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讨论一下如何根据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真正做到“用教材教”。1.顺应儿童探求科学奥秘的欲望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中,《植物》单元是设计得非常有吸引力的。其中的观察大树的活动,意在训练学生学习科学观察。通过观察,学生惊奇地发现了大树上的生态系统:小动物们的生活与大树紧密联系着。针对学生的这个极有意义的发现,笔者对该单元的目标做了扩展,对学生补充了一个观察任务:这些小动物们是怎样依靠大树生活的?它们的存在对大树有益还是有害?还是既不有益也不有害?这样,本单元就不仅仅是训练…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鱼儿的奥秘》一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以学生常见的动物——鱼做为切入点,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课题。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通过前期的层层铺垫,本课最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这一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3.
鲁桂红 《科学课》2009,(1):36-38
教材分析;《鱼儿的奥秘》一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以学生常见的动物——鱼做为切入点,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课题。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通过前期的层层铺垫,本课最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这一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4.
将《自然》改为《科学》绝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为充分发挥小学科学课的功能,切实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同时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使科学课的教学做到编者的心、学生的心、教师的心、家长的心“四心”相通。一、领会编者的心所谓编者的心,即科学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编排的体系作周密安排。科学课教师领会编者的心,是把握教学要求、准确掌握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提高科学课实效的前提。1.领会编者的心,…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义务教材十一册《自然》第19课《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取舍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变从前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科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想象,做到了“老课新上”,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流程为:卵石的成因;认识岩石的风化过程,同时进行验证性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河水的搬运作用;指导学生认识磨圆的作用,并进行验证性实…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体现“用教材教”的意识 ,这样 ,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小学科学课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师应因生而异 ,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迎接自然课程向科学课程的过渡 ,经过近几年对自然学科的探索 ,深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是科学课程标准对自然教学的要求 ,也是素质教育对自然教学的要求 ,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当前自然教学的最优化。一、地域差异 ,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环境差异较大 ,在…  相似文献   

7.
本次课程改革将《自然》改为《科学》。过去我们把教学看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就把教学定位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以教为中心。而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转变。”如何在现行的《自然》课程教学中融入课改理念,在《自然》课程中融入《科学课程标准》中贯穿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思想”,这是自然课教师应该自觉思考并亲自实践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寻访小动物》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第一课。本课要求引导学生开展寻访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通过活动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我根据探究教学的展开过程,采用如下做法:  相似文献   

9.
我们讨论一下如何根据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顺应儿童探求科学奥秘的欲望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中,《植物》单元是设计得非常有吸引力的。其中的观察大树的活动,意在训练学生学习科学观察。  相似文献   

10.
理解编辑意图,掌握编排特点是搞好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前提。现行小语教材编排设计的意图有二:“要有利于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①此其一;“要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②此其二。根据上述意图,全套教材分成一组一组(单元),作了合理安排,且各有其训练的重点,同时也体现了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现谈谈第三册第十单元课文安排的几个特点。 一、安排三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其意思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就能终生受用。现行小学教材安排三类课文,充分体现了这一教育思想。本单元四篇文章,其中《蜘蛛》、《小虾》是一类课文,写了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并以观察动作为主,着重教给观察方法,观察要抓重点,捕捉特点,注意动作的先后顺序。《动物的过冬》是二类课文,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教材是怎样安排教师就怎么教,不能有丝毫更改。《科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前提下,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强调发展、学、开放!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科学教师充分了解和把握科学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在此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动有效地组织教学,开拓课堂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的创造性,而教师的创造性则源于教师的教育科研。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苏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是以全新面貌出现的新教材,这门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过去的《自然》也提出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始终没有摆脱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而新教材《科学》则强调从观察人手,能对自然事物能做出某种解释,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的落脚点仍然是知识。这就是说《科学》要比《自然》进步了许多,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都打破了传统的观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据这个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实施建议中提出:在设计科学课的目标时应该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笔者认为:“用教材教”的核心应该在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驾驭与拓展教材。因为教材的更新总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着力于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更新与提高,做到创造性地运用与延伸现行教材,这样才能让任何时代的教材都能在同期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教科版科学教材中的《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很具探究价值,为此,笔者尝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  相似文献   

14.
戴振华 《江西教育》2003,(20):27-27
课程改革开始以来,课堂的“完整”性问题突出表现出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重视。纵观传统的《自然》教材,就编排来看,一课课分得很清,知识体系为主的印迹十分明显。一节课,学生围绕目标,做了实验,得出了结论,就算得上完整了。在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编排体系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科学课堂“完整”的重新审视,科学理解,有助于准确的确定教学目标,有效地指导实践。所谓课堂的“完整”,并不是指一节课具体教学环节上的完整。这里就从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和学生后继学习的完整性两个角度展开探讨。教学…  相似文献   

15.
<正>一、明确编写意图,把握学习目标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实验教材与六年制教材相比,在内容安排和编排形式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着眼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1.内容上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降低了难度;形式上,重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大的空间。每一课都是先提出贯穿本课核心内容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是观察或实验部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或实验探究,最后通过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向前推进,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课堂。为此,我市热心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十几名科学教师经常在一起围绕科学教学和科学教材进行研讨活动。老师们畅谈对科学课程标准的理解,摸索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分析科学教学的现状,思考其对策。现状之一:科学教材难把握了翻开科学教材我们不难看出,图片占据了教材绝大多数的版面,叙述性的文字少得可怜。苏教版科学教材《常见材料》一课就是一整幅的房间图画,就“材料”这一话题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该研究些什么?怎样研究?我们老师茫然了。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青岛版教材落实《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构筑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这使得教师必须动脑筋收集材料丰富的教学活动。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学生的学习更是经历过程而并非硬学书本。探究活动的载体便是适合学生可探究的资源,教师不仅要用好科学教材,更要以教材为依托创造性地整合身边的科学课程资源,以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8.
人教社义教五年制小语第六册第二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练习给课文分段”。根据这一训练项目,教材中依次编排了《捞铁牛》、《李时珍》、《蝙蝠和雷达》、《一次科技活动》等四篇课文,还在《基础训练2》中安排了一次阅读训练。由于学生自学能力的限制,本册课文不像高...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内容丰富,编排了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在"做"中"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等科学探究能力。本文分析教材中探究活动的数量与开放层次,以期能够让中学生物教学者对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有更深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深刻理解大纲和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每一单元、每一课时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权重,做到对全册教材的总体把握与宏观调控。一、旧知识的强化和巩固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效果取决于主体因素的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学”的积极自觉的行动才能发挥,因此,在强化旧知识中不要以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梳理知识。在几何初步知识的复习时,先从点出发,引导学生理清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