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陶行知是现代终生教育思想(又译“终身教育”思想)的先驱。陶行知的终生教育思想,是世界教育思想宝库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研究陶行知的终生教育思想,对于了解现代终生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丰富现代终生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完善现代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推动终生教育运动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对于新世纪、新形势下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形成完善的终生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坚定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大有裨益,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终生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由于它迎合了时代的需要,当今已经形成了一股风糜世界的教育思潮。直接推动这股思潮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代表人则是最早提出“终生教育”概念者之一、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科科长,法国人保罗·朗格让先生。《终生教育导论》一书是保罗·朗格让先生系统闸述终生教育原理的一本理论性专著。自从1970年国际教育年首次问世以来,迄今为止,该书已被译成17种文字出版,是举世公认的、有关终生教育理论方面的一本代表作。正如作者在该书前  相似文献   

3.
肖建芳 《教育探索》2007,(4):121-122
德国学者戴夫关于终生教育的20条原则已成为终生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而终生教育的奠基人朗格朗则为高等教育终身化提供了九项主要依据.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终生化的主要启示是:推进教育民主化,树立民主的师生观、新的课程观、为学生终生服务的质量观,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4.
试论陶行知的终生教育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终生教育是当今国际上极有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潮。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是这一教育思潮的伟大先驱。他在世界上最早明确提出和阐述了“终生教育”的概念和思想,为人类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此知之甚少,以至于不少人误以为“终生教育”的概念和思想最早是由法国教育理论家p·伦格兰德(paul Lengrand)提出并阐述的。这种误解应该得到澄清,历史原貌应该得到恢复,陶行知的终生教育思想应该引起教育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新终生教育法”评述(摘译)J.E.托马斯(英)上杉高道(日)岛田修一(日)日本政府于1990年7月通过了第十七号法案──“关于发展终生教育机制和方法的法案”。这项法案的颁布.导致日本朝野的广泛争论.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从事教育实践的教...  相似文献   

6.
一、终生学习的社会观念已成为制定政策的指导思想终生教育、终生学习的观点是196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日本在1971年将终生教育作为制定政策的观点而确立了它的地位;1981进一步将终生教育确定为教育目标;1986年,“临教审”的报告中提出:本着重视个性原则,以向终生学习体系过渡为枢纽,对教育体系进行综合调整,建立终生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理想模式 随着终生教育问题的提出,便产生了如何认识终生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新问题。学校有各种类型,因此,学校与终生教育的关系也是多方面的。在此我想以大学为中心谈谈日本的情况。六十年代,在关于大学的辩论和大学改革过程中,就提到了大学与终生教育的关系问题。比如,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总长克拉克·卡当时就曾主张:今后的大学必须从综合大学向巨型大学发展。他认为巨型大学虽然是从综合大学演变而来,但是其教育的内容更多样化了。它不仅仅局限  相似文献   

8.
一终生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是一些古老国家古已有之的一种教育思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大大向前发展了,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性有了新的飞跃。如果说从前把终生教育仅仅视为个人的事体,那么,现在则把所有参加终生教育过程的人看作为一个整体。终生教育是一个综合概念。达夫①在《终生教育与学校的回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终生教育、终生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在实施终生教育、终生学习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同时也面临机遇与挑战,因而必须更新观念,寻求新的发展和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0.
1.终生教育观:确立终生教育观念,既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表明了人的生存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终生教育观念让人们认识到,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当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师只有认识到不断学习,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方能产生强大的内在学习动因,把继续教育变政府行为为个体的自觉行动。从而,使教师的终身学习伴随教师职业终身。  相似文献   

11.
推进我国终生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生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与方向。推进我国的终生教育事业需要政府完备立法与规划,提供财政支持,需要全社会观念的转变与共同参与,也需要进一步改进现行的继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一、建构全新继续教育理念 1.终生教育观:确立终生教育观念,既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表明了人的生存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终生教育观念让人们认识到,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当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师只有认识到不断学习,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方能产生强大的内在  相似文献   

13.
终生教育突破传统教育,已成为重要的世界性教育思潮。在终生教育中,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贯穿人生命的始终。基础教育是终生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因而终生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相似文献   

14.
龚森 《教育探索》2002,(5):92-93
目前终生教育的思想已被各国普遍接受,并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本试图从终生教育的角度出发,在说明终生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回顾我国师范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终生教育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影响和冲击,并对当前的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学习化”社会。它要求一个人要终生学习,终生接受教育。在终生教育理念影响下,当代成人教育理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纵观近几年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体上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发展继续教育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目标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是构建终生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终身教育为继续教育提供发展的理念,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国辉 《教育科学》2008,24(2):82-87
本文根据日本对终生教育与终生学习理解的变化,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构想立案期、部分试行期、由终生教育到终生学习的转换期、全面展开期。进而指出日本的终生教育与学习政策是适应现代技术革新的需要而展开的劳动力开发政策的一环,是作为市场政策的一环的终生学习的体系化,是作为新的社区建设的终生学习的体系化。最后明确了重视教育立法及设置相应的研究与管理机构等日本终生教育与终生学习政策展开的策略特征。  相似文献   

18.
推进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个体得以真正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方面,日本走在时代的前列,日本在推进与实行终生教育与终生学习的政策方面可谓是最早也是最为重视的国家之一。发展终生学习体系已经成为日本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教育政策,并且实现了终生教育与终生学习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立终身学习社会,日本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加快了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人类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因此终生教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原则。终生教育体系主要由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回归教育三种模式构成。在构建过程中,要注意各模式之间的联系,以促进终生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全民终生教育体系模式是在三维教育空间内定义的一种新的模式理论,每种教育均可在“教育空间”中定位和确定活动区域。这一体系由“家庭教育”—“校园教育”—“继续教育”—“开放教育”四大模块构成。远程开放教育被视为实现终生教育的首选,其明显理由就在于,它的教育思想的民主化和大众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网络化,创造学习环境的“超时空”和个别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教育产业的巨型化和规模化,教育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它既代表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又适合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深受社会公众的欢迎。远程开放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的“朝阳产业”和建构全民终生教育体系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