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品评句是对某对象进行品评的句子。对事物的品评可以从关系、限定特征和疏状特征上进行,据此品评句可以分为关系句、限定品评句和疏状品评句三大类。限定品评句表示的是主项及其限定性特征。按照特征的不同特点,限定品评句可分为特征品评、状态品评和分类品评句。本文主要对状态品评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中命题结构理论是对句子语义的基本理解之一,句子命题结构是以语义学和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把词语的指涉表现与命题的主、谓项位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形成句子的语义。本文以俄罗斯学者的逻辑语义句义理论为基础,采取称名学研究方法(从意义到形式的方法),以俄语的句子结构模式为参照,全面对比俄汉英简单句四大逻辑语义类型,即品评句、存在句、命名句、等同句。  相似文献   

3.
“语文自读会读教学新模式”中的品评表达课是在学生认真自读批划、分析钻研,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基础上进行的,它给予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是学生表达、尝析能力的综合训练。就其品评的内容而言,是多方面的。字、词、句、段、篇及其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强烈情感的体现,无论哪一方面,学生在品评中只要进入角色,就会产生一种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尝析的内容告诉别人的欲望。如在《我家的猫》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看起来是一句通俗易懂的话,但经过几个…  相似文献   

4.
静态存在句的语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态存在句是存在句系列中的一类,表示某空间的存在体未发生位移而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文章着重考察动词的语义特征以及动词与后段名词、动词与方位词、方位词与后段名词的语义关系,对静态存在句进行下位归类。  相似文献   

5.
"存在"是世界图景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形态。存在句在俄汉语中作为一种既普遍又特殊的句型都大量地存在。它既是现代汉语句法中讨论的热点之一,也是俄罗斯语言学家关注的对象。通过对俄语存在句译成汉语时的若干特点进行描述,可对外语教学和机器翻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武琼 《现代语文》2006,(9):16-17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关系就是条件关系.条件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要阐述的是狭义上的条件关系.条件类关联词语是指在逻辑上可以表达条件关系,并且具有连接功能的语法成分,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条件关系关联词语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认知研究三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类型学是研究跨语言现象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句子成分之间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这两种同时存在的关系,总是同时影响着句子的表达。对汉语和哈萨克语比较句从句法、语义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找出两种语言比较句的异同,对两种语言的特有现象得到充分的认识。同时可以对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比较句产生偏误的原因给予合理的解释,对改进汉语教学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金钱与人格在人生观教学中与学生的对话施云耿学生:老师,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实际上还是强调了金钱的重要性。请问老师您对金钱与人格的关系问题是怎样看的?教师:你说的这句流行语确实值得品评。它借助于汉语修辞上的...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存在双宾语句,但对双宾语句的认识到现在还没有统一。双宾语句的核心问题是动宾关系以及两个宾语之间的关系,从这两个关系入手研究双宾语句,确定双宾语动词,找出谓词性直接宾语的双宾语句与兼语句、主谓宾语句的不同,有利于统一对双宾语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存在双宾语句,但对双宾语句的认识到现在还没有统一。双宾语句的核心问题是动宾关系以及两个宾语之间的关系,从这两个关系入手研究双宾语句,确定双宾语动词,找出谓词性直接宾语的双宾语句与兼语句、主谓宾语句的不同,有利于统一对双宾语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介词主要表达事物间的关系,它反映在句子结构上就是一种句式。nit。句式的基本形式可概括为:“TR+V+into+LM”或“V+TR+ into+LM”。表示TR由于力的作用从外部移动到LM的内部。本文从认知角度主要研究介词nito句式的引申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介词是表达事物间的关系 ,反映在句子结构上就是一种句式。on句式的基本形式可概括为 :TR +on +LM ,表示某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之上 ,并有接触关系。本文从认知角度来研究介词on句式的引申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介词表达事物间的关系,它反映在句子结构上就是一种句式。at句式的基本形式可概括为:TR at LM,表示某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点。本从认知角度主要研究介词at句式的引申机制。  相似文献   

14.
量词为时量的“A1一量A2一量”格式中共现的“一+时量”结构所联系的是在时间序列中任意相邻的不同时间段,其前面的形容词则表示不同时间段内具有的不同的事物性状.形容词和“一+时量”结构之间是语序超常的主谓关系,语序的变换在于突出形容词,强调不同性状.整个格式的语法意义是同一事物或现象具有的不同性状在时间的序列中交替变化反复延续。这种格式具有多种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于是”是承接连词,所表示的语义关系主要是时间上先后相继,事理上前后相因。与因果复句不同,由“于是”连接的句子具有客观性,只采用按照时间顺序的自然语序,多用于表示过去时、已然体的动态句。考虑到“于是”语义的兼容性和用法的复杂性,文章认为“于是”应该在学生掌握了初级语法项目中的表示时间先后的承接复句和因果复句之后,作为中级语法项目在中级阶段予以讲授。  相似文献   

16.
量词为动量的“A1一量A2一量”格式中“一+动量”结构都是表示动态事件的名词性短语,它们和前面的形容词之间在语义上是性状拥有者和性状之间的关系。整个格式的语法意义是:动作行为以不同性状交替延续;在运用中格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同功能。  相似文献   

17.
可能世界是一个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概念,最早是由莱布尼茨提出的。汉语的反事实条件句是一个颇有特点的句式,有点与英语中的虚拟句相似,但它具有自己的特色。从逻辑视野中对其进行逻辑分析,可为逻辑学与语言学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关系提供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18.
量词为名量的“A1一量A2一量”格式中,A与“一+名量”结构之间是一种语序超常的主谓关系,这种语序的变换移位为的是突出形容词,强调事物的不同性状。整个格式的语法意义是概括描述某事物或某类事物在性状上具有的不同情况。格式具有多种不同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先秦汉语动词作主语、宾语跟名词作主语、宾语是不同的,先秦汉语动词作主语、宾语有四种不同情形:动词作主语、宾语;动词作主语、宾语后活用为名词;动词作主语、宾语时兼有名词性质;动词跟作主语、宾语的词是不同的单位。因此,先秦汉语动词的活用和兼类就少一些。  相似文献   

20.
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加谓词句式的句型归属和命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加谓词句式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色、却很少受到关注的一种句式。有人把它叫“兼语句”,认为句中的两个宾语有一个是兼语;有人把它叫“双兼语句”,认为句中的两个宾语都是兼语。我们认为这种句式在句型分类上应该属于兼语句,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兼语句,因此命名为“双宾兼语句”更合适。双宾兼语句只有一个兼语成分,这个兼语有时是直接宾语,有时是间接宾语,但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不能同时作兼语。因此把这种旬式笼统地叫做“兼语句”不能反映它与一般兼语句的区别,把它认定为“双兼语句”,又混淆了句法结构中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的界限,二者都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