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职业专业化:制度变迁与文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职业以高深知识为工作对象.专业化是一个从职业到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学术职业同样需要不断的专业化.而学术制度变迁和文化选择是学术职业专业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学术职业的专业化是学术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为一种专业的过程。本文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学术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可以从知识、权力、伦理和社会利益四个纬度来评价。  相似文献   

3.
校长职业发展既受到教育本质属性的规定,也受到社会发展需求的影响。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专业化,学校发展、人才培养环境的复杂化都对校长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长的职业发展必须破除认识误区,沿着"稳步提高专业化、逐步走上职业化"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教师发展与学术职业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职业专业化是大学教师发展的价值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推进学术职业专业化建设,必须明确大学教师发展对学术职业专业化的影响。培养大学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提高大学教师专业素养,形成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树立职业道德风范等大学教师发展方式是促进学术职业专业化的必要途径。而学术职业专业化又是保障和提升大学教师社会地位和声望的内在动力,有助于大学教师发展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浅析学术职业的历史发展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学术职业是西方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专门术语,但以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职业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其历史发展形态,即:学术职业的官学形态、宗师形态和专业化形态。本文对这三种形态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尽管当前专业化形态是学术职业存在的主要形态,但官学形态、宗师形态仍然对各国的学术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学术职业历史形态的研究主要是为解决渊源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学术职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流动是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之一,而竞争性流动是保持学术职业竞争力的关键.不同的人性假设所形成的流动动因不同.学术职业的对象是以学术为工作领域的教师,本质上是学术人,有着学术人的内在品质和对学术的虔诚和忠诚,基于学术人假设的竞争性流动对于保证教师队伍具有学术人的基本特征,促进学术职业的整体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学术职业后备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大学学术职业后备人才,不仅有助于有志进入学术职业的人群顺利开展个人学术生涯,而且对推进大学教师专业化以及提升各类学术组织整体的教学和研究水平都具有现实意义。谁应来对大学学术职业后备人才的质量负责,学术职业后备人才教育缺失的问题以及构建怎样的教育模式是大学学术职业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术职业是社会职业分工的一种,在日益专业化的学术制度中,大学成为学术职业的主要工作领地。学术自由是学术发展本身的需要,是学术职业的核心价值。中国大学由于行政权力泛化侵害了学术活动的自主领域,使学术权力在大学权力结构中黯然隐失,大学教师权益弱化。为此,必须坚持学术至上,从学术职业的视角来探求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教师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博士生教育的现代化和制度化,使之成为学术职业专业化的自我繁衍机制,使学术职业能够不断补充新人而维持其延续发展.通过博士生教育,学术职业能够以垄断性方式控制成员资格,通过职前社会化过程实现对从业者的控制.学术职业还通过延长博士阶段的训练期限,深化训练内容,严格入职资格要求,严密监控专业活动等方式直接提高从业者的专业化水平,并达到间接提高其社会声望和经济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必须遵循学术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即提高理论素养、增强职业精神、熟悉专业知识和掌握实践技能,沿着职业化与专家化的路径,通过提升专业化程度和专业服务水准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