中.叶圣陶的近四十篇童话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标志着我国童活艺术的成熟.几十年岁月的流逝,这些童话并没有因为时光的洗汰而丧失其价值.相反,其中大部分篇章仍然以它们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无数小读者和成人读者的心,并给后来的童话作者以永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