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以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将语言教学从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有助于提高外语教学质量。认知语言学注重主观与客观的结合,积极引导学生从认知角度进行英语学习。通过分析认知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作用与影响,采用范畴化词汇教学法和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语法教学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语法隐喻是发生在语法层面的隐喻现象,是隐喻研究中的重要一支。受隐喻学整体研究的认知转向影响,单纯从语言结构层面研究语法隐喻的说服力显然是不够的,由于认知和隐喻的密切关系,从认知角度研究语法隐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结合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重点分析德语语法隐喻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包括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词汇和句子语法层次的隐喻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国内外方兴未艾.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本文评述了体验哲学的背景、重要原则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者主要从隐喻,语用和主观化三个不同的认知角度对语法化特征、机制等进行进行综合阐述,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松崎  刘亮 《考试周刊》2011,(69):31-32
"量"是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量"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量词是一种新的趋势。本文以体验哲学为基础,主要探讨认知转喻理论在汉英名量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法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语言认知心理过程,也是认知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主要从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语法隐喻现象的语言认知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而语法隐喻化形成的概念隐喻及人际隐喻的语言认知过程做了解析。文章认为语法隐喻现象的更高层次即是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它们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的语言认知运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宁  李小华 《考试周刊》2007,1(36):32-34
单向性假说是语法化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之一,是语法化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演变现象存在的基础。然而,就目前而言,尽管大多数学者都坚持单向性的有效性,但基于认知角度的研究却明显不足。因此,本文旨在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原理对语法化单向性的理据展开诠释与分析,从而在本质上对这一语言演变现象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8.
吴春兰 《文教资料》2008,(24):41-42
语法化是在语言中普遍存在现象,也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语法化的研究范围、动因和促成机制,从而揭示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9.
"跟"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用法,能用作名词、动词、介词和连词,这应该是它的历时演变在共时平面上同现的结果。文章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跟"的词义发展和语法化过程,并简要分析其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王泓懿 《海外英语》2011,(15):268-269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以体验哲学作为其基础。之前的语言学派与认知语言学是有所差异的,由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学派主要是概念的推演和理论的思辨,认知语言学直接借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知语言学主要从语言的角度去研究人脑中的概念或根据人自身的经验及其它的能力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推测。在日常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我们应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在此篇文章中。该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思想和特点以及如何指导词汇教学和学习这几方面来分析和阐述认知语言学理论及对实际应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一种特殊的语义扩展方式——反训,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其内在的认知原则和机制,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的语义扩展的研究。基于体验哲学,分析隐藏在反训建构过程中的三种主要的认知机制:隐喻化、转喻化和概念整合。概念整合对此类特殊的语义扩展最具阐释力。这种现象其实已经遍及我们的日常语言,从而再次检验了体验哲学。  相似文献   

12.
单向性是语法化的重要特征。支持单向性的例证不仅存在于词汇层面上,还存在于分句连接和语篇层面上。反对单向性的例证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验证。语法化过程的单向性,除了表现为人们一般理解的从词汇成分向语法成分的转化;从认知角度来看,也反映了人类的基本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3.
体验哲学认为语言具有体验性,强调意义不是来自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对应,而是来源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多重互动认知理解。空间隐喻的体验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系统性、多维性和与文化的一致性。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对英语存在句作了初步的分析。首先利用认知语言学的部分理论来分析英语存在句结构中NP突显的特征,然后运用语法化的理论分析英语存在句中“there”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的发展与哲学密不可分.体验哲学通过“体认”的方式认知世界.范畴是认知主体对客观物质世界普遍本质进行的分类,这种分类并不是任意的,而是认知主体结合自身经验和体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一种范畴化认知.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具有体验性.范畴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认知主体的情感、认知主体的视角以及认知主体的认识等方面.范畴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探讨范畴主观性的同时,范畴的客观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存在句是英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型,其形成具有其语言认知基础。文章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视角,运用语法化、象似性原则、图形—背景法则理论,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内,探析与揭示英语存在句"there-"句式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到”是汉语里的高频词,其语义从表达空间位移逐渐演变为其他领域的移动,经历了具体到抽象的虚化过程。以往研究多从传统语法角度对其词性和语法功能进行讨论。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认知心理层面出发对其词义演变过程做出系列推拟和归纳,着重对其语法化过程中的虚化机制和特征进行探讨。本研究结合历时与共时研究,以期对其语义扩展过程进行综合呈现。  相似文献   

18.
英汉“喜悦”的认知原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体验哲学为认知框架,以原型范畴化理论为指导,对英汉"喜悦"的原型进行了认知分析.英汉"喜悦"这一情感概念是在人类相同的或不同的认知体验上演变而来的,具有相同和不同的认知原型.英汉情感概念"喜悦"是以人类的身体体验为基础,以原型为认知参照点,利用家族相似性,通过隐喻认知机制而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语言学研究与翻译的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与语言学从一开始就有着难理难断的情结,本文根据个人理解,从国外翻译的语言学视角介绍入手,从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语言哲学和语料库语言学几方面对中国的翻译理论与翻译的结合问题进行了梳理概括,从主要思想、研究现状、研究评介等方面对国内外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概括,以期为翻译理论的语言学研究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体验哲学是一门蕴含“以人为本”思想的学科。从体验哲学的角度来看,外语教学的本质问题应该是体验性的,即外语教学过程是互动的、动态生成的、在线建构的体验过程。因此,高校外语教学的过程应该突出学生学习外语的体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