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技馆是面向社会公众,以科普展教为主要形式,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公益性科普教育阵地.科技辅导员是科技馆的灵魂,他们是展品同观众之间的纽带,他们的行为直接体现科技馆的形象.为了充分发挥科技馆各项科普展品的科普展教功能,使科技馆真正成为科普教育主阵地,科技馆辅导员从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科技辅导员作为特定条件、特殊场合下的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教育者,必须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下,通过现场辅导、与观众进行交流等启发式教育,使舰众通过动脑、动手等方式参与到科普活动的实践中去,在轻松愉快的互动式过程中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充分享受到科技成果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科技馆是面向社会公众,以科普展教为主要形式,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公益性科普教育阵地。科技辅导员是科技馆的灵魂,他们是展品同观众之间的纽带,他们的行为直接体现科技馆的形象。为了充分发挥科技馆各项科普展品的科普展教功能,使科技馆真正成为科普教育主阵地,科技馆辅导员从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科技辅导员作为特定条件、特殊场合下的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教育者,必须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下,通过现场辅导、与观众进行交流等启发式教育,使观众通过动脑、动手等方式参与到科普活动的实践中去,在轻松愉快的互动式过程中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充分享受到科技成果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07,(6):28-29
“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是中国科协实施的,旨在扶持、丰富地方中小科技馆展教内容,以期“推进科普资源共享,提升各地方馆的科普展教能力”的一项科普资源共享项目。目前,我国有中小科技馆约200座,但大部分存在展品匮乏、展示内容不足、展览研制维护水平有限等问题,影响了这些科技馆科普展教功能的发挥。为转变这一状况,中国科协设计并实施了“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在目前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国科协从2005年底起资助和扶持地方中小科技馆开展科普展教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袁培福  宋楠 《科协论坛》2013,(11):18-19
近年来,教育传播学理论不断发展,为更好地认识和开展科技馆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科普教育机构,展览展示设计对科技馆的宣传效果影响更加重要。随着科技和展教理论的发展,科技馆的展教呈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从以展品为主到以观众为主;从以教育为主到启发引导为主;从消极等待观众进门到积极吸引他们参观。展览展示已成为影响观众参观科技馆、体验科技馆、感受科技馆的重要因素。从展馆展览展示设计的角度阐述了现代科技馆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科技馆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科技馆的科普事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条件。《科普法》的出台更为科技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然而,不能否认的是,目前国内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普遍没有受过科学传播和大众教育专业的专门培训,对科普展品的科学内涵缺乏深入的了解,很多科技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因科技馆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科普展品雷同、方式单一等问题。科技馆事业的兴旺发展与科技馆人才队伍缺乏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科技馆发展的瓶颈。科技馆经营与管理、展教功能的发挥、讲解辅导水平的提高、科普展览的设计、展品的研发与创新、科普活动的组织与宣传、观众市场的开拓等,都离不开人才。科技馆要发展创新,培养与科技馆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员工队伍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科技馆展教人员专业化发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君  项泉 《科技通报》2014,(3):239-244
通过我国科技馆展教人员的基本情况,与国外名馆的对比分析,以及对观众调查问卷的调研结果,剖析我国科技馆展教人员的现状;通过职业、专业与专业化发展相关理论,以及阐述展教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意义,进行科技馆展教人员专业化发展的理论探讨;通过以观众流量变化而安排工作重点、积极组织国际化的专业培训、与高校联合培养高端科普人才等举措,来探索展教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活动中的有益尝试及存在问题;最后得出应从政府方面、科技馆方面、以及展教人员个体发展等方面,寻求解决科技馆展教人员专业化发展关键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类博物馆功能的不断提升和完善,科技馆已经从早期的“以物(藏品)为中心”发展为“以人为本”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因此,从现代科技馆的运营实践来看,科技馆“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应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主要教育目的;二是展教内容着重表现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是展教内容与方式要适应观众需求。  相似文献   

8.
王紫色  张华文  高梦玮 《学会》2016,(10):60-64
本文围绕科技馆即时展览的设计和开发,探讨了即时展览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科技馆教育中的作用,同时结合工作实践,针对近年来科技发展和展教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信息的快速传播、观众的多样化需求等,从重视选题研究、聚焦公众需求、加强资源共享、塑造品牌宣传等方面提出即时展览开发与创新的思路,以适应新时代科普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学会》2015,(6)
<正>我国科技馆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馆已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接待观众数量最多的科技类博物馆。2000年底,全国冠名"科技馆"的场馆共有320余座,其中以科普展教功能为主、基本符合《科技馆建设标准》的科技馆仅有11座,大多数名为"科技馆"实际上是办公楼、招待所。此后,中国科协颁布了《科技馆建设标准》,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科普展教功能为主的"达  相似文献   

10.
科技馆日益成为公众喜欢的科普教育、休闲旅游的去处.拟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科普传播的内涵与特点,进而以上海科技馆为例,探寻科技馆如何更好地运用大众媒体,发挥其特有作用,进一步深入有效地对公众进行科普传播.  相似文献   

11.
我国省级科技馆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明生 《科技通报》2001,17(2):74-80
科技馆是公益性的科普教育机构,展览内容突出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原理、应用和发展,采用观众参与的展示方式。全国已建成省级科技馆24座,不少省份正在建设和筹建上规模、高水平的科技馆,全国科技馆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但是,浙江省科技馆的建筑面积居全国24个省级科技馆倒数第2倍,展厅面积也是倒数第2位。  相似文献   

12.
黎明 《大众科技》2014,(7):275-277
作为国家4A级景区,广西科技馆在立足公益和科普教育的基础上,也承担着拉动区域旅游吸引力的责任,这对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给观众美的享受,广西科技馆尝试将各种艺术形式融入科普展教工作中。科技辅导员参与的展品讲解、科普实验和科普剧中,有魔术表演、剪纸手工、童话故事、知识竞赛、化妆剧、布偶剧、话剧和歌舞剧等形式,任何一种形式都考虑到了和观众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唐金同 《大众科技》2014,(1):150-152
展区展品改造更新已经成为影响包括科技馆在内的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结合广西科技馆与合肥科技馆展区展品改造更新工作实际,探讨科技馆展区展品改造更新工作中的思路和做法,并就其发展方向和趋势作了前瞻性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从世界科技博物馆的发展走向与我国科技馆在发展中的理论研究,寻求科技馆建设理论的创新;从展示理念、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及展示技术诸方面的创新来剖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从科技博物馆以人为本的展示、改单项科学原理为过程教育以及作为学校教育延伸的尝试,来探索科技馆建设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有效途径与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刘菁 《大众科技》2012,(8):241-243
天文科普活动是科技馆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重要意义;重点针对如何利用现有场馆资源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课题,提出“环境情境化”、“活动主题化”与“团队体系化”的工作思路;并就科技馆开展天文科普活动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唐金同 《大众科技》2014,(3):172-175
近年来,广西科技馆依托科普教育基地资源优势,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先后组建了广西未成年人科普演讲团、广西科技馆南宁市教师志愿者团和大学生志愿者团等志愿者团队,搭建了科普志愿服务社会化平台,带动了一系列青少年科普活动的蓬勃开展。在此过程中,广西科技馆在志愿者团队建设模式、招募注册、培训学习、激励管理、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尝试、实践与探索,志愿者队伍各项规章制度得以逐渐建立和完善,科普志愿服务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文章结合广西科技馆志愿者团队建设实例,以志愿服务对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基点,初步探讨科普教育基地志愿者队伍动员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施佳 《大众科技》2012,14(3):153-155
科技馆作为面向公众的非正式教育机构,其受众应当是全体公民。目前,在我国,科技馆的主要观众群为青少年,成年观众较少,许多成年观众是为了孩子而来科技馆。科技馆如何吸引更多的成年人,全面发挥其社会作用,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成年人接受科普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根据成年观众群的特点,结合科技馆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特点,探讨能够适应成年观众的科普活动方式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传统满意度研究通常将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参观感知分别归纳为一个变量进行分析,但不同的观众体验和观众感知实际上对观众满意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为此,将观众体验细化为展品体验﹑场馆环境体验﹑员工服务体验﹑设施设备体验,将观众感知细化为门票价格感知﹑观众参与感知﹑科普效果感知,结合观众期望﹑观众满意和观众忠诚,构建包含10个维度的科技馆观众满意度评价模型,并基于2021年7月至10月在中国科技馆收集到的931份有效调研问卷数据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观众参与感知对观众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观众体验和观众感知内部对于观众满意和观众忠诚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在观众感知中,观众参与感知和科普效果感知相比门票价格感知更为重要,且观众参与感知对观众满意的影响程度更大;在观众体验中,展品体验与设施设备体验是最关键的要素,且观众的展品体验直接影响观众满意度。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升科技馆观众满意度的对策建议:线上线下联动,提升观众参与度;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观众期望;更新馆藏展品,提升科普效果;增加馆内便民设施,持续优化观众体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叶洋滨 《大众科技》2013,(7):199-203
科技馆科普展览业务的开展很少与"营销"联系起来,并且不太关注观众(消费者)的切实需求。文章以浙江省科技馆科普展览业务运营状况为背景,通过问卷调查总结观众的消费特征,研究观众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找出影响观众参观科普展览的因素,发掘符合观众意愿的营销方式。以此来提升浙江省科技馆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经济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为浙江省科技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竞争愈演愈烈,人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因此,培养社会与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工程师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由麻省理工学院等提出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正符合这种人才的培养,在回顾国际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以及分析哈尔滨理工大学物理类专业教育方案的基础下,从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发,以课堂教学及考核制度为基础,以课外科研训练、科技竞赛等项目为延伸,提出了一种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物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