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国需 《兰台世界》2016,(18):122-125
旧八千卷楼经历了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运动战火的破坏后,丁氏兄弟通过书市访购、书友借抄、接受赠送等手段重新聚集藏书。八千卷楼后期藏书不仅来源众多而且因其主人独爱乡土文献、致力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底本、不弃残本等鲜明的藏书特色,在近代江南书林享有盛誉。后丁氏家族因经商失败,被迫将八千卷楼藏书悉数售予江南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近代藏书家孟昭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诸城,古称东武,曾为密州州治,北宋时大文学家苏轼曾任太守三年,建超然台。此后,诸城一直人文荟萃。到近代,邑中孟、王、臧等各大家尤为突出。孟氏家族中,孟昭鸿(1883-1947)字方陆,亦写作方儒,为近代著名大藏书家,其藏书之丰,质量之高,在山东仅次于聊城海源阁,珍藏达万卷,近阅《中国藏书家辞典》、《山东藏书家史略》却均对其遗漏,故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3.
罗焕好 《图书馆论坛》2006,26(3):266-269
藏书家莫伯骥以其五十万卷楼藏书之富驰名海内,为广东近代藏书之冠。文章简要分析了其藏书的经过,对其藏书散佚的情况作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4.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著名学者、藏书家,撰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辑有《词综》36卷、《明诗综》100卷。他之所以能在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和他嗜好读书、聚书分不开的。他生前拥有藏书八万卷,其藏书处曰“曝书亭”。  相似文献   

5.
小资料     
八千卷楼 :清浙江钱塘 (今浙江杭州 )丁国典藏书楼名。因藏书有 80 0 0卷 ,故名。梁山舟为其楼题额。其子洛耆 ,孙丁申、丁丙沿用之 ,因藏书增加 ,后再辟书室 ,名为“后八千卷楼”、“善本书室”、“小八千卷楼”。八千卷楼藏有宋元刻本 14 0余种 ,明刻精本、旧抄善本及著述稿本、校雠秘册约 2 0 0 0余种 ,另有原藏于文澜阁的书 35 0 0余部。其藏书特色有四 :1.多为《四库》修书之底本 ;2 .多为日本、高丽刊本 ;3.多为名儒宿学校本 ;4 .近代校勘、收藏家所藏之书 ,多转为藏之。 190 7年江南图书馆成立 ,曾收购丁氏藏书。其书现存南京图书馆…  相似文献   

6.
箴言书院藏书的目的,是让院内外愿读书者“领读”其书。为方便读者,胡林翼编纂(胡氏身后又有补充)了《箴言书院藏书目录》。此目载于《箴言书院志》卷中,计八十一页,占全《志》篇幅的一半以上,著录藏书1,335部(种)31,738卷,可以视为箴言书院之“馆藏目录”。胡林翼对《四库全书总目》极为推崇,曾谓“四库全书目录,经史子集,体用兼资”(《致汪梅村》)。因而所编藏书目录之体例多依法四库而又有所变通。它们都采取部、类、属三级分类法,《库目》共分四部四十四类六十三属,《院目》共五部五十四类三十六属。以经史子集四部而论,《院目》基本上是依照《库目》成规稍作变通而后类归藏书的。其变通情况,可以归纳  相似文献   

7.
临朐冯氏家族为明清之际山东著名的文学与科举世家,冯溥为其家族的杰出代表人,而关于其家族藏书至今未有人研究,冯溥有《佳山堂书目》一卷流传于世,以书名简目形式记载冯溥藏书,本文试图通过相关文献探讨其家族藏书、刻书情况,同时介绍《佳山堂书目》版本及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8.
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号郎园,又号直山。祖籍江苏吴县。太平天国时,其父叶雨村始迁居湖南,占籍长沙(后叶德辉读书岳麓书院时,又买了个湘潭县籍)。叶德辉即出生于长沙,故自称是"半吴半楚之人"。喜藏书,其"观古堂"藏书达20多万卷。所著及校刻书百余种,代表作有《书林清话》、《六书古微》等,汇编校刻有《观古堂汇刻书》等。是我国近代著名藏书家、经学家、文字学家、目录  相似文献   

9.
纪晓平 《图书馆杂志》2002,21(10):73-74,72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内收藏图书曾达三十余万卷,堪称中国近代藏书第一楼。2001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章重点介绍了富厚堂藏书楼的内容组成及其藏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编目藏书多了,为了便于使用取阅,必须加以整理分编,于是产生了编制目录的活动。如南宋陈振孙在福建莆田做官时,曾传抄当地郑氏、方氏、林氏、吴氏旧书至五万余卷,仿照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例编撰《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内容“极其精详,为后来学者考证之所必资”。又如明焦竑、“藏书两楼,五楹俱满,一一酱经校仇探讨”,编有《焦氏书目》二卷、《国史经籍志》六卷,《纠缪》一卷。丕烈当然也不例外,其收藏图书不在少数,而确数至今尚未获得正确可靠的数据。记载他的藏书目录的书,第一种《百宋一廛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文献学界多据《明史·艺文志》认为明初宫廷藏书“约二万余部,近百万卷”,事实上,《明史·艺文志》这条记载本身是不可靠的,明初宫廷藏书不可能达到“近百万卷”。  相似文献   

12.
祁承(火業)(1563~1628),字尔光,号夷度,又号旷翁、密士老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是有名的学者,编著有《国朝征信录》二百十二卷、《淡生堂余苑》六百零四卷和《淡生堂集》、《淡生堂藏书约》及《淡生堂藏书目录》等著作。后两书对后世影响颇大。祁氏是浙江绍兴人,家有祖传藏书,从小喜欢看书,自十五岁起即嗜书入迷。他自述说:“及舞象而后,更沉酣典籍。手录古今四部,取其切近举业者汇为一书,卷以千计,十指为裂。”他喜欢收集图书,常在刻书业发达的武林购买图书,“遍访坊肆所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私家藏书,向有优良传统。在以简牍为书的先秦时期,《庄子·天下篇》即有"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的记载。东汉以后,纸墨之用渐广,书之流通渐速,逮之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我国古代私家藏书的第一个高潮,涌现了如晋张华、范蔚、梁任昉这样藏书达数千卷至万馀卷的大藏书家。唐宋时,随着雕板印刷的发明与逐渐广泛使用,书籍的生产与流通加快,私家藏书更是蔚然成风。在宋代,有的私家藏书甚至逾十万卷,形成了我国古代私家藏书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4.
卧雪庐,袁芳瑛(漱六)藏书楼。对于卧雪庐的藏书,不论是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还是郑伟章的《中国藏书家传略》,苏精《近代藏书三十家》,都语焉不详,因而卧雪庐在私家藏书中的地位不彰。这固然和袁芳瑛来不及釐清所藏文献宝藏、著成目录传世有关,更由于他的后人榆生辈缺乏文化素养、不知  相似文献   

15.
李坤坪 《图书馆》2021,(4):103-106,111
刘康,字春禧,湖南宁乡人,清代末年知名藏书家,好收藏历代名人墨迹书本,编纂有《红豆山房法帖》。但由于年代久远及藏书多毁,刘康事迹已久不为人所知。文章通过对刘康藏书、刻帖、刻书活动的发掘、考证及参考湖湘近代名人对其评价,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刘康的藏书其事。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刘氏广于收藏,勤于校勘,其收藏曾获近代省内外达宦名流赞许,故研究刘康对完善湖南近代私人藏书史和保存传播文献古籍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雁 《图书馆》2000,(5):67-68
文章对《中国近代藏书文化》一书作了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龚易图是晚清福州最著名的藏书家,当时人评价说其藏书之富、之精,在福州乃至闽省堪称第一。笔者据《乌石山房简明书目》、《大通楼藏书目录》不完全统计,龚易图的藏书超过16万卷,4万余册,现今福建省图书馆善本库中藏“大通楼”图书约15000余卷、4000余册;台湾大学图书馆藏龚氏“乌石山房”藏书34000余册。本文对龚氏这两部书目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作于清光绪18年的山西平定《冠山书院藏书记》、规条及书目,详细记载了书院的藏书缘起及管理方法,开山西近代图书馆风气之先,对信息闭塞的山西藏书事业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相似文献   

19.
藏书家薛福成(1838——1894)撰《庸庵编》,有清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562册。其卷三有清同治八年(己巳年,1869)作《李氏藏书目录序》,但中未提及李氏何人也,全书中亦末阐明李氏为何人。谓李氏“有书数万卷,上自经史百子,旁逮星算、方舆、艺术之流,金石之刻,崖略粗完,洁致精良,可披可哦,昕夕自怡,此笃志之士所蕲也。……孝感李君,官畿辅久,富藏书,精善逾常本,出示书目两册,属序其简端。余睢君以通敏之才,历宰十数县,固周知民隐,而裕于识矣。”由此可见“孝感李君”藏书之富,善本超过普本,属晚清大藏书家。检郑伟章先生《献家通考》,未见收录。检范凤书先生《中国私家藏书史》,仅见在第456页录《庸庵编》之记。那么,孝感李君为何人?其藏书何在?藏书目录何在?很是有考证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倪传基(1873—1958),字偆如,一字春墅。宁波籍著名藏书家,其事迹长期湮没无闻。20世纪50年代初期,倪氏藏书被没收后流入市场,倪传基又重新将其购回并捐赠国家,极具悲喜剧色彩。因黄裳及《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之记载,倪传基长期被写作“倪春如”。上海图书馆藏有1924年培德堂木活字本《镇海西管乡后倪倪氏宗谱》,其家世生平因此得以明了。其宗谱内所载《镇海倪氏宝墨书楼记》可初步揭示倪氏藏书之概况,学界从未道及,亦附载于文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