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它最显著的特征是歌词大多以古典诗词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黎英海选取了古诗《登鹳雀楼》创作整理成艺术歌曲,这首歌曲以独特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形象的表现手法,诠释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文中主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演唱分析,充分展现作品内涵与音乐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歌唱家姜嘉锵演唱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为基本切入点,对他演唱过程中对语言的锤炼和依情润腔两方面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实例分析,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意韵幽深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主要就是以古典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声乐体裁,歌词大多都是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名诗,从而由作曲家进行编曲创作。本文主要对古典艺术歌曲《鬲溪梅令》的音乐特征分析与演唱分析,从而探索中国古典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西方艺术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碰撞而来的文化产物。由作曲家胡德章进行全新谱曲的古诗词歌曲《天净沙·秋思》中精炼的诗词和婉转悠扬的旋律表达了游子们的凄凉悲苦之情。本文通过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以及演唱分析三个方面对歌曲《天净沙·秋思》展开了讨论。演唱者在对诗词深入了解后,结合正确的表演方式和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藏,由此编写的声乐作品成为声乐艺术的瑰宝,当下,声乐艺术不断创新发展,用现代通用声乐意识演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保存、保护、传承古典诗词艺术文化,同时,也拓宽了演唱实践的新途径,成为声乐教学与演唱实践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绎在西方音乐中早有界定,其特点一是钢琴的运用,二是诗词的结合,中国古诗词的艺术歌曲正是把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和钢琴的表现手法加上声乐的人声魅力有机结合,最终演绎出中国文化中的意境和气韵之美。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由我国的古典诗词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歌曲体裁相结合而成的一种词曲声乐题裁,音乐的表现形式是运用西方现代的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性的音乐织体结合而形成,是西方艺术歌曲体裁传入中国后的新的衍生音乐形式。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既体现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精炼,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现在我们就从欣赏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语言美、旋律美、声腔美等方面剖析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毛泽东作词,陆祖龙作曲的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为例,从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演唱技巧等方面讨论诗词艺术歌曲的二度创作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诗词、旋律、钢琴伴奏和演唱处理这几方面各有其独到之处。要想唱好这首作品,除了掌握必要的歌唱技巧之外,还得充分理解《枫桥夜泊》这首艺术歌曲的词和曲的意境及其妙处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词歌曲具有音韵古雅、意境深远的特点,是我国民族声乐中独具特色的一类歌曲。古典诗词歌曲的二度创作重在体现其特色,体现其特色的关键在于二度创作的过程。古典诗词歌曲二度创作的过程包括深入领会歌曲内涵、细致地进行音乐分析、准确把握作品风格和进入意境忘我地演唱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张璐 《文教资料》2007,(11):88-90
黄自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成为中国音乐史上艺术歌曲的典范。本文从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分类及演唱时应注意把握的细节,谈到自身演唱黄自艺术歌曲的体会,其中以《玫瑰三愿》为例,进行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2.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它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中国的众多艺术歌曲中,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艺术歌曲中的典型代表。古诗词歌曲是作曲家根据中国古代诗词谱曲。笔者以《点绛唇.赋登楼》为例,从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创作特点、以及歌曲演唱风格的研究等方面来浅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之美。  相似文献   

13.
谭小麟是我国20世纪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将西方现代派的作曲法与中国音乐文化的优秀传统相结合,创作出极富个性、别具特色的中国艺术歌曲.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有人演唱谭小麟的作品,更不用说研究如何诠释的问题.因此本文从音色、表情、伴奏等方面对谭小麟的艺术歌曲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为今后演唱谭小麟艺术歌曲的演唱者们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观点,也为中国声乐教育中如何诠释中国艺术歌曲这一问题提供些许浅见.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19,(2):104-106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古典诗词,在传承中不断发展,而对其传承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以歌曲的形式进行传唱,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最好途径之一,同时也丰富了现代歌曲。古典声乐理论对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有很大的启发,诗词本身的韵律是符合传统声乐理论的,在古典声乐理论视域下演唱古典诗词歌曲,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时期、创作特点进行了概述,同时,阐述了李斯特艺术歌曲在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以作品的实例进行分析,指出了演唱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理解关于“诗意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这一创作原则以帮助演唱。  相似文献   

16.
艺术歌曲,特别是中国艺术歌曲,普遍是以著名诗词、典型或英雄事迹为歌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艺术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对人们重新认识和学习中国音乐文化与传统文化具有作用。基于传统发展中国艺术歌曲的目的,文章以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为切入点,以艺术歌曲的演唱与伴奏为依据,简要分析艺术歌曲的艺术特点与伴奏功能,着重探讨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促进艺术歌曲演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德国是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故乡.在19世纪的德国、奥地利产生了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创作的作曲家.中国艺术歌曲继承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同时又是结合了我国传统音乐特点与语言特征的产物.文章通过对中、德两国艺术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语音差异、曲式结构特点和诗词不同韵味等方面进行比较,旨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与理解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18.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独有的一种体裁,也是现在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由美籍华人周易谱曲的《钗头凤》为例,对创作背景、旋律创作及演唱技巧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具有反潮流倾向的音乐家,在他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叶有着相当的复杂性,即在古典的精致形式中饱含浪漫主义情怀。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演唱,需要演唱者对作品要有深刻的了解,分析作品的民族特色和创作风格,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本文即以此为视角,对他的艺术作品做综合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不断的被引进,众多音乐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在这股浪潮中散播到中国的大江南北,美声唱法就是在这个时期在中国展开了新的旅程。由于中国少数民族众多,戏曲腔调多样,诗词意境深远,美声唱法在具体"本土化"中,有众多难点和突破点,如今美声唱法在各大音乐院校都是以意大利语五个元音字母为发声基础、意大利语歌曲为演唱基础,而在语言文字的发音和吐字方面,中国与意大利语有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歌词意境上的描绘。如何以"美声唱法"来演绎中国古代诗词艺术歌曲、白话诗词艺术歌曲等方面,值得深究。现以美声唱法在中国古代诗词、白话诗词等两个方面具体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本土化"经验进行总结,为有关美声唱法本土化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