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招贴媒介是以木板或纸张等实物为载体,在固定地点小范围传播,内容多是以具有设计感的文字和图形图像组成的短时效的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功能的媒介。招贴媒介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具有一身兼二任、形式独立等特点。招贴媒介在新媒介的挤压下走向了新的"小团体"的媒介生境,并在小团体中醒目生存。从本质上来看,招贴媒介是对仪式的"朝圣",招贴媒介的使命不仅是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作为仪式建构并维系其所在的"小团体"。  相似文献   

2.
芬兰招贴设计嘉宾主持:肖勇文:一山芬兰的平面设计以其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芬兰招贴设计语汇简炼、响亮、色彩明朗,作品视觉效果强烈、意念直观、表现力丰富、感性中不乏理性的表达,在招贴的图形语言的表现上不拘一格。芬兰招贴设计的历史并不长,在...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的《关于招贴法的辩论》一文,是恩格斯对1849年对普鲁士议会关于招贴法辩论的评析,他对普鲁士当权者试图取消招贴、控制出版自由的种种借口进行了批驳。恩格斯在该文中指出,唯有每一个人,尤其是工人阶级真正享有出版自由,才能和平地、公开地在思想上开展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4.
展位招贴广告是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商品的主要传播途径,起着吸引参观者注意力进而了解和体验产品或服务的作用。展位招贴广告传播的不仅是产品信息,也传播着企业形象和艺术美。在艺术性服从实用性原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实现艺术性、发挥广告传播功能应该是展位招贴广告传播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招贴设计的形式,许多都借鉴了中国传统水墨绘画中独特的意境美和形式美.我们都知道,水墨绘画是中国画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独特的韵味.随着现代社会招贴的普遍使用,使得水墨绘画在传统绘画的功能上找到了新的载体.水墨绘画中的元素融入到招贴设计中,使得其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能发挥得更好,形成具有我国本土风格的招贴设计.传统水墨绘画在招贴设计中个应用,不仅丰富了招贴设计的表现手法,而且促进了我国绘画的发展,充分展现我国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初的80年代,我国招贴广告呈现出那个时期独特的艺术美特征。本文主要从当时招贴广告与艺术美的关系入手,分析其艺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解析这些招贴广告在秩序、韵律、真实和意蕴方面所呈现出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海报广告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贴即海报,它是一种户外宣传手段,一般粘贴于车站、闹市区等公共场合。想吸引住走在街头匆忙的上班族的眼球是很难的事情。因此,就注定了招贴是平面设计中最有特色,色彩、文字最为吸引眼球的一种街头艺术宣传形式。  相似文献   

8.
海报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户外广告,常常出现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海报招贴设计是一种审美活动,成功的设计作品一般都很艺术化。但艺术只是设计的手段。而并非设计的任务。设计的任务是要实现设计:耆的意图,设计者的意图就是要表现美,创造美。形式美是招贴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表现语言,是招贴设计中最为敏感和备受关注的视觉中心。  相似文献   

9.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书法艺术应用于招贴设计,能够使书法线条的韵律感与广告招贴自身的形式美感相得益彰,使作品既具有民族特色又不失简约之美,从而提升广告招贴的审美价值,给人以意蕴悠长、耳目一新的感觉,实现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0.
肖兆之  肖莹艳 《大观周刊》2012,(50):32-32,111
在生活当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各种招贴依附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其实招贴是一种统一但从中又有点怪诞的“城市建筑”,它们是城市的另一道建筑风景线。我们从城市建筑的理念,视觉形态上出发,去诉说着招贴中基础与构思,文字、图形、色彩的运用,再从中得出二维空间变成三维空间的过程。运用设计师的智慧与发现,让观者去感受城市里另类的“地标式建筑”。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7,(10):105-106
<正>"免费文学",又称"街头文学",是恩格斯对城市街头招贴和传单的一种褒义称谓。1849年4月13日,普鲁士王国第二议院第二十六次会议辩论国王内阁提出的招贴法案。恩格斯于4月22日和27日在《新莱茵报》发表关于这次议会辩论的通讯《关于招贴法的辩论》(一、二),分别实录和评价了议会上温和的左派和保守的右派关于"招贴法"的发言。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518-530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相似文献   

12.
图书招贴作为图书的辅助形象,它的功能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传达信息,二是引导购买。前者的目的是扩大图书的影响;后者是通过诸因素,加强视觉信息传达,诱导读者对图书的认识、了解,促进销售。然而,在看待图书招贴的主要功能的问题上,往往强调装饰性和艺术性较为普遍,而对图书这特殊商品的信息传达则有所忽视。图书招贴只有在准确传达图书信息的前提下,采用有一定的美感形式、艺术魅力的设计,才能算是理想的成功的图书广告。如果没  相似文献   

13.
丘明秀 《今传媒》2011,(7):152-154
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紧张,人们已不再满足于通过阅读书本上大量繁密、枯燥、冗长的文字,而更多时间是通过接触和阅读大量的电子文献及图片来获取基本信息。因此,能够迅速在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的招贴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之一。20世纪的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激发了现代招贴设计的创意灵感,在许多现代招贴设计中都可寻找到当时超现实主义的影子,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在德国的冈特.兰堡和金特.凯泽以及日本福田繁雄等现代著名设计大师所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设计的经典招贴作品中,使我们获取了一种富有独特魅力的超现实主义创意思维方法,并从中得到了新的设计思路:当我们在进行招贴设计时图形组合需有新意;构图方式需突破常规,应当充分运用超现实主义中主体图形的移花接木组合,以及构图方式的夸张和比例变形手法,这些手法充分展现了超现实主义的戏剧性,为现代招贴设计不断注入新的灵感和动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武汉文明城市公益招贴设计现状,论述武汉标志性建筑和荆楚传统手工艺精品素材所涵盖的指代意义,探讨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图形设计在公益招贴中的运用,其是体现武汉文明城市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促进市民认识文明城市形象概念、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宣传媒介.  相似文献   

15.
广告招贴画的设计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贴”按其字义解释。“招”是指引注意.“贴”是张贴.即“为招引注意而进行张贴”。招贴的英文名字叫“poster”,在《牛津英语词典》里意指展示于公共场所的告示(Placard dis played in apublic place)。  相似文献   

16.
徐鑫 《大观周刊》2012,(14):28-28
中国传统美学和现代广告招贴设计是相辅相成,密切相连的。本文中简要的阐述了现代广告的设计审美思想及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应用与影响。在现代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寻找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所特有的思维优势腿其独特风采.学会借鍪和吸收。在当下世界多元化的语境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现代广告设计的水平,促进中国特色的广告设计的发展。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是与生俱来且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最近看见这么一篇材料:国外有个展览会,门口写着“请您摸摸月亮”的招贴。这幅招贴,吸引了川流不息的参观者。原来,这里展出的是宇航员从月亮上带回的石头。假若我们给招贴换上这样一句话:“请您参观宇航员带回的石头”,那么,引起人们的注意就要大为减弱。与这个道理一样,新闻能不能被读者感知,标题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发挥标题的吸引作用呢?这就必须研究受众,研究受众心理活动中的注意规律。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设计家AnttiRahkiola安蒂·理格拉作品欣赏一山芬兰邮政博物馆招贴系列这三幅招贴用上下结构,打破传统的中心图形构图,稳重而又活跃。几个主体人物采用代表性的角色,表达邮政亲切、朴实的人情味。色彩活跃、鲜明,传递给人以明确的视觉信息。黑白的图...  相似文献   

19.
《档案与史学》2001,(1):11-16,24
上海是中国近代广告的发祥地之一。租界广告管理始于清末 ,从 1 90 1年起 ,法租界公董局制订招贴章程 ,规定由中央捕房审查招贴的内容 ,并由巡捕对违章者进行处罚或提起公诉。公共租界工部局也一直想解决界内乱七八糟的张贴广告有损城市环境的问题。 1 91 4年 3月 2 0日 ,公共租界纳税人大会通过决议案 ,授权工部局征收广告特别税 ,征税范围逐渐扩大到围墙广告和屋顶、高空灯光广告。并对公共汽车站灯光广告柱、空中广告、活动广告 (在交通工具上作广告 )、电影广告等进行了管理。本辑史料主要反映了两租界当局对招贴广告及广告牌等的管理起…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7,(8)
<正>《关于招贴法的辩论》一文是恩格斯论述无产阶级表达自由的经典论著,连载于1849年4月22、27日《新莱茵报》上,没有署名,中译文约8000字,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518-530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恩格斯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街头招贴是工人获取消息和知识、表达意见的主要途径,必须捍卫他们最低限度的精神交往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