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球大家庭     
<正>不是人的"人"听说过"野人"吗?华东师范大学刘民壮教授(shou)就一直在寻找野人,虽然刘教授已经去世了,但他给学生上课讲野人的情景,至今还留在Dake的脑海中:他拿出了很多照片给学生看:这  相似文献   

2.
神农架野人之谜被定为世界四大自然之谜的“野人”,3000多年前就有了记载。神农架历代的地方志中,关于“野人”的记载不胜枚举。就目前有关部门收集到的资料表明,在神农架目击到“野人”的次数已达121次,先后有370余人看到过145个“野人”。  相似文献   

3.
张查 《广西教育》2007,(5C):42-43
被定为世界四大自然之谜的“野人”,3000多年前就有了记载。神农架历代的地方志中,关于“野人”的记载不胜枚举。就目前有关部门收集到的资料表明,在神农架目击到“野人”的次数已达121次,先后有370余人看到过145个“野人”。在鄂西北奇异动物科学考察期间,有4名考察队员在考察中两次看到过“野人”。  相似文献   

4.
《左传&;#183;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出亡事时,有“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一语。语中之“块”一般释为“土块”,实则大谬不然。“块”即“凶”,亦通“蒉”,是盛土的器具。“野人与之块”即野人将食物装在盛土的器具中进献给重耳。  相似文献   

5.
1999年1月12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京召开了有动物、生态、生命、历史、古生物等学科权威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与会专家对神农架“野人”科学考察进行了回顾与介绍,最后认定:“野人”不存在。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可靠的证据证明所谓的“野人”存在。湖北神...  相似文献   

6.
野人,世界上最神秘的动物——像人但又不是人的最高等的灵长类。关于它的传说很多,流传很广。来自世界各地的闹“野人”地区的目击者报告给我们提供了它们存在的证据——脚印模型,可疑毛发、甚至录影带……这些几乎都反映它们身躯高大,外貌像人能直立行走,在地上留下单行脚印,但又缺乏确实的实物  相似文献   

7.
《父母必读》2013,(1):150-151
《小野人》 麦克米伦 推荐理由:山洞中住着小野人一家——小野人、爸爸和妈妈。小野人一个人非常孤单,一天他突然发现一支画笔和一桶颜料可以让他尽情挥洒。晚上,猛犸驮走了小野人,剑齿虎、野兔、鬣狗、大棕熊,这些之前在小野人眼里看似可怕的“野兽”却对他的创造力赞赏有加,小野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郭氏之墟     
刘向  刘向 《现代语文》2004,(3):10-10
昔者,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音,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新序》  相似文献   

9.
8“野(ye)人”回来了米粒的爸爸“野人”从女巫(wu)森林回来了,皮拉遭遇(zao yu)了洗衣机历险。米粒喜欢穿粉红色的背带裙(qun),皮拉也喜欢住在粉红色的背带裙口袋里。他跟着米粒一起上学,马路上的一  相似文献   

10.
《左传·(?)公二十三年》云:“(晋公子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高中《语文》第二册给“与之块”作的注释是:“给重耳泥块、一说,举起土筐(盛食物的)给重耳.”两说并存,孰优孰劣,何去何从?我们同意第一说:野人给重耳土块,但不是用土筐,而是用食器,如箪之类.理由有四: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一些半封闭或全封闭的原始森林里,到底有没有“野人”?迄今还是一个谜。国内外不少学者把“野人之谜”与“埃及胡夫金字塔之谜”、“天外来客——飞碟之谜”、“百慕大三角海区之谜”、“英国尼斯湖怪兽之谜”并称为“当今世界五大奇谜”。我国很多古籍中有关于野人传闻的记述,但称呼颇不一致。从夏、商一直到明朝,古籍中常常提到“山鬼”、“山精”、“山缲(臊、(犭喿))”、“山大人”、“赣臣人”、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地球精灵在森林里遇到了野人,邦妮也被野人抓去了,那么,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野人呢?他们生活在哪里?所谓的“野人”究竟是什么动物呢?难道它和人类有什么渊源吗?直立行走却又遍体生毛,也许这神秘的“野人”和人类的原始祖先有什么亲缘关系?或者,所谓的“野人”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传说?  相似文献   

13.
跳上公共汽车,赶空位儿刚坐稳,他发现了前排座位上坐着那截头颈,那颗脑袋。“野人”!象条件反射似的,他眼里情不自禁放出蔑视的光。若是过去,怒火准又会燎他的心。但现在,他变得理智了。点燃仇火会耗费生命宝贵的能源,犯不上。所以,他把强烈的恨浓缩在蔑视之中。是早晨,这八、九点钟的世界是玫瑰色的。“凡生活中出现过的事物,大都贮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可我现在掀回的这一页颜色有点灰。他这样想着,觉得很不畅气儿。车窗外声音太嘈杂,嗡嗡地漫进车窗,漫过他的头顶。嘈杂声又漫进他的中学,是课间休息时候,一个同学掉落了一枚五分硬币。“玩玩他!”“野人”玩兴上来,一脚踩定硬币,故意露点边儿,霸气凌人地说:“喊我‘爸爸’!”爸爸是能胡乱喊的么?可那同学不敢有反抗的表示,只是默然推开“野人”的腿,一边仰起哀怜的脸。  相似文献   

14.
神农架究竟存在野人吗野人”的传说,由来已久。所持的态度,有肯定有否定,众说纷纭,还未有定论。在中国,关于“野人”最引人注意的地方是鄂西北神农架。神农架到处流传的“野人”的传闻,并非都是虚妄之谈,当地民众以及考察队人员曾多次亲眼目击“野人”的“庐山真面...  相似文献   

15.
一个美国人来到中国工作。中国朋友给他接风,席间一个人对大家说:“不好意思,方便一下。”朋友给美国人解释说:“方便”就是去洗手间。美国人点点头记住了。过了几天,美国人参加一个酒会,一个人在碰杯的时候说:“希望方便的时候去美国看看”。美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在“方便”的时候去美国呢?但始终忍住没问……又过了几天,一个美女主播要采访美国人,打电话预约,问美国人,能不能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去采访他,美国人忍不住问到:为什么要在你“方便”的时候采访我?美女主播马上说:那就在你“方便”的时候好了,美国人当即晕倒,第二天买了机票立马回国了。  相似文献   

16.
武芸希 《小火炬》2020,(2):29-29
《鲁滨孙漂流记》是我最喜欢的书。书中的主人公鲁滨孙热爱冒险,一生志在遨游四海、领略不同的美景、体验别样的人生。在一次航海过程中,他乘坐的船只不仅遭遇到了飓风的袭击,还不慎触礁使得整艘船沉没于大海。随后他漂到了一座孤岛上,岛上一^无所有,但他并没有害怕,反而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王国”,并在机缘巧合之下救了一个被俘虏的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  相似文献   

17.
1.贵族,当官的人。《孟子·腾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野人:统治阶级污蔑劳动人民的称呼)《诗经·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君子”即贵族统治阶级。2.君主。《孟子三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施“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3.道德高尚的人。《庄子·山木篇》“: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如鳢”;“正人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其中的“君子”都是指品德高尚的人。4.有才德的男子。《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文静美丽的姑娘,…  相似文献   

18.
朱坤显,西北大学地质系教师,人称“老藏”,别名“疯子”“野人”。二十多年来他坚持进行野外考察探险,脚步踏遍了大西北的山山水水。他独自在户外生活,最长一次达四个月,曾一个人带着帐篷在腾格里沙漠生活七天,曾独自赴漠河拍摄日全食,寒冬里手脚差点残废,照片却荣获全国大奖,还曾先后十次去雪域高原,考察当地的民情和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同几个“小探险家”一起去恐怖森林探险。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树林的小鸟不停地叫,好像在说:“加油,加油,你们一定会成功的。”(点评:开门见山入题快。)我们边走边聊:听别人说,“恐怖森林有野人部落”,以前去的人都没有回来,所以人们把它称作“恐怖乡村”,也可以说叫“恐怖迷宫”。我听到这些就很害怕了。(点评:先抑后扬,渲染气氛,做好铺垫。)进了恐怖森林,我却觉得一点儿也不恐怖:鸟儿在枝头啾啾地叫着,和着溪水哗哗流淌的声音。这么美的地方还有什么恐怖呢?可过了一会儿,我就听见有人的嬉戏声。难道是野人吗?不,这不是野人,野人…  相似文献   

20.
儿子的电动单车又丢了,妻子要再买一辆。我说,还是让他多走些路,身体结实些。妻子反问:“你怎么不心疼儿子?”我说:“正因为我爱他,才决定不再给他买,我想让他锻炼一下身体。他太胖了。”妻子说:“不买就不买,还找出那么个不买的理由。‘爱他才不给他买’这话说出去,让人听了笑掉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