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把字句主语语义角色的复杂性反映了动词的语义角色与句式的论元不一致。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不能完全用施事、必有论元或原型施事这些动词论元概念来概括,而应该用句式义来概括。文章把这个句式论元概括为影响论元。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17,(4):71-75
祁东方言中被动句主语的语义角色非常丰富,既包括受事,也包括感事、工具、结果等,还包括句中主语不是动词论元的直接参与者,甚至还有主语没有出现的情况。参考袁毓林对动词语义角色的分类方法,对祁东方言被动句主语的语义角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汉语是一种语用优先的非形态语言,主要使用语序手段,辅助以物化标记及语音等话题化手段。日语形态变化丰富,且为SOV语序,容易发展出有物化标记的话题化手段。各种话题化手段的话题性在汉日两种语言中都有强弱之分。施事话题中,话题和主语重合,话题的语法特征还会抑制主语特征的外化,具有一定的主语性。汉日两种语言都有多种话题化手段连用而使话题性增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语义角色与句法成分之间的配位是有规律的。研究显示,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施事作为主语的最佳候选人,将施事性认知固化到主语位置上,这使得受事在充当主语时,受事性程度降低并具有了一定的施事性,但在不同构式里,施事性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VV”连动式是两个谓语动词之间不带任何成分的动词连用式.《三国志》“VV”连动式语义有承动式、动趋式、状动式等类型,每个语义类型存在着一定的语义关系.《三国志》“VV”连动式主语的语义角色存在“施事—受事—当事”优先序列.  相似文献   

6.
汉语句子的结构分析,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把句子置于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来进行分析,也就是对句子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语用结构进行分析,分别确定如下成分:主语,谓语(句法);施事,受事等(语义);话题,述题(语用)。本文讨论有关“把”字句的语用结构分析的若干问题,谈谈如何检验、确定“把”字句的话题成分,以及话题成分在话语活动中的实质功能。  相似文献   

7.
一 在近年来对三个平面的讨论中,各种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一是将三个平面分别看待,如施事与主语不对等,话题与主语也不对等(胡裕树、范晓1985);二是将语用与句法合一,把话题当作主语(朱德熙1985);三是将语义与句法合一,如把施事看作主语,把受事看作宾语(Chares. Li, Sandra. Thompson19)。这三种看法虽在理论上有些分歧,但对三个平面的存在都持认可态度。 从三个平面角度析句,句子分为语用的、语义的和语法的。语用成分指句子话题链里的构成部分,也指句子分析的成分。语义成分指语符链里语符间的意义联系。句法成分指语符链里语符在句中的功能。对于句法成分的分析,传统上分为六大成分,直接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英语和汉语句子的主语特点,总结了前人关于如何确定汉语主语的研究,认为鉴于汉语的意合性以及话题显著等特点,与其用传统语法的施事-受事关系来分析确定汉语句子主语,还不如分析话题-说明关系更实用、更合理.这种分析方法是一种语用和句法的合理结合,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英翻译中如何确定主语问题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一、英汉谓语的语态意义对比分析   谓语的语态意义指句子主语与谓语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英汉语句子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存在着相同的逻辑语义关系,普遍认为有两种,一是施动关系(亦称主动的主谓关系),主语是施事;二是受动关系(亦称被动的主谓关系),主语是受事.……  相似文献   

10.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不但是宾语可以分别为施事,受事,当事,工具等等,主语也可以分别为施事,受事,当事,工具等等.”本文遵循吕先生的这一思想,对当事宾语和当事主语的语义内容,句法表现,以及与其相关的动词类别,作一粗略的探讨,并按照吕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的意见,将“宾语”改称为“补语”.  相似文献   

11.
文章用编码度理论和汉外、汉语普方古综合比较的研究模式,讨论汉语的基本颜色词。上古汉语比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基本颜色编码度低,现代汉语普通话与方言及方言与方言之间基本颜色编码度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是汉语颜色词的历史传承、变异和认知发展而导致的词汇创新造成的。上古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在“紫”与“褐”的发生顺序上是一致,但与基本颜色词理论的普遍发生顺序不一致,基本颜色词理论认为“褐”在“紫”前出现,而汉语正相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V+N(受)的”结构表示转指的语义出现了施事和工具的歧义,这是因为施事和工具都是动词的论元成分,并且受事充当宾语的能力比施事和工具都要强。所以,当受事进入宾语位置时,施事和工具就都能够进入该结构中主语这个句法空位而被提取,从而被转指。本文从动词的配价成分和动词本身的意义两个方面着手,解释了“V+N(受)的”转指语义的倾向问题。  相似文献   

13.
“暗补”和“明补”是近年来出现的的新词语。它们的深层语义角色施事、目的、范围、动作等在表层语义结构中没有体现出来,因此这些语义角色的具体值会随语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对“暗补”或“明补”进行定义时,对施事、目的、范围、一动作等语义角色不能定义得十分具体,否则就只能是它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的概念义了。  相似文献   

14.
“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语义范畴,可能补语就是这种语义范畴的一种表现方式。可能补语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及方言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彼此之间的差别。文章尝试对现代汉语河北方言可能补语句式的问句形式、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进行较全面的考察,通过河北方言内部的对比,找出河北方言内部可能补语句式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同时通过与普通话的对比,找出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从而得出结论:可能补语句式在河北方言内部一致性强差异性小;与普通话比较,可能补语在河北方言里呈现出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从语义角色、生命度、有定无定等方面对洪江(黔城)方言被动句中的主要成分NP1、NP2、NP3以及VP的语义性质进行了分析.NP1语义角色复杂,不能仅用动词的受事来概括,而应该是一个被动句式的受影响论元;NP2也不能仅用动词的施事来概括,而应该是一个被动句式的致使者论元;"着""把"套用句中"把"后宾语NP3因本身的受处置意义以及与主语NP1的密切关系,也应该用句式论元中的受影响论元来概括比较合理;VP既可以是单个动核,也可以是多个动核.  相似文献   

16.
磁县方言属于晋语邯新片中的磁漳小片.在磁县话中"叫"字可以作动词、形容词(只局限于说个别雄性家畜)和介词来用.作介词时,可表处置义,对应于普通话的处置式"把"字句;但主要还是用于引出施事主语或动作行为主体,是磁县方言被动句式的标记.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重叠式形容词有多种不同的构成方式,不同类型的重叠式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可能不同。有的指向动词中心语,有的指向施事主语,有的指向受事宾语,有的指向施事主语和受事宾语。每一种形容词的重叠式的语义指向主语还是宾语,取决于形容词状语所描写的情状是哪一个成分所具有的。是主语所具有的,则形容词语义指向主语;是宾语所具有的,则形容词语义指向宾语;主语、宾语同时具有的,则形容词语义指向主语和宾语。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从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对比韩汉语两种语言的话题和主语,试图达到如下的目的。一是对大家普遍所接受的汉语话题和主语的形式和语义特征重新进行鉴别,二为通过比较确定所谓的韩国语话题标记"-?/?"与主格助词"-?/?"的性质,并找出两者在本质上的区别点。  相似文献   

19.
英语是主谓结构语言,突出的是主语,主语是句法学里的概念。汉语是"话题——说明"结构语言,突出的是话题,话题是语用学里的概念。话题和主语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有重合之时,但也往往并不一致。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由于受到"话题——说明"思维方式的影响,容易产生负迁移现象,克服此种负迁移的关键在于正确区分话题和主语,将汉语中的话题进行恰当灵活的处理并正确确定英语句子中的主语。  相似文献   

20.
安仁方言的程度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华萍 《大学时代》2006,(4):26-26,8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类别,安仁方言中的程度副词与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试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平面来分析安仁方言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