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经常写错别字。妈妈为了改掉我的这个坏毛病,给我请来了一位小“老师”。我的小“老师”个子很矮,长得很胖,经常穿着红上衣,打着白领带,穿着黄裤子。虽然貌不出众,但是他的知识可丰富了。一天,在写作业的时候,“埋”字我不知道该怎么组词,也不知道“埋”字是什么意思,我便去找妈妈。妈妈让我去请教小“老师”。我沿着“M”路线走到“老师”家,“老师”笑着迎了出来。我问老师:“‘埋’字是什么意思?该怎样组词?”“老师”说:“你走到‘i’门,到第328窗口就找到它了。”我这才发现老师家的人可真多呀!我打开“i”门,到第328窗口按一下电钮…  相似文献   

2.
我来澳大利亚读书也算有段时间了,但朋友陈诚问起我澳大利亚的教育情况时,我居然很茫然,身在其中居然对它不了解。所以我请教了我的老师Mike和Asher,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教师。  相似文献   

3.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用形近字“摹、蓦、暮、墓、幕、慕”组词。看着这些形近词,可难坏我了。说实话,给“墓、幕、慕”这三个字组词我还行,可“摹、蓦、暮”这三个……我去请教老师,老师安慰我说:“这六个字的确很相像,要弄清是有些困难。但你不要怕,我教你一首儿歌,你就不会弄错了。”接着,老师在一张纸上写下:有土可做坟墓,有布可做布幕。有手可以临摹,有心令人羡慕。马跳蓦地一惊,日落天色已暮。我轻轻地读了一遍,心里似明镜照亮,一下子弄清楚了。老师又亲切地告诉我,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很多,但只要抓住它们的特点就能一一记…  相似文献   

4.
字形的妙用     
先读一则古代笑话《只识川字》。有一个启蒙老师,只认识一个“川”字。一个刚启蒙的小学生给这位老师一本识字课本,要求老师寻  相似文献   

5.
菁灵姐姐:最近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在上政治课的时候,老师念错了一个字,我们班上很多人都小声地说她念错了,她没看见别人说,就看见我在说,于是凶巴巴地说:“这个字不念‘xī’,那念什么?请教一下你,谭蕾老师!自己乱说还说我念错,你的普通话有多标准啊?”随后,她又要我念一段话,可是因为我有两个字不认识,念错了,她捉住我这个错不放,把我给训了一顿,说我不尊敬老师,我觉得我的自尊被严重地伤害了。是不是我点出了她的毛病,她就来报复我,我该怎么办?谭蕾你同政治老师所发生的小小的冲突,你们两个人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老师读错一个字,算不…  相似文献   

6.
孩子刚刚换了语文老师,心理上对这位新老师极为排斥,又是普通话不标准,又是表达能力差,讲课没激情……我劝孩子:“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讲课风格,你只是暂时不适应,还没发现他的优点而已。毕竟‘众口难调’,你要尽快适应老师,但老师不可能有分身术,来迎合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口味。”可空口说教总是苍白无力的,终于在一次家长会上我认识了这位老师。他的普通话我确实不敢恭维,口齿也不太伶俐,比起数学老师要逊色不少。  相似文献   

7.
自制生字扑克学生自制扑克型生字卡,在课堂中小组内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谁先把手中的汉字打完,谁就是“学习生字小能手”。在打牌的过程中,把不会读的字放一边,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把手中的牌继续打完。学生经常欲罢不能,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我当小老师”学生把自制字卡带入课堂进行“我当小老师”的游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己会读的字用不同的方式教给其他同学,如:领读、组词、说句子等,一个接一个地教下去,不会的放在一边,请教老师。这种轻松、有趣的识字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快乐中认识了生字,而且…  相似文献   

8.
1+1=?     
1+1=?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谁也不知道它的答案。我去请教数学老师,数学老师不屑一顾,说:“当然是等于2。这个问题太简单,不值得请教。”我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我又去请教语文老师。“1+1,可以有无数个答案。”语文老师说。“这话怎么讲?”我问。语文老师留给我一个神秘的笑容,让我自己去弄明白。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回到家,夕阳懒洋洋地斜照着,慷慨地给树叶镶上了一圈金边,自由地舒展自己柔媚的身姿,在院子里留下它美丽的面容。妈妈喜欢喝茶,端着一杯龙井绿茶看电视;爸爸喜欢喝咖啡,端着一杯雀巢咖啡看报纸;我喜欢喝汽水,边弹琴边吮吸…  相似文献   

9.
老师不如我     
儿子:“妈妈,张老师的语文不如我。”妈妈:“你胡说!”儿子:“真的嘛,她写的字我认得,我写的字她还不认识呢!老师不如我  相似文献   

10.
笑料     
《初中生》2014,(7):48-48
猜不出来 中学时我们班里有个同学,叫李偲。偲字念“猜”的音…… 某老师头一次点名,点到他时,老师拖长了音说:“李……”坐在第一排的女生知道老师不认识这个字,于是一起大声地说:“李偲……”老师很难为情地抬起头,说:“我猜不出来……”  相似文献   

11.
冯卫东 《师道》2009,(11):17-18
当我旁听《“花开无声”——我心中的英雄》主题班会时,我的内心没有产生一点点共鸣。这堂课的设计目的是,“由小英雄林浩的事迹以及身边故事拉近学生与英雄之间的距离,树立只要我们肯努力,人人都能成为英雄的信念”;老师最后的结语是:“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使自己成为真正的英雄!”这位老师我第一次接触,但我知道他绝不是一位英雄,我甚至揣想他未必有成为英雄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12.
陈云德 《四川教育》2003,(10):31-31
“你最好不要打脸,要打屁股。”一位老师这样交流着自己多年来的教育经验。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他接着解释道:“你想嘛,脸上太显眼了,稍微有个什么痕迹,家长一下就看到了,而屁股上不容易看到嘛。还有,脸上稍不注意打到眼睛、鼻子的话,你负不起这个责;屁股就不一样,它肉多,神经少……”他的谈话很投入,但我没法继续听完。之所以要从脸上转移到屁股上,我想至少从认识上来说,这位老师已经知道这是不对的,但为什么还是要“打屁股”呢?我分析他有两个原因,其一,认为这样简单、快捷,“啪、啪、啪”三五两下就完事,无需耽误自己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作文本发下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本子,一口气读完了老师的批语。几句肯定的点评过后,老师附上一句:“这是真的吧?”短短六个字,却有如一记重锤击在了我的心上——《真的爱你》一文中,所有的人、事、物,没有一样是虚构的,表达的更是真真实实的情感。我是流着泪完成这篇习作的,可为什么老师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拿着作文本去请教老师。“在这篇文章中,你激荡的感情贯穿始末。”老  相似文献   

14.
一个成功者的背后 ,往往有许多人相扶相助。海伦·凯勒这个在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对我们中国的读者来说也早已不陌生了。这个从小就失去视力、听力 ,不久又变哑的孩子 ,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呢 ?读了她的《我的老师》一文 ,我们不由得对这位给她的黑暗世界带来一线光明 ,给她的无声世界奏响一缕清音的老师产生深深的敬意。文章记叙了莎利文老师与“我”之间的几件事。这些事看似信手拈来 ,但叙事中贯穿着一条清晰的线索 ,就是在莎利文老师爱心的指引下 ,海伦由认识有形世界 ,到感受无形世界 ,最后到领悟内心世界。这其中的些许进步对一个盲聋哑…  相似文献   

15.
那年,我教初二。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上午第二节课刚刚结束,学生做完眼保健操后,像出笼的鸟儿叽叽喳喳飞出教室,蜂拥到操场去做课间操了。目送最后一个学生跑出教室,我回到讲台整理讲义,忽然眼前一亮,一个精心包装的礼品小盒放在我的书本上。打开包装盒,一枚精致可爱的米黄色小熊发卡。盒子里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感谢老师的关爱,祝老师新年快乐!”纸条没有署名,学生的字我都认识,但这张纸条上的字却不知出于谁的手,肯定是故意伪装了笔迹。元旦在即,我已经告诉过学生要遵守学校规定,不能给老师送礼物。这位同学不署名字,是怕老师不接受…  相似文献   

16.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字典”,我穿着大红色的衣服,可漂亮了!而且我还有一个好朋友,叫佘慧君。有一次,佘慧君在写作文时碰到了不会写的字,她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到,急得满头大汗,我在一旁偷偷地笑,我真想去告诉她:“为什么不来请教我呢?”可是我没有嘴巴,不会说话呀!这时,她妈妈跑过来微笑着对她说:“你为什么不请教不说话的老师呢?”她连忙找到了我。从此以后,我和她更加亲密了,只要她看书、写字我都陪在她身边。我的名字叫“字典”$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佘慧君  相似文献   

17.
“老师,你知道Happy熊吗?”有孩子这样问我“Happy熊是谁呀?”我不解地问:“它是我们自己的报纸。”孩子们自豪地向我解释。就这样,我认识了这位叫肖雄的10岁的男孩——《Happy 熊》的创办人。  相似文献   

18.
一、集中识字师:同学们,黑板上这些字,虽然是生字,但老师相信,有很多你们其实早就认识了。生:街上“永和豆浆店”的“浆”字就是这个“浆”。生:我们上数学课时用到过这个“尺”字。生:我在报上曾经看到过这个“廉”字。生:我们班“王雅莹”的“莹”就是这个“莹”。师:还有一些字,你们以前可能没有看到过,但是我相信通过预习,你们已经认识了,是吗?谁能当老师教大家?(学生踊跃上台模拟老师的口气带领大家读,老师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暗示“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抽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并且鼓励“小老师”对“学生”的认读情…  相似文献   

19.
郑琦琦 《早期教育》2001,(10):34-34
“老师,你知道Happy熊吗?”有孩子这样问我。“Happy熊是谁呀?”我不解地问。“它是我们自己的报纸。”孩子们自豪地向我解释。就这样,我认识了这位叫肖雄的10岁的男孩——《Happy熊》的创办人。  相似文献   

20.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难点和疑惑不解的地方。这时,我们就去请教老师,但是,老师不在怎么办?有些问题老师也解答不了,又怎么办?我们就可以去请教另一位“老师”——工具书。我们中学生手头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能解决一些常见的字、词、成语的问题,但它远远满足不了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要知道,在浩如烟海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