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编者按]本刊于5月下旬在上海召开了“广播新闻改革研讨会(片会)暨《学刊》组稿会”,会上,代表们对广播新闻的现状、广播新闻改革的走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下面刊发一篇会议综述和三篇文章,供读者研究、参考。由《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召开的广播新闻改革研讨合(片会)暨《学刊》组槁会于5目下旬在上海举行。上海台、上海东方台、北京新闻台、江苏台、福建台、安徽台、山东台、南京台、青岛台、于波台等10家电台的台长或新闻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重点围绕“如何深化广播新闻改革”的议题展开讨论,各台还就…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广播虽然赢得了听众,但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有必要找出新的对策,使刚刚振兴起来的广播势头继续保持、发展下去。一、节目结构调整要突出广播主体新闻是广播的主体。不论怎么改革和设置什么栏目,都不能忽视新闻这个主体。尤其在当前,人们对走向市场经济的新闻更加关注,希望传播信息最快的电台多提供受众需要的“时代新闻”。因此,广播  相似文献   

3.
《河北广播》2006,(3):50-51
《阳光热线》节目组共有12人组成,平均年龄29岁。就是这个年轻的团队,使一个节目从台内走向全省进而推向全国,成了树立河北电台乃至河北形象、振兴中国广播事业、推动广播新闻改革的突出代表。《阳光热线》连续两届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十佳栏目”,《阳光热线》节目组还被授予“省直青年文明号”,连续两年被河北电台授予“实绩突出单位”。  相似文献   

4.
1993年以来.以频率专业化为特征的广播改革方兴未艾.广播业的这种变革,从内容上讲,是从传统意义上以新闻为主的综合内容走向单一的专业化频率的变革.从对象上讲.是由“大众化”.“广众化”向“窄众化”.“分众化”的转变.可以说.广播的“窄播化”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5.
音响的运用是广播新闻区别于其它媒体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一。广播新闻通过来源于生活、原汁原味.真实有效的音响表现新闻事实,充分发挥广播“声音见长”的优势,让受众听到声音、看到画面、感受到气氛,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有效地弥补广播媒介画面缺失的遗憾,让广播节目从平面走向立体。  相似文献   

6.
当前,网络传媒迅速崛起,给传统传媒带来了猛烈冲击。这既给广播提出新的挑战,也给广播的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在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前,广播人要奋起改革,迎难而进,振兴广播,创造未来,以无愧于我们的时代! 湖北电台2000年的改革归纳起来就是两句话:“一改革三配套,两个效益两个满意”。 (一)“一改革”,就是以新闻改革为中心。新闻宣传怎么改?具体来说就是:“一快二近三深四特色”。 ──“快”,就是新闻求新,讲求时效。广播新闻生产的过程相对其它传媒而言较为简便。要充分发挥广播的这一特点,在求“快”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闻改革从简单地“反映生活”、“记录生活”走向“剖析”、“干预”生活,作为与广播、电视并存竞争的报纸,有自己的优势,一些着眼于重大社会主题、为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触到社会深层次的新闻作品,便不断地在报纸的显赫位置“亮相”,并以挖掘新闻事实的深层价值、具有纵深感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层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这就是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报危机应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江卫 《视听界》2006,(2):86-87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广播电视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报的发行量一度成为亮点,有的广播电视报发行量甚至高达上百万份;此后,广播电视报的发行开始大幅度地下滑。现在发行过百万的只有《中国电视报》了。造成生存危机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两个背景不容忽视。第一个背景是由广播电视报的报道主体决定的。广播电视报的报道主体是娱乐新闻,而娱乐新闻在社会上正逐步走向边缘化。随着新闻改革的进程,可以报道可以追踪的新闻越来越多,因此,娱乐新闻退居二线。有调查表明,大众对传媒的接受行为,已由长时间的“娱乐消费”为主转化为新时期的“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播新闻改革成效显著。当前,面临其它新闻传播工具的竞争,特别是电视的挑战,只有不断提高广播新闻的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听众,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革除“八股”刻意求新 革掉新闻八股,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但是至今,新闻八股也还远未革净。无论是报纸上,还是在广播、电视里,每天都有“八股文”、“八股调”、“八股片”,仅就广播而言,不少广播新闻都按某种固定格式来写,导语是抽象的,接着是概念加举例,最后  相似文献   

10.
广播新闻应具有自己的特点。近几年来,广播新闻进一步强调要“自己走路”,努力开拓广播新闻写作的路子,广播新闻的面貌正在逐年变化,有不少广播新闻佳作出现。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广播新闻改革的步子迈得还不算快。人们还在议论:现在不少广播新闻,在导语写作、语言运用、体裁、形式等方面,与报纸新闻的区别不大。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少编采人员长期以来习惯于使用报纸文体和书面语言写广播新闻。“习焉不察”,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在采访场所,我们见到的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我国的广播电视业无论在宣传上,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上,经营上,都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特征,进一步发挥系统优势,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期发表的杨宇静同志的文章《强化系统意识,发挥整体优势,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对此作了论述,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椎荐大家一读。为加强组稿,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新闻改革,本刊于5月下旬在上海召开了“广播新闻改革研讨会暨《学刊》组稿会”(片会)。会上,代表们围绕广播新闻改革的紧迫性、改革的走向等问题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广播新闻也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特别是正点新闻、滚动播出的出现,为广播新闻发挥快捷传递的优势奠定了基础,也为广播新闻的改革指出了方向。本文就广播新闻编辑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滚动播出并不是信息总汇 在实行正点新闻、滚动播出中,正点比较容易理解,但“滚动”却容易走样。严格说来,实行滚动播出,重要的新闻都应该连续滚动,如果有新闻消息,就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形势的发展,我国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各种报纸、刊物的不断问世,各级电视台的蓬勃兴起,使得广播面临着严重挑战。改革新闻广播,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在发挥广播优势上作文章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供听众收听的现代化宣传工具。同报纸比较,广播具有自己的优势。这主要是:时效迅速,对象广泛,功能多样,感染力强。广播新闻改革,要从广播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广播的上述优势。在这方面,我们抓了三个环节:抓“快”字,加强新闻的节奏感;抓“多”字,增强新闻的信息量;抓“响”字,增强新闻的  相似文献   

14.
“全新闻”原意为一款新闻阅读器,它囊括众多国内外知名网站的新闻,让你随时随刻了解身边的新闻。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让广播受众及时、便捷地获得想要的各种整合好的信息,成为广播新闻改革的方向。在全国地市级广播媒体中,荆州人民广播电台是最早一批进行新闻改革、倡导全新闻传播的媒体。  相似文献   

15.
以广东珠江经济台为开端,以上海东方台为颠峰的广播新闻改革浪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它使人们看到广播的巨大潜能和美好前景,一时间,几乎再也没有人说“广播没前途”了,赞美之声如潮。随着时间的推移,初期的“轰动效应”渐趋平静,一个现实而严竣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广播界思考的焦点:怎样才能巩固前一阶段广播新闻改革取得的成功?怎样才能使听众的兴趣和热情长久地保持下去?这实际上也是广播新闻改革下一步朝何处去的问题。 前一阶段广播新闻改革的成功,应该说主要是以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为主要特征的节目综合改革的成功。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这两种新的形式,实际上是前一阶段广播新闻改革获得成功的两个支撑点,也可以  相似文献   

16.
吴鹰  赵明 《新闻前哨》2004,(3):53-54
文艺节目在广播中占有“半壁江山”。在广播逐步走向“窄播”之际,各地的专业台(系列台)层出不穷。无一例外,文艺频率都被作为一个专业频率推向前台。文艺频率多了,听众的选择多了,媒介竞争也就更激烈了。本文将从“有效传播”的角度,阐述文艺频率适应竞争之路,以及文艺广播的发展模式。 一、何为有效传播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一条新闻并不能被所有的受众接受。新闻信息通过媒  相似文献   

17.
2002年7月15日,上海对广播媒体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广播频率专业化。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所属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推出了10套专业化广播频率,为各类听众全方位提供不同新闻资讯和服务娱乐的广播节目。这可能标志着广播频率专业化将真正成为广播改革的趋势。实际上,早在上海的这一举措前,许多省、市级电台就已经出现新闻综合频率、音乐频率、交通频率甚至还有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8.
杨惠 《新闻采编》2001,(5):26-28
交通广播电台是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广播 宏观整体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也可以说是广播宏观整体改革的产物。所谓“宏观整体改革”与以往的节目制作改革、新闻改革、节目调整不同,它开拓了广播的新功能,创造了广播的新模  相似文献   

19.
广播新闻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广播的权威性,包括广播观念、广播记者活动方式、广播新闻编辑工作、广播通联、新闻播音、文字和音响资料、广播事业的领导体制和方式的改革等。广播新闻改革的这些方面,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只注重广播新闻改革的单一性,不注重其相关的多面性,广播新闻改革是很难深入并取得很好的成效的。现简单谈谈几点认识:一、提高广播新闻的权威性是改革的主要目标要提高广播新闻的权威性,首先必须保证广播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努力提高广播新闻的思想性和指导性。广播改革必须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才能提高广播新闻…  相似文献   

20.
王亮 《青年记者》2016,(25):53-55
直播:从“未知美学”到“社交入口” 200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一套华丽转身“中国之声”,我耳朵里听到最多的是“新闻立台”和“直播连线”.广播直播,因其轻型、便捷的特点,成为新世纪第一轮中国广播新闻改革的抓手和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