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16.艺术类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合理填报志愿对于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来说非常关键,艺术类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2008年,河北省的艺术类考生数量在历史上达到了一个峰值,众多的报考艺术类考生使得艺术类考试成为社会上的一个大热门。与艺术类考试相关的各类辅导和相关信息成为许多考生关注的热点话题。有鉴于此,我们在这里为众多艺术类考生对高考的艺术类部分专业做一简介,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2006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的专业测试近日陆续开始。记者5日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了解到,从2006年起,报考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文史类考生、理工类考生数学成绩均计入文化考试总成绩,停止中等艺术学校(附中)推荐免试生工作。今后,艺术类专业考生必须全面提升自身文化和专业素质。所有报考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包括招生院校自行组织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两种形式。根据教育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专业考试合格的标准可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自行确定,确定考试合格人数一般不超…  相似文献   

4.
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中报名条件者均可报考艺术类专业,所有报考者均须参加专业测试。一、专业测试类别1.所有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专业测试。专业测试  相似文献   

5.
随着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人数急剧增多,开发一套适合原先招生流程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信息系统势在必行。该软件采用B/S模式,实现考生专业报名、考场安排、准考证打印、收费一条龙服务.大大缩短了考生的专业考试报名时间。本文从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该系统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人数急剧增多,开发一套适合原先招生流程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信息系统势在必行。该软件采用B/S模式,实现考生专业报名、考场安排、准考证打印、收费一条龙服务,大大缩短了考生的专业考试报名时间。本文从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该系统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艺考"持续火爆,面对艺术类高考高烧不退、竞争激烈的现状,艺术类考生在考前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我们以美术类为例对2009年的艺术类考生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备考方案。  相似文献   

8.
佚名 《高中生》2008,(2):65-66
一年一度的艺术高考即将来临,广大的艺术类考生一定都想对各艺术类院校开设的艺术专业有所了解。我们对部分艺术类专业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一、表演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和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能够在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和舞蹈等表演中独立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艺术类院校(专业)组织校考前,各招生院校都要向社会公布招生计划、考试科目等内容。那么,考生如何才能读懂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呢?看点1:高校及专业基本情况许多高校发布的艺术类招生简章,往往在最前面介绍学校的总体情况,包括学校所在地、办学性质、综合实力、学校规模等。考生要认真阅读,要特别注意办学性质,如公办、民办、独立学院等。  相似文献   

10.
我省是开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类专业较早的省份之一.一九九一年开考了美术专业,一九九四年开考了音乐专业.到目前为止,美术专业的毕业生达700人以上,在籍考生2000人左右,音乐专业毕业生近100人,在籍考生800人以上.我校是我省艺术类专业的主考学校,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做好艺术类专业主考工作的关键,是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突出艺术专业特点,并将其贯穿于主考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一项活动,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引发了一系列被称做"高考现象"的社会现象。"高考现象"的出现表明高考已不仅仅是教育界的事情,而且已经变成整个社会的事情。"高考现象"出现的背后有种种原因,但学历社会的现实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将"高考现象"放入学历社会的背景下考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总共有160多所高职院校实施单招考试,单招考试大多以"文化考试+技能测试"的方式进行,因此,被社会称为"小高考"。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院校之一,创造性地采用"智商+情商+学习能力+职业潜能"的综合素质测试,在健全单招考试制度、改革单招考试内容、创新单招考试方式、进一步对单招考试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单招考试的内容、方式、手段、安全、公平,以及分度、效度、控度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实证研究认为,文科生与理科生对新高考方案的态度在统考科目的范围与权重、非统考科目的设考方式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在选修模块如何考核、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如何设考与成绩如何使用、试卷的命制权等问题上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文科生和理科生希望"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语文、数学、外语满分相同"两个问题做出改革的态度最为强烈。文科生和理科生对选修模块如何考核和新高考方案宣传途径两个问题的选择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比较而言,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希望新高考方案做出变革。  相似文献   

14.
"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是台湾地区依据"考招分离"原则,实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在介绍方案具体内容、考试设计以及方案的特点基础上,认为大陆地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应考虑到澄清教育目的、认清社会现实和加强大学的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实施“高考制+申请制”并行运作的高考招生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理论和方法,对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高考形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革传统的"千校一卷"的高考形式,实施"高考制 申请制"并行运作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构想:即将高职高专招生考试从目前的高考体制中剥离出来,使高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本科层次";二是"高职高专院层次";对应目前的高考制度,前者为常模参照考试,主要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后者为标准参照考试,用申请制替代目前的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高考制度在恢复初期,充分地体现了保证社会公正的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社会多方面功利性需求的汇聚,使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追求功利的活动,其功利性意义超过了社会公正的意义。高考意义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高考制度缺乏教育理性内涵的"基因"所致;二是由行政化的教育制度决定下的高考制度的行政化特性所致;三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及政治体制所致。  相似文献   

17.
高考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在许多方面都实行了改革。总体来看,与考试技术相关的改革,大部分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而制度性的改革往往历经反复,比较曲折。高考改革要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顺应主流民意,才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具有长远的生命力。选择与社会物质和文明水平相适应的方式与进度,这是目前高考改革应当遵从的现实理性。高考改革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改成各高校单独招考,也不见得是以美国高校招考模式为依归,而是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有自身特色的招考制度。  相似文献   

18.
艺术“高考热”在近几年愈演愈烈,甚至在出现就业低谷后仍然高烧不退。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教育体制不健全,是部分初、高中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而一些大、专院校为追求高经济效益无视教育法规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盲目扩招而形成的。笔者用具体数据和事实来剖析这一现象以及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探求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正在全国铺开,提出并论证高考改革的原则,既是对高考理念和其支撑性理论的一个解读,也是对高考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走向的一种诠释。高考改革的系统性的原则、考试内容改革和命题的能力立意原则、平稳过渡的原则是当前和未来高考改革都需要始终遵从的,因而带有根本性;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原则、适应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的原则、多元评价录取的原则,是目前正在进入到高考改革操作中的理念,在今后占有的比重将会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20.
"云海工程"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导向之后实施的一项高考综合评价改革。"云海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完善高考成绩评价制度,丰富高考成绩单的信息内容,综合地评价考生,为考生自我了解、填报志愿等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支持。"云海工程"是高考综合评价改革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