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玉婷 《新闻前哨》2013,(8):119-120
院报院刊作为高校学院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媒介、重要载体,具备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学生生活等优势。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发挥院报院刊的思想教育作用,是院报院刊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分析院报院刊的优劣势入手,从发挥自身优势、资源整合利用和报道内容创新三个方面提出更好发挥院报院刊思想教育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玉仁 《新闻爱好者》2008,(12):162-16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报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行业报,由于出版周期、报道范围、稿件质量等存在差距,不可能全方位参与报业市场竞争,但又不得不接受行业市场的各种挑战,因此,处于劣势而又客观不足的行业报如何提高竞争力,增强活力,已经现实地摆在行业报的面前。它要求行业报在激烈的竞争中挖掘和创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那么,行业报的优势在哪里?作用如何发挥?  相似文献   

3.
2006年4月,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颇受读者欢迎的书籍,这就是《南中国“三农”问题调查》。该书是《南方农村报》近年关于“三农”问题报道的结集。据介绍,《南方农村报》努力发挥媒体所拥有的公众话语权优势和传播优势,不但派记者用心采写了大量鲜活的“三农”问题报道,还用心给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4.
与行业报、专业报和文化娱乐性报纸相比,党委机关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重大题材、重大主题的报道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新闻的发布、理论问题的阐述和方针政策的解释中,体现在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中,体现在把反映党的意志与人民心声相统一的报道中。但是,作为市级党报,在重大主题报道、重要政治经济新闻发布、重大理论问题阐述等方面,与中央、省级党报相比有明显的劣势;相反,在典型报道方面,由于市级党报直接与基层打交道,却具有中央级、省级党报所没有的优势。基于这种分析,近年来,《菏泽日报》在压缩会议报道、减少一般性报道、加强典型报道方面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收到了领导和读者都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玮 《新闻前哨》2008,(11):59-61
典型报道是行业报在行业内特有的优势和强项。精心抓好典型报道,对于从总体上提高行业报的宣传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典型报道是行业报弘扬行业主旋律中的主乐章。如果把这个“主乐章”演奏得威武雄壮、有声有色,就可以有力地引导行业舆论,极大地增强报纸的权威性和吸引力。明显地提高报纸的整体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记者的素质和新闻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何卷新 《东南传播》2011,(10):129-131
当下一有重要新闻事件发生,网络媒体即刻出现大量相关的信息,综合性日报、晚报、早报等纸质媒体囿于载体介质固有的特性,在报道时效上显得格外滞后,更遑论报道范围定位于行业内新闻题材,受众面窄,记者、通讯员队伍力量薄弱的行业报。在生存环境愈加艰难的情况下,深度报道作为行业报唯一的优势,无疑是行业报增强竞争力的最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两会在万众瞩目中圆满闭幕,中国军网和国防部网也较好完成了两会报道任务。在此次两会报道中,两网进驻解放军代表团驻地联合开设网络直播室,借助报网联动优势,联合多家军队网站,全方位地进行直播报道,走出了一条报网融合、多网合作的创新发展之路,也为我们今后重大活动网络宣传报道开启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搞好农村报道是地市报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更是当前新闻宣传的首要任务。地市报农村报道和体操比赛一样,也有"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之分。相对而言,地市报农村报道的"自选动作"比"规定动作"更能体现个性风格及其特色,在促进和推动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地市报在完成农村报道"规定动作"的同时,应当联系实际做好"自选动作"。一、围绕主题,选好角度。选择报道角度是突出新闻主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选准报道角度,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搞活企业报经济报道的根本。企业报植根于生产经营一线——企业,面对企业广大职工,企业报在搞好搞活经济报道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长期以来,企业报的经济报道在大报后面盲目跟风,没有贴近实际,没有发挥优势,反而逐渐形成了呆板、僵硬、干巴的陈旧模式。企业报必须  相似文献   

10.
沈洪香 《新闻三昧》2000,(11):38-39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如何搞好企业报的经济报道,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已成为企业报社长、总编们苦思冥想的重要课题.成为企业报编辑、记者苦苦探求的重要内容,也成为职工读者对企业报关注的热点。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必要对企业报经济新闻进行探讨,使企业报经济报道的指导性不致滞后企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广播电视以其公信力、权威性发挥着引领社会舆论的方向、传播主流文化的中流砥柱作用.新的媒介生态下,广播电视媒体要想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工作,就要唱响时代强音,做亮时政报道;展现传统优势,做精深度报道;做活网络报道,放大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2.
李朝恒 《新闻窗》2006,(6):101-102
行业报与其它主流媒体相比,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时效性较差,报道面比较窄,劣势明显。但是,也有其“先天”优势:与所在行业更贴近,报道本行业更具权威性。扬长避短,是竞争制胜的基本法则。所以,求“深”不求“新”,就成了行业报的必然选择。这个“深”,指的是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报的报道中,会议新闻是企业报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一个时期,随着企业报办报观念的更新和新闻报道改革的深入,企业报的会议报道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企业报在会议报道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记者不愿写、编辑不愿发、受众不愿看,会议新闻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会议报道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尽如人意。如何改进企业报会议报道,找到会议报道新角度,以进一步增强企业报的吸引力,把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改革会议报道并非不搞会议报道。由我国新闻事业的特点所…  相似文献   

14.
在报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1985年创刊的《中国化工报》,由于较早开始了市场化运作,不断深入行业,贴近企业,日渐成为业界公认的行业权威媒体。在行业深度报道上的独特优势与社会综合类报纸相比,产业报在行业深度报道方面有其独有的竞争优势。产业报拥有一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编辑记者,具有做好产业深度报道的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5.
着眼冠军运动员和优势项目、以金牌为主导,一直是体育新闻报道的主要模式。随着中国成为奥运会主办国和东道主,Web2.0时代,单纯的赛事报道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北京奥运会,网络媒体抓住机遇,充分拓宽报道视野,发挥自身优势,在报道模式上表现出的三大新动向,为我们开启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会议新闻是企业报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报办报观念的更新和新闻报道改革的深入,企业报的会议报道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企业报在会议报道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记者不愿写、编辑不愿发、受众不愿看会议新闻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此看,改进会议报道仍是企业报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报道发展到今天,报道形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简要地说体现在由过去单一的一分钟新闻发展到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组合报道……报道形式更加丰富,电视的优势较之其它传媒更加充分地得到了发挥。这其中组合报道就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更能发挥电视优势的全新报道方式。一、电视新闻组合报道概述电视新闻组合报道是:围绕一个新闻主题或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报道的组合。它既可以是单条新闻的放大、扩展(消息+背景),又可以是多条相互关联的新闻的有机集合,从而做到对这一新闻主题或新闻事件全景…  相似文献   

18.
易鑫  李小伟 《新闻战线》2022,(10):110-113
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场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在这一重大体育赛事报道中,中国教育报立足教育系统,立足全国师生,创新体制机制,在选题策划、新闻生产、输出渠道、评价激励各方面推动报网端微紧密融合。同时挖掘行业优势,在各类报道中深度体现体教融合,凸显了行业特色,实现了推动全国师生关注冬奥、参与冬奥的报道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典型人物报道,一直以来都是媒体日常宣传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展示时代风貌、引领主流舆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典型人物报道历来为各级党报所看重。然而,笔者发现,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经历了持久的影响积淀后逐渐形成了某些固定的报道模式,传播学中称之为刻板形象。本文试就典型人物报道中刻板形象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时政活动的电视报道始终都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始终在向社会民众开展宣传发挥着巨大作用。现在一些时政报道,特别是会议报道、领导视察、调研动态等不受观众欢迎,是因为记者没有把最有价值、群众最关心、最新鲜的内容表达出来,一些观众最需要的新闻信息往往混杂在会场、人像、名单、讲话中。时政报道是通过报道政务及重大活动来表述、传达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和精神,传达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其内容关系全局,关系国计民生,因此,对于媒体来说,时政活动不但必须报道,而且一定要报道好。记者要善于平视。时政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