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海峡西岸一片山水相宜的热土八闽大地奏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华彩乐章……自2007年元月1日起,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在《福建卫视新闻》和《福建新闻联播》中,推出横跨全年的百集大型系列报道《科学发展和谐海西》。从经济发展、政务公开、节能环保、社区建设、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公平、社  相似文献   

2.
<正>为发掘深厚的福建文化底蕴,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打造福建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监制,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福州华誉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文化海西》于2007年2月开拍。这是福建  相似文献   

3.
《海峡西岸行》在福建突破了以往只对重大事件进行直播的传统,开始围绕宣传主题策划直播事件,对电视直播和主题性报道的结合作了一次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2005年3月22日,由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经济生活频道主办的2004福建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隆重举行,颁奖晚会以准直播形式顺利录制,两个小时后晚会实况在电视经济生活频道向公众播出,社会反响强烈。“放眼八闽花海丛,海峡西岸正春风。冲门而进闽海阔,破门而出飞蛟龙。”当晚,这首由省委书记卢展工作词、省政协副主席王耀华作曲的《海峡西岸正春风》在演播厅唱响时,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用这句歌词来评价站在福建经济年度颁奖典礼舞台上的十位精英是再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5.
<正>2004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福建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首次完整、公开亮相。此后的5年,福建迎来了经济发展最快的历史阶段,福建省生产总值从6053.14亿元到首超万亿元;财政总收入从622.76亿元到突破1500亿元;海洋经济总量进入全国沿海省份第3位。  相似文献   

6.
三年磨一剑     
<正>《直播台湾》是2006年9月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新闻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和TVBS两岸三家媒体合作的《海峡西岸行》的姊妹篇。在"海西行"完成之后的2006年10月,我们三家就开始《直播台湾》节目的策划和申请,当时的节目名字叫《海峡东岸行》(后来福建台以《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作为特别节目在午间播出,中央电视台以《直播台湾》名称播出)。  相似文献   

7.
声音     
过去福建老区落后的原因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向莆铁路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老百姓将直接受益。——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  相似文献   

8.
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和台湾TVBS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大型电视直播系列报道《海峡西岸行》,可以说是开创了福建电视史上的一个新篇章:一天一地的直播方式新鲜有趣且富有挑战性;长达二十天的连续报道更是在海内外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无论是在中央电视台中  相似文献   

9.
<正>为发掘福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打造福建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监制、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和福州华誉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文化海西》于2007年2月9日在福州隆重开机。这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自成立以来拍摄的第一部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片。  相似文献   

10.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志》是全国电大乐统、福建省高校系统首部志书,它的出版来之不易,在篇章结构、内容资料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是海峡西岸绽放的校志奇葩。  相似文献   

11.
大型电视直播系列报道《海峡西岸行》对全面介绍海峡西岸经济区、展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就、促进两岸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试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评析此报道的特点,并重点分析《海峡西岸行》是以什么样的节目形态和制作方式来完成直播的。  相似文献   

12.
点到为止     
新民晚报国庆报道琳琅满目活泼热烈新民晚报国庆报道开辟了许多栏目,如《50年前的今天》《换了人间》《五星红旗下》《那一年国庆》《天安门的故事》《50岁的生日》《百姓话变迁》《国庆小辞典》《共和国儿女》《今秋漫话》等,通过各种主题、各种方式进行国庆宣传报道,收到了密集、醒目、生动活泼的宣传效果。其内容突出了10个重点:浦东开发开放、市政设施建设、社区建设、科技教育、菜篮子工程、旧区改造、文化建设、郊区的改革发展、国企改革以及外资企业等。该报国庆报道出了100多个纪念专版,连群工部门、花鸟虫鱼专版也都…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沿着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求生存、谋发展,坚持自主创新,打造频道品牌的理念,以“大策划、大制作、大品牌、大活动”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走出一条“以活动带动节目,以节目促进活动”的新路子。频道实施“品牌战略,精品战略,营销战略”,着力构建节目制作、营销的三条战略通道,实行“以百姓经济拉动收视率”;以“老板经济”和“美丽经济”拉动频道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坚持以人为本,凸显频道特色,强化服务功能。成功举办了“福建经济年度杰出人物评选”, “青春中国、魅力福建”、“CCTV电视模特大赛”, “梦想中国,飞越福建”, “商标评选”等品牌活动;培育了《热线777》、《企业家之路》、《海峡西岸论坛》、《纠风之窗》、《07大看台》等精品节目。频道连续七年夺得全国节目一等奖,被评为全国“三五”、“四五”普法先进单位,第四届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大日子。《人民日报》的《国庆特刊》以丰富的内容、多种报道技巧将国庆报道推向了一个高潮。本文以此次《国庆特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国庆60周年盛典里的报道内容、报道技巧以及编排特点,从而得出国庆特刊要实现其传播价值,需要组织者和报道者精心策划。只有突出媒体特色,国庆特刊才能引起普通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04年福建省委正式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海西"成为福建省的又一代称。十年来,国内媒体特别是省内媒体对福建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教文卫、环境、旅游、自贸区和两岸关系等方面再现了福建省的媒介新形象。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和传播良好的福建新形象,既要尊重和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利用议程设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还要注意凝聚两岸媒体的协同力量,维护正式媒体关系,为福建新形象的传播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央、地方党报和企业报在国庆50周年的宣传报道中,八仙过海,各显其招,把国庆报道和专版办得流光溢彩。不仅栏目丰富,版面新颖,五彩斑斓的彩版,更令集报人爱不释手。《人民日报》8月25日正式启动了国庆报道;《工人日报》推出“振兴国企篇”、“风流人物篇”和“职工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福建省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在涉台报道中,与台湾仅有一水之隔的福建理所当然地处于前沿地位。因此,闽台之间的重大交流活动以及福建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方面的成就和进展都成为福建各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从区域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之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福建海峡电视台是福建广电集团旗下以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卫星电视台,承担重要的对台、对外宣传任务。经过两年多运作,完成了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立项的大型航拍电视纪录片《飞越海西》,9月23日至30日在福建海峡电视台首播,在海内外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本片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节目制作上特别注意尊重台湾民众及海外受众的收视心理,研究和探讨对台、对外宣传的艺术性、策略性。为进一步加强对《飞越海西》的学术理论研究,探索新时期广播电视外宣的新途径,本期刊发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部分专家教授以及《飞越海西》主创人员之一、福建海峡电视台总监撰写的文章,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视角探寻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以及带来的启示,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9.
厦门地处海峡西岸,是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对台统一大业,以及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厦门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长期以来,以高水平的办报和高标准的发行服务,赢得市场,赢得读者。目前《厦门日报》的发行已经覆盖了厦门、漳州、泉州等闽南地区,在龙岩、福州等重要中心城市也有较大影响。《厦门日报》的自费订阅率、入户率、传阅率根据央视调查公司等有关权威机构的报告显示,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办海峡西岸最好的主流大报,”一直是《厦门日报》人共同努力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试点实践表明,实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对促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提出福建电大加快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