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大众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消费作为体育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整个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象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居民消费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以追求运动健身和娱乐效果的参与性体育消费,正在向大众化转变,人们用于健身消费的支出逐年增加,而居民消费每增加1%,就可带动GDP增加0.5%。探讨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发展规律,为河南经济腾飞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再生产的前提,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当前体育产业发展全球化、社会化的背景下,建立标准、规范的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并进行优化研究,可为我国政府部门完善居民消费政策提供借鉴作用,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体育消费指标体系中绝对量指标多、相对量指标少、可比性差的问题,以计划列入统计年鉴中的体育消费指标为基础,遵循对比性原则,设计了14个指数,并对城镇居民2008年家庭平均月可支配收入与体育消费支出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家庭平均月可支配收入与体育消费支出之间相关非常显著,居民家庭月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00元,用于体育消费的月支出为4.328元。研究旨在为体育消费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满足体育界对统计方法及体育消费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居民体育旅游消费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武汉市居民体育旅游消费进行了调查,从体育旅游人口、消费规模、消费结构等方面对武汉市居民体育旅游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武汉市居民体育旅游基本消费需求、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促进武汉市居民体育旅游消费增长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7—2021年江苏体育消费调查的城市面板数据,对体育消费是如何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机理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江苏省城市体育消费水平有效推动了城市经济增长,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苏南地区体育消费推动经济的增长较为显著,苏中、苏北地区增长效应偏弱,应充分发挥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作用带动区域协同发展;(2)回归结果的总体稳定体现出体育消费具有较强的消费韧性,实物型体育消费基础面较好,服务型体育消费有较大增长空间;(3)社会资本在体育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具备“体育消费—社会资本—经济发展”这一经济传导机制;(4)体育公共支出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体育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在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发挥体育社会功能、打造体育新空间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期使体育消费的高质量发展带动城市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江苏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趋势,了解体育经济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家庭休闲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形式和结构,以便更好地促进和推动江苏群众体育活动及江苏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居民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及相关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量阅读和梳理中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一个居民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通过三轮专家问卷调查,吸取了专家们的许多意见和建议,对指标体系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通过因子分析进一步检验了指标体系,并最终确立了包括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及体育消费相关指标体系在内的一整套统计体系,前者包括体育健身活动支出、观赏体育竞赛表演支出、体育用品及体育信息支出、体育消费时间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以及众多三级指标.后者包括9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其中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已经被国家统计局陕西省调查总队以<关于开展陕西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调查的通知>(陕调字[20073134号)的形式将该项工作布置到各(市、县)区调查队开展调查.目前,这套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已经在陕西省10个市区50个县、区4 100户城乡居民家庭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记账统计调查.通过近一年的调查汇总结果来看,这套方法指标设置直观、易于实施、便于操作,适合我国体育消费统计.调查结果对推动陕西经济及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掌握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居民心理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引导企业生产体育消费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武汉市居民2003年体育旅游消费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将武汉市居民消费性支出分为体育旅游消费支出和其他消费支出两部分。体育旅游支出又分为观赏体育旅游、常规项目体育旅游、极限项目体育旅游及民俗体育旅游等四种消费支出。同时,根据武汉居  相似文献   

9.
皖江城市带中间阶层体育消费需求结构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7~2008年皖江城市带城镇居民住户的体育消费调查数据,运用ELES模型对中间阶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居民经济收入是影响体育消费结构的最重要因素,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以及闲暇时间也是制约体育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目前中间阶层居民体育消费主要以体育实物性消费为主,但这种主体地位正受到体育劳务型和体育文化信息型消费的挑战;体育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0311,其中对实物类、参与类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观赏类、文化信息类的边际消费倾向;各项体育消费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均为正值,各类体育商品的支出受自身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而受其它消费品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推进,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起了很大变化,文化消费作为较高层次的消费,其地位和需求总量都在持续、稳定地提升,现已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热点之一.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消费,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居民日常消费行为习惯入手,分析出影响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拟从湖南省的经济与居民消费水平、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中介市场、体育管理体制、地方政府等五大方面因素,对湖南省体育中介市场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着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宜之处,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体育中介市场发展的局限性;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意识、结构的升级带来体育消费需求的增长,增大了体育中介的经纪空间;社会中介机构的规范、市场中介机构的壮大为体育中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府对体育中介市场发展起着推动和制约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整体体育消费呈增长趋势。以北京市为例,居民的体育消费总量1997年约为69.7亿元,1997年为79.2亿元,1999年为90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2%。人均体育消费1999年为750元。相比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兰州市和武汉市,1999年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分别是70元和90元左右,高出近10倍。体育消费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既受整个社会消费环境的制约,又以自己独特的运行机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分析探讨影响体育消费的环境因素,为体育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对促进体…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在各级体育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地方体育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为了促进这项工作健康、持续地开展下去,更好地发挥年鉴在中国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05年7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工作委员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部分省区市体育年鉴编辑工作座谈会。来自浙江、河北、安徽、辽宁、湖北、甘肃、湖南、上海、江西、山东、内蒙古体育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李远、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朱国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向大家通报了近几年年鉴编辑的有关情况,来自各地的同志就本地…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山东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体育产品消费比重不断下降等问题导致了体育产业竞争力不足。本研究构建体育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 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消费因子、产业环境因子和政府因子是影响山东体育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中,消费因子包括居民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文体娱乐人数和体育彩票收入;产业环境因子包括司法系统及产权保护和大型体育场馆数量;政府因子包括旅游产业的营业收入和经济开放度。为此,应从拉动消费、完善体育产业环境以及积极发展与体育相关的新兴产业等方面促进山东省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消费对我国经济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奥运消费的内涵及奥运消费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基本框架.认为奥运消费影响可以分为一般影响和特殊影响.一般影响主要是实体经济受益、诱发通货膨胀、产生乘数效应;特殊影响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品牌国际化、体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奥运消费的内涵及类型,对于北京奥运消费形成消费热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力资本增值,利于国民经济建设;提升区域经济产出,推进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乘数效应,刺激经济增长等进行论述。评估了北京奥运消费的规模,认为节约、勤俭办奥运是国家奥运消费的目标取向;共赢是企业奥运消费的目标取向;实现以人为本、和谐消费是个人奥运消费的目标取向,针对这些目标提出了不同的引导政策。  相似文献   

17.
香港体育产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显鹏 《体育科研》2003,24(6):19-19
一、香港居民体育消费情况目前香港体育发展局每年都对香港居民体育参与情况进行调查,其中包括体育消费的内容。1998年-2000年,香港居民体育消费情况见表1。2000年香港家庭体育消费为91亿港元,占香港居民消费支出的1.24%,在家庭体育消费支出中,59亿港元用于购买体育用品,32亿港元用于各种体育服务。表1 1998年-2000年香港居民体育消费情况 年份体育参与情况(%)人均体育消费(港元)体育消费总额(估算值)1998年 54 3574109亿元1999年 45 4573115亿元2000年 44 345091亿元香港的健身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并且发展迅猛。在香港的一些社区,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体育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愈加紧密,探究体育产业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依据赫希曼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过密环境基准等,体育产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需求收入弹性大、绿色低碳等特征,可通过发挥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城市社会转型、城市生态转型。体育产业促进城市转型的作用体现在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城市经济转型;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变、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吸纳城市人口就业,促进城市社会转型;有利于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与服务、减少碳排放,促进城市生态转型。鉴于此,提出打造区域体育产业集聚、推动体育主导产业发展、多措并举提供体育有效供给、推动体育产业融入城市整体规划、探索体育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上海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上海居民体育消费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体育消费群体的阶层结构更显合理;上海的中层体育消费群比例要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中间消费群体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经济条件仍是影响居民体育消费决策和消费分层的主要因素,而消费项目的文化内涵或消费品味则成为影响体育消费分层的另一重要因素;实物型体育消费在目前上海居民的体育消费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参与性体育消费支出增长明显,且表现出随社会阶层的提高,消费比例逐渐增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探讨在我国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发展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认为从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入手,通过乘数效应扩大体育消费,从而推动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是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现实选择。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持续走低、体育消费水平总体不高主要是受居民经济行为的一般倾向、预期的不确定性、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差距等因素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有利于我国提高边际消费倾向,使体育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形象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