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武术俱乐部教学模式.本文从武术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构想,构建武术俱乐部的必要性、可行性,武术俱乐部的作用,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全面研究高校武术俱乐部的建设,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与方法,以求进一步促进武术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现行公共体育武术课的教学模式,提出武术俱乐部的思路和教学模式的构想,打破传统的武术教学课堂模式,构建以武术俱乐部的形式进行教学。同时从构建武术俱乐部对公共体育武术教学发展的重要性入手,提出可行性的发展思路,以确保武术运动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开展武术散打教育,既能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又能使武术散打运动得到普及和提高.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高校开展武术散打运动的现状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使武术散打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在高校更加健康、蓬勃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北省高校大学体育选课开展现状的研究,发现大学体育课采取俱乐部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休闲运动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构建休闲运动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散打运动在我国高校虽逐渐受到关注,但高校散打运动还面临诸多困境,且普及程度偏低,亟需有效的发展对策.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高校散打运动普及的困境,研究其发展对策并提出工作建议.目前,高校散打运动的普及存在专业教练队伍较弱、运动设施不足和学生参与度低等困境.为促进高校散打运动的开展,需大力加强专业教练培训,提高运动设施的建设水平,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等.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调查方法,对所选取的济南市8所高校散打的俱乐部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主要内容涉及:济南市高校参与散打俱乐部学习的男女生比例、学生学习散打的兴趣、动机、种类、每周参与散打俱乐部锻炼的时间、影响学生参与散打俱乐部学习的因素等。希望能过调查和研究,促进济南市高校散打俱乐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选项课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已逐步得到认可,这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平台。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在我国高校已蓬勃发展,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在认真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鹏 《考试周刊》2012,(60):94-94
传统的散打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作者力图构建一个理论依据充分、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符合大学体育特点、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课程加俱乐部制的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为大学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武术散打是我国武术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其"拳、腿、摔"的协调作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和谐"的表现.目前武术散打运动在普通高校的普及率较低,回顾散打的发展历程,并分析研究制约高校散打发展的原因.结果显示:散打专业场地器材的缺乏、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对散打运动存在观念上的误解是影响散打运动在高校普及的原因所在.提出高校散打运动的发展可以走"去竞技化"的道路,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融合丰富的民族文化,使其符合普通学生的身心特点.旨在为当前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高校体育教育走俱乐部制,发达国家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文章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了普通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构建.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黔东南院校大学生参与俱乐部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基本特征、发展状况及所存在问题,并对黔东南院校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等对高校武术俱乐部运行机制状况作了研究分析整理,清楚了高校武术俱乐部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空泛、学习兴趣枯燥、经费来源单一等等矛盾,以这些问题为基础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来促进高校武术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伟  罗二凤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2):180+190-180,190
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作为高校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以其独有的特点和功能吸引着越来越多学生的加入。但是,随着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成员的增多和活动内容的丰富,俱乐部的管理问题、经费不足问题等日益暴露。经费是俱乐部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经费不足将严重影响俱乐部活动的正常开展、制约俱乐部的长期发展,俱乐部的管理不够规范又进一步限制其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典型调查与比较法就课余体育俱乐部有偿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探析课余体育俱乐部采用有偿形式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教学实验,对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进行了实践探讨;提出了高校以体育俱乐部形式进行教学的可行性、对策及还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以及河南高校体育改革对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提高农民体质健康、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借鉴澳大利亚教育教学方法的理念,将其运用到俱乐部教学中,可以发现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高校公共体育课实行俱乐部教学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社团以其身心互动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大学校园里异军突起,成为繁荣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体育社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新时期如何促进学生体育社团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校在学生社团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建设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文化体系、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和社会的联系等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期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创造有利于社团发展的稳定和谐的高校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高校体育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体育"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实施情况,以及分析了当前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认为"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很好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合理的整合与设计,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8.
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学年体育俱乐部制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俱乐部模式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构建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和"体育选项课教学"入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讨"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和"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关系,以及构建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的意义,寻求通过构建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促进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美国、德国、日本和俄罗斯对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以开放式为主,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学生的愉悦感。我国部分高校近年来对高校体育课程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程的模式和经验进行分析后,建议我国高校进行课堂选项课、选修课和高校社团俱乐部有力结合,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