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领队工作的劳动性质与特点领队工作是脑体兼有的综合性、奉献性的劳动。既不是一种商品性和索取性的劳动,也不是简单劳动,而属于一种高尚的、高层次的复杂劳动,这种劳动性质决定了它有四个突出的特点:(1)领队工作的潜在性与周期性较长,需要长时间的工作,付出艰苦的代价才能见效,在被教育者思想没有根本转变之前,思想政治工作劳动潜在于被教育者的转变过程中,一时看不出明显效果。(2)领队工作的综合性和间接性比较突出。领队通过自己长期艰辛的劳动去提高运动员的思想觉悟,认识能力,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领队工作的劳动价值是由运动员参加…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体育部门的经济效益问题 1.体育部门经济效益的涵义及其特点所谓经济效益就是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例。不仅物质生产部门要讲究经济效益,非物质生产部门也要讲究经济效益。不论哪一个部门只要有经济活动就有一个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问题。因此,都有经济效益问题。体育部门是国民经济中消费服务事业的部门,它在进行体育劳务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体育部门也有个经济效益问题。至于对体育部门的经济效益如何表述,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在我国体育部门不是经营性赢利性的部门,而是事业性、福利性的部门,主张不提经济效益,而提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体育也是最重要的经济问题之一。”体育涉及许多经济问题,有体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体育劳动的性质、体育劳动者的报酬,以及体育的发展计划、效益、竞赛的经济管理等。近几年来,我国一些理论工作者对体育经济学方面的许多问题开展了研究,并且取得丁成果。本文仅就体育劳动的生产性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人们说,教师教书是创造性劳动;足球运动员踢球,又何尝不是呢?而且是集体力、智力、技能之大成的对抗中的创造性劳动。再说,他成功与否,将对社会直接产生强烈而集中的反响。足球,本来就是一项剧烈的对抗性运动。球场,从来就存在着“刀光剑影”:“死”与“生”的决斗,困境和突破的周旋,固执和机敏的冲突。射门成功,就是意味着机敏战胜固执,从困境中突破,由“死”转化为“生”,并取得进球的物质成果。这一切离不  相似文献   

5.
劳动,不仅能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而且有益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在田野和屋外进行劳动,能接触充足的阳光,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这对人体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劳动毕竟不是体育锻炼,也不能代替体育锻炼。因为,  相似文献   

6.
劳动创造了人。人在劳动中创造了体育。远古的祖先们披头散发,赤身裸体,持利器,奔波于山野之中,劳动发展了人自身。在劳动中,人们下意识地使用了跑、跳、攀、投、游等生活技能,这就形成了身体的多种运动形式。这些身体运动形式的直接目的是劳动,是生存,而不是体育,但做为体育的萌芽它却孕育在劳动之中。  相似文献   

7.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投入工程项目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尽量少的劳动和物质消耗,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评价教师职业道德和劳动价值,是同认识教师劳动的特殊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劳动,是富有极大创造性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是无严格时空界限的既劳心又劳力的艰若劳动;是需要教师群体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果的劳动,而这种劳动成果又具有明显地滞后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出生率降低双重叠加、劳动力供给短缺与成本上涨局面,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査数据(CGSS),采用probit方法探讨体育锻炼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劳动供给,在克服内生性后这一结论仍然可靠。异质性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劳动供给的正向效应因性别、教育、城乡和收入存在差异;机制检验进一步发现,体育锻炼通过提升个人健康资本和幸福感的中介变量间接促进劳动供给增加。体育锻炼对劳动供给的积极作用为应对当前劳动供给短缺的问题提供了重要抓手,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实现对劳动供给总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郝敏强 《精武》2006,(10):51-51
力量训练和其它训练项目一样,要取得良好的成效,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要想长劲,在训练中就必须费劲,这是训练的一个基本原则。那么,力量训练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劳动关系的现状和原因,电力企业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长足发展是当前值得探讨的课题。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不断完善的前提下,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状况与问题就必须要坚持创造出新的方法与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途径,构架一个和谐的劳动生产关系网。  相似文献   

12.
李央 《新体育》2005,(11):40-41
体育不是劳动,这是肯定的。没有人掏钱买票,去体育场看一场耕种或者秋收。即使是农民运动会,那些挑担或者采摘,也只是一种比赛的形式而已。有人说,劳动也能带来愉悦,因为劳动中有对果子的期盼。有一种美学理论,干脆认为劳动创造了美。但劳动不属于娱乐的范畴,至少它不能娱乐大众。在旁观者看来,劳动首先是一种机械性劳累,而体育是比较纯粹的娱乐性劳累。劳动和体育的区别,就是看你拿弓箭去射猎物,还是去射靶子(。不以填饱肚子为主要目的的打猎,介于劳动和体育之间。)中国体育有没有娱乐功能?当然有。中国体育是不是在娱乐大众?当然是。不过,…  相似文献   

13.
体育设施是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提高体育设施建设和使用的经济效果,对加速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体育设施建设和使用必须讲究经济效果所谓经济效果,就是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的比较。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使用,要消耗一定的社会劳动,要求取得一定的体育运动服务和其它社会服务的劳动成果。提高体育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们学院自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来,各方面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并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目前还有一部分人对体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不够明确。在这里我们特发表严梅君同志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及刘鍵同志的“劳动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文,作为就正确认识体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展开争鸣的开端。希大家踊跃发表己见,从各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是关系到体育劳动领域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的重要问题。对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制度、分配原理等理论问题的研究,是研究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问题的基础工作。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不同劳动形态决定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具体方式;指出了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权归属与分配力强弱;探讨了运动员参与体育劳动剩余分配的经济学原理。  相似文献   

16.
1 分析问题的两个辩证基点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生产的优化是与管理优化和劳动的合理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联系在一起的。而对劳动的科学组织的各种问题,是在经济和管理的相当水准上来解决的。这些问题极大多数都牵涉到生产中的“人的因素”。这“人的因素”具有两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试析体育部门劳动的生产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体育部门被视为非生产部门,体育工作者的劳动被视为非生产劳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体育部门劳动的性质问题又被重新提出来了。这个问题不但是体育经济学必须探讨的问题,也是涉及体育基本原理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明确体育劳动的性质,对于揭示体育的本质,阐明体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认识体育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你注意到了吗?在我们忙碌的一天里,从坐、立、走、呼吸、说话、喜怒哀乐各种表情,直到各式各样的劳动和运动,没有一样不是肌肉活动的结果;同时,我们对环境产生的反应,以及把一切愿望变成现实,也都是通过肌肉活动完成的。没有肌肉就没有运动骨与关节本身都没有运动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长期以来在学校体育工作绩效的评估中,一直缺乏从经费使用效果的角度来评定工作绩效这一维度,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目前我们的评估往往只注重产出,即考虑达标率、输送率以及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的成绩等硬指标,而不考虑产出的投入代价,这不可避免地要造成许多“冤假错案”,从而有损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劳动积极性。鉴此,本文拟就学校体育经费使用效果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进行研究,这不仅具有探索性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其客观存在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在一次次改革的深入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暴露了与时代发展不同步、不协调、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应采取扬弃而不是抛弃的态度,要客观地面对现实,针对中国的国情、校情和师生情,正确地认识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优势和弊端,从中剥离出有价值的合理成分,寻求一种在继承基础之上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有效地促进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