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文化总和。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而教师和学校领导的作用是关键,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必须结合实际,发挥学校领导的核心作用,力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并在文化建设中实现对学校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2.
教师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校园文化具有导向、示范、整合、预警等功能。重塑教师文化建设,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凝聚和激励师生员工的动力之源,还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强教师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社会效益,而且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文化的涵义教师文化是教育者在自身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是民族发展生命力的体现。它不仅代表着教育者的精神风貌、理想信念,蕴藏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观念,而且预示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钱海锋 《文教资料》2009,(6):121-122
学校价值观是学校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学校的立身之本、特色之路,可以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文化方面的全面发展.推行学校价值观教育时需要营造一个充满学校价值观的校园文化,要注重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并精选活动载体.  相似文献   

4.
优质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能够让组织保持学习、开放、反省的优良作风和氛围,从而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进步,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校园文化并不是文学艺术的文化,而是一种能立得起来的学校精神和学校力量,帮助教师、学生获得成功。它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是学校的标志和灵魂。一、校园文化的内容校园文化是以学校教育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制度、行为方式和物质建设的集合体,它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先进的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课程文化等方面。1.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它包括教育价值观、办学理念等观念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2.制度文化。是规范学校运行的各种制度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具体化,是学校师生员工行为的制度和文化依据。3.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和标志。它包括物质环境和软件伦理环境。物质环境包括学校的建筑风格、室内外环境、校园绿化和人文景观等,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向人们传达着校园文化的信息。软件伦理环境,包括教工与教工、教工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4.校本课程文化。是在学校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背景下,对学校...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根植于学校历史的精神积淀,是学校教育的一种隐性课程。校园文化具有长久的导向作用,引领和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使学校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在于创建一种氛围,陶)台学生的情操,为学生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我校一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书香校园”为切入点,致力于打造书香浓郁的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深化环境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校被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社会被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这一切要求的目的都在于道德教育和价值观重塑,传统经典文化和校本课程开发成了德育和价值观重塑的重要途径之一,成了校园文化活动的热点,但是效果堪忧。本文从改变引进传统文化内容和呈现形式两方面重新论述了引进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精神追求和价值观,既有精神文化又有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及校园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校制度规范和学校传统习惯等:目前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盲目性。探索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规划,强化管理;增加投入,改善设施,创造具有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的校园环境;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校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它对于学校核心价值观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适应了多元文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学校的重新定位和师生核心价值观的重塑。在多元文化视角下,从教育哲学、组织学和文化学等多方面认识学校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学校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永恒的课题。在新形势下,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观进行了分析,根据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特点,抓好主客体价值观、创新价值观、网络文化价值观的重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正确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学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少年学生价值内核,并融入学习生活中。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学校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已经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在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不难发现,校园文化建设无外乎两个方面,即校园文化与其建设。前者,是学校所有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文化,而后者则表明了校园文化的发展不是无谓的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愿景文化 愿景文化是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每一所学校都有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办学宗旨和使命、师生发展的目标、学校中长期发展的基本描述等,这就是学校的愿景文化。发展愿景是学校全体成员的价值共识和行为引领,它发挥着引领、激励和凝聚教师的作用,保证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校发展愿景框架下,把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与学校发展愿景紧密联系,就形成了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的愿景规划。  相似文献   

13.
杨建宇 《湖南教育》2006,(12):20-21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办学思想、教育理念、育人观、人才观、价值观、教师的精神气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功效,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基层学校的校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应该思索与践行的问题。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要从理论基础角度、文化传承方向和道德约束指标等方面,为学校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谢江林 《四川教育》2023,(12):11-12
学校的核心文化是学校最主要的价值观,对校园文化起统率作用。为了让校园文化的内涵呈现得更加清晰、精准,教育管理者可采用案例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梳理各文化要素之间的联系,促使核心文化为学校发展燃薪赋能:寻找文化案例,挖掘文化的内生价值;确立文化案例,发挥文化的激励作用;剖析文化案例,突显文化的核心意义;运用文化案例,激活文化的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子文化。校园文化分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深层校园文化是高校新型管理模式的体现 ,是一个管理概念。深层校园文化的外延有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学校素质、学校形象、学校伦理道德、学校规章制度 ,等等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应当加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以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抓物质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抓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学生个人道德素质;抓制度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四川省贸易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所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的结晶。优秀的学校必然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教育的发展深切呼唤加速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要服务于学校发展目标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文化以教师文化为核心。教师文化内隐于教师心灵,外显为学校的校风、教风。良好的教师文化建设,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和激发教师的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而且能使学校得以持续、稳定、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成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学生和教师个人四个方面。社会对高校教师期望值过高导致教师的压力增加;学校的管理模式、校园文化和制度建设没有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教师的无助、管理学生的困惑;教师个人的人格特质也导致个人的职业倦怠。教师个人要通过心理暗示、学会适应、适当放松等策略提高心理应付水平,学校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职业成长文化、顺畅沟通渠道改善高校教师的成长环境,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