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陈独秀研究”专栏10余年发表论文70余篇,在陈独秀研究上不仅突破了一些传统观点,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也有更新。  相似文献   

2.
华东师大历史系刘精诚先生的两部魏晋南北朝史著作——《魏孝文帝传》和《两晋南北朝史话》,已在不久前分别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 刘精诚先生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和教学已有30余年。从1964年在《历史教学》上发表《拓跋族的兵制与土地关系的变化》一文至今,他已发表了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论文20余篇。近年来,他致力于对北魏孝文帝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发表在《中国史研究》及各种学报上的专题论文已近10篇。此外,还发表了关于北魏末年人民起义等专题的系列论文多篇。《魏孝文帝传》和《两晋南北朝史话》这两部著  相似文献   

3.
本书选自杭州大学教育系朱作仁教授近十年来发表在《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心里科学通讯》、华东师大学和杭州大学学报以及部分省级教育刊物上的论文55篇,共36万字,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     
为了繁荣我国书院史研究,《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一期隆重推出了“书院研究”专栏。由李才栋教授主持,并发表了李才栋、邓洪波、王彩霞等教授的三篇论文,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然而就在该期学报面世之际,才栋先生病重,再次住院,3月下旬不幸逝世。才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院研究专家,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潜心研究书院历史,出版专著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江西教育学院学报》为才栋先生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1986年以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河南师大学报》、《南充师范学院学报》、《湖州师专学报·茅盾研究增刊》、《绍兴师专学报》、《徽州师专学报》先后披载茅盾在《申报·自由谈》发表的“佚文”数十篇。辑注者是一位在全国较有影响的茅盾研究工作者。全国唯一的一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还在“学术动态”栏内作了介绍,可见已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启发多思》是本期所报道的“语文人物”马清泽老师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于《湖南师范学院学报》(今为《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后被《新华文摘》到目的一篇论文,二十多年过去了,重读此文,依然感到“言这家有物”,令人神清气爽,原文较长,本刊分上,下两期转载。[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随着学术刊物市场竞争的加剧,独辟蹊径,办出特色成了学报界的一个热点。《上饶师专学报》多年来一直重视辛词、朱子学和赣东北根据地史的研究,在全国师专学报中,以影响论,名列前茅。但是.“特色”并不完全等同于“质量”;一个有生命力的刊物,必定是两者兼顾。《上饶师专学报》今年第一期集中发表6篇文学论文,显示了办刊者对刊物质量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我校政教系谢庆绵同志早在1980年起就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西方范畴史初探》的总题目连续发表了7篇系列论文,开创了对西方哲学范畴史的研究。他的26万字的专著《西方哲学范畴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年7月同读者见面。其间,他还招收培养了“西方哲学范畴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并先后应邀到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讲学。  相似文献   

9.
一、1982年《徽州师专学报》第1期发表第一篇徽州文化研究文章:郭因教授《历史上的徽州绘画美学家》。 二、1984年6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洛登博士来我校考察戴震研究。 三、1984年11月由黄山市徽州学学会副会长方前主持,第一次召开“纪念戴震诞辰260周年学术座谈会。”  相似文献   

10.
《历史研究》编辑部宋超编审发表在本刊2004年第1期上的《战国秦汉时期女娲形象的演变》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本刊1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1.
张传彪教授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大学期间即以优异成绩跳级学习.1986--1987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研究生班深造.1984-1988年发表论和章37篇,并主审译1部.1989年后潜心教学,辍笔长达14年.2004年重新执笔至2006年8月,2年零8个月里,共出版专1部(《诗笔·译笔·钝笔——英汉语翻译与比较纵谈》);发表学术论34篇,其中发表在《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外语研究》、《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天津外语学院学报》、《上海翻译》等核心刊物论11篇;此外,还发表英语章24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季平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十多年,对学报的复刊和发展卓有贡献。他既是优秀编辑,又是宋史研究的学者。季平是从特定条件下研读《资治通鉴》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发表学术论文17篇,出版专著《司马光新论》。他有感于对司马光的不公正评价而提出一系列不同看法,在宋史学界产生了颇大的影响。他的学术研究具有明显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99年,《邯郸师专学报》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赵文化研究”专栏,6年来累计发表论文60多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赵文化研究》一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科学时报》、《管子学刊》等多家报刊给予报道和述评,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从今年起,《邯郸师专学报》升格更名为《邯郸学院学报》,特增设“学术名家研究”专栏,每期访谈一位当代学术名家,对其学术成果进行研究,突出当代特色,追踪理论前沿。本刊着重办好“赵文化”和“学术名家”两个专栏,一古一今,交相辉映,旨在提高办刊水平和学术质量,促进学术繁荣。本栏目访谈的第一位学术名家为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中国易学与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院长、哲学大师、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朱伯岜先生。同时还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和南开大学乔清举教授分别撰写了《哲学与经学之间—-朱伯岜先生(易学哲学史)的贡献》和《论朱伯岜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观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两篇专论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语文》2011,(11):F0002-F0002
吴闽闽,徐州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讲师,教学骨干。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从教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成果丰厚,曾获“江苏教育学院高师语文协作组”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在《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数学报》伴我在数学王国中成长。她为我提供了数学研究、发表见解的平台,在这个严谨、生动而又多彩的平台上,我成长着,收获着,快乐着! 我是江苏农村的一位小学教师,我与《小学生数学报》有着深厚的感情。20多年来,我一直关心《小学生数学报》,支持《小学生数学报》,先后为《小学生数学报》撰写上千篇稿件,其中数百篇被录用。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启发多思》是本期所报道的“语文人物”马清泽老师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于《湖南师范学院学报》(今为《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后被《新华文摘》列目的一篇论文。二十多年过去了,重读此文,依然感到“言之有物”,令人神清气爽。原文较长,本刊分上、下两期转载。  相似文献   

17.
《李贺诗歌研究》是盐城市广播电视大学李军教授承担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的终期成果。李军教授对李贺诗歌潜心研究,先后在《江淮论坛》、《学术论坛》、《中州学刊》、《甘肃社会科学》、《内蒙古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系列论30多篇。其中,《生命的沉思与悲歌论李贺诗歌的生命意识》、《李贺诗歌创作心态探析》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相似文献   

18.
在《动物日报》发表作文小猴灵灵他们班的孔雀在《动物日报》上发表了一篇作文,小猴灵灵羡慕的不得了,也想发表一篇。他回到家,问老熊猫:“怎么才能发表作文呀?”“你写的作文,修改后抄好,寄给编辑部,这就是投稿;如果你的作文质量好,编辑就会把作文发表在报纸上。”老熊猫耐心地跟他解释,然后问:“你什么时候也发表一篇呐?”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的散文向来以风格朴实、语言流畅著称。他主张文章语言多用口语,用白话,追求朴实、清新的“谈话”风格。《藕与莼菜》便是这样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读着这样的语句,仿佛叶老就坐在你面前,向你娓娓讲述着他清新如画的故乡以及他的悠悠乡情一样。  相似文献   

20.
郑哲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 ,原籍广东新会 ,1 932年 2月出生于浙江湖州 ,1 955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1 957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并于同年分配到陕西师范学院 (今陕西师范大学 )任教至今。 1 986~ 1 994年任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 ,1 996~ 2 0 0 1年任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现任陕西师大动物研究所所长、生命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昆虫学会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主席等职。自工作以来 ,先后在《动物学报》、《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昆虫分类学报》、《动物学研究》、《生态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应用生态学报》、《遗传》、英国“Systematic Entomology”、美国“Oriental Insects”台湾“Zoological Studies”等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 40 0多篇 ,出版专著 1 2部 ,发现蝗新属 54个、新种41 0个、其他昆虫新种近百种。曾获陕西省、山西省、广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教委等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 1 0项 ,陕西省农牧厅、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 7项 ,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第二届“孺子牛金球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 1 997年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二等奖等。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高校优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