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产生区域经济增长极的理论入手,提出建立蒙东地区“赤-通”经济增长轴的设想.依据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原理,分析影响赤峰、通辽经济发展整体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外部环境因素入手,依据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原理.分析影响蒙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的原理出发,应用增长极理论,分析了长江中游开放—开发带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指出启动带内经济振兴必须从增强区域经济内力着眼。  相似文献   

4.
区域增长极的抉择和培育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途经和根本措施,也是西部大开发最为关键的战略性措施。章就增长极理论的特征、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据此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进行增长极的抉择、培育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针对呼伦贝尔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的单一性 ,提出开发“海——阿旅游线”,实现跨盟市的区域旅游一体化 ,从而进一步提出发展“海 ,——阿旅游经济轴”,实现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依据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原理,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以下简称蒙东地区)经济发展整体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提出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1955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曾在经济学界产生巨大反响,并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的依据。但是增长极理论在我国西藏地区经济发展中能否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呢?由此,笔者依据西藏地区的经济状况,探讨了增长极理论对于我国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应用的可行性,并对西藏未来经济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用经济增长极核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分析,海口经济极核发展存在地理区位、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等优势和总体经济发展"小""散""弱"、经济圈内各市县横向交通道路不够畅通等问题。提出"一核多轴",产业聚集;区域发展,交通先行;统筹规划,同城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政策支持,税收优惠;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等措施构建海口省会经济圈。  相似文献   

9.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自1950年提出"增长极理论"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规划领域.在建的兰州新区作为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地处兰州、银川、西宁三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以其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必将成为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文章在分析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及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运用增长及理论,试图就新区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出初步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的基础、发展和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传导机制.并就该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作了简单评述,指出区域增长极理论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制定的指导理论,但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模式.提出了要因地制宜,建立适合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绿色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增长极的形成等有重要作用,在分析包括区域增长理论、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经济增长空间模式等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发展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定性分析了绿色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发展通过产生物流需求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同时绿色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主要有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城市科学工作者和经济学者。他们一方面引用国外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如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与网络开发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地域综合体理论、大推动理论、经济增长模型等;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到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经济区域的划分,资源开发等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丰富了区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在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服务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面临挑战和机遇。文章简述了环渤海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增长极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诉求——集群化、针对性和开放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助推环渤海经济增长极的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首次从县域经济的角度,对大湘西地区各县域经济进行综合实力分析,揭示了大湘西县域经济实力点轴特征突出、南北均衡、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在对区域经济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旅游产业、建立区域师生“补贴型”免费教育机制、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增长极理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增长极战略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选择正确的增长极和强化增长极的扩散效应等是欠发达地区实施增长极战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蒙东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在蒙东地区发展全域旅游最能够彰显蒙东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突显蒙东地区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及先决条件,突出蒙东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区域内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和拓宽全域旅游发展路径.在做好文化传承的前提下,以"全域旅游"视角下发展蒙东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为着眼点,通过政府间的引导来加强蒙东地区的区域文化互动和区域间的联合旅游推介.注重区域合作打造四季文化旅游精品资源,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坚持在文化传承基础上进行特色文化的创新发展.系统整合蒙东地区旅游资源打破蒙东地区行政区划界限,进行区域合作形成系列旅游,为整体打造蒙东旅游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十七大提出的这一理论将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将推动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也必将进一步推...  相似文献   

18.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河南省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其发展与空间产业布局密不可分.基于圈层理论与产业集聚度的关系,郑州航空港区应突破单一的航空运输物流功能,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依据圈层结构,有效、合理地发展各圈层内的产业.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增长极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高校增长极概念,以安顺学院为例,研究高校对其周边区域在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文章分析安顺学院与周边区域经济社会互促发展的动力机制,提出了实现高校与周边区域经济社会互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理论有两种: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后者是多数国家制定区域政策的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及展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该理论曾成功地指导许多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