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职生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学习心理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问题频出、教学质量不高的现实问题,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结合学习心理学已有研究成果,提出积极学习心理这一概念,并通过对高职生积极学习心理的内涵以及高职生积极学习心理特质的识别与评估进行研究,探寻高职生积极学习心理的培养途径,旨在形成可推广的高职生积极学习心理培养模式,从而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基本知识与本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渴望及主动学习的心理。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学生成绩,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造成学生学习的意志力、自信心、兴趣、动机、情感态度等形成了一定的障碍。调查表明,在现代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英语缺乏应有的情境交流机会,英语成绩的低下,导致学生自卑、淡漠、恐惧及厌学等心理的形成,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心理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将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整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进行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学生学习英语缺乏应有的情境交流机会,英语成绩的低下,导致学生自卑、淡漠、恐惧及厌学等心理的形成,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心理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将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整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进行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张其志 《教育探索》2004,(12):99-100
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评价是中小学心理健康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专职心理教育教师和班主任必须全面学习并掌握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评价的内涵、内容、原则、过程和方法,以保证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允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01-103,107
文章采取文献内容分析方法,搜集我国学者从2001年至201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论文作为研究基础文章,从大学生学习心理总体水平、大学生不良学习心理表现、影响大学生学习心理形成的因素及大学生学习心理教育四个方面进行内容评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挫折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正处于青春中期,正是人生“暴风雨时期”,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而使其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时产生了诸多不适应,导致心理受挫,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应该以认知教育与耐挫力训练同步进行,避免不良应对,在了解其挫折心理形成原因的同时,利用心理防卫机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和教育。  相似文献   

8.
当前城郊初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学习需求呈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要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心理,需要采取增加投入,重视教育与心理辅导,解决教师能力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习得性无助是个体通过学习后天形成的,表现出无所适从、无能为力、无济于事、无可奈何和无动于衷的消极心理状态与行为倾向。学困生习得性无助体现在放弃主动求助,丧失积极动机,爆发心理问题。树立积极、正确的教育理念,进行心理疏导和正确归因,增强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成功体验,形成理性的教育评价和积极的教育期待,是引导学困生消除习得性无助的有效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莉莉 《小学生》2023,(5):91-93
小学学习困难学生(下文简称学困生)身上存在着不同原因的学习问题,或是对教学活动抵触,或是对自身的能力缺乏信心……在教学工作中,学困生很少愿意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与教育,他们在课堂中缺乏学习兴趣,心理层面的不利因素影响其正常的学习。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的同时,对小学阶段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思考其学习困难问题形成的心理原因,探索对学困生实施引导教育的有效方法,以此来提升小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教育是人类最为复杂的两项工程之一"。要成为一名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的称职的班主任,其要求是相当高的,其工作难度也是相当大的。但教育重在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尤其是班主任的教育,更要注重与学生的及时全面心理沟通,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管理。一、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心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良学习心理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要了解学生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纠正,以最佳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优秀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试读生的教育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弱势区域。北京工业大学对试读学生的心理变化、不良心理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探索解决试读生问题的方法与对策,在学习上给予有力的帮助,在学涯、生涯、心理上进行全方位的辅导与帮助,对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维护教学秩序的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开封医专张运生探明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找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对于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最近选择北京科技大学、河南大学、开封医专三所高校就学习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三所高...  相似文献   

15.
杨艳清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7):128-129
有效的学习过程应体现为,学生形成稳固的、愉悦的学习心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完成学习任务。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心理指导,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正确面对学习挫折,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功的快乐体验。  相似文献   

16.
技术影响下新学习形式的心理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尤其是学习心理角度进行教育技术研究,从学习心理机制知识应用的角度来考虑教育技术应用,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技术的教育技术绝不是真正的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需要技术、心理与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学习者学习心理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实施。技术影响下的学习形式心理机制研究已经从认知过程机制、情感因素作用机制、心理障碍机制、社会学习机制等四个方面展开,教育技术的心理化研究取向已经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7.
高校的院系是班级“基本细胞”之上直接接触和管理学生的“组织单元”,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指挥部”,是实施心理干预的“一线堡垒”。文章探讨从高校院系层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指出当前高校院系层面心理教育的现状,并提出院系层面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基本思路为改善院系心理工作机制、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具体做法即形成完备的人才队伍、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形成完善的疏防机制、实行心理问题零报告制度,以便为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学习习惯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某些学习活动的特殊倾向。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华东 《教育科学》2002,18(6):56-57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来自于学业竞争、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性心理、无意义感和逆反心理。要针对这些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通过树立大学生积极的健康观、培养其健康的学习心理、开设心理门诊、进行心理咨询和测量、建立心理档案、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途径进行教育与转化。  相似文献   

20.
一、激励教育思想 激励教育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采取有效的因人而异的外部措施,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心理引导,使其形成强大的内部学习动力,转变学习观念,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教育效率.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激励教育一直是中外教育家所推崇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