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田野调查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途径和手段,对民族音乐学研究工作有着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田野调查作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科学实践方法,必然要做好前期准备,正确应对文化隔阂,以便更好的为民族音乐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音乐调查,是一种从古至今存在的名词,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从古代的"采风"到现在的"田野调查",可谓经历了多少时代的更迭。近现代开始,西方的人类学、民族学和民族音乐学等不同学科在不断地被引入,因此,"田野调查"这一称谓逐渐代替了"采风"的称谓。田野调查作为一种研究方式在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目的被采用,即使所面对文化事项相同,研究目的的不同也使得工作方法会有很多种选择。田野调查需要有计划、有准备、有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它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必要方法和途径,在民族音乐学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在本文主要在针对田野调查前期的准备和田野调查中的文化冲击以及消除"文化隔膜"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不管写什么论文,我们在此之前都要有所思考,以免在真正定稿时有所疏漏,笔者结合民族音乐学老师上课所说的内容以及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曾经的田野考察经历从论文研究方向确定,研究目的及意义,田野考察,研究内容扩展加以思考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主客位观察视角与局内、局外的身份认同是学者进入田野后需要处理的自身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同时也涉及田野伦理。但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以理论来源、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为主,而对其在个案中的反思与反思个案中的研究着墨不多。文章以南高洛音乐会的田野考察为基础,认为无论是主位的在场体验,还是具备双重音乐能力之后的实际操演以及客位的理论思索,都使得学者不会仅仅是上述角色之一种。因此,在田野中避免单纯的视角界定与角色划分,践行田野伦理的基本规范,做到双向的"无害"将有助于理论化的呈现所观察到的事物。  相似文献   

5.
蔡加友 《文教资料》2009,(31):76-78
民族音乐学真正进入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尽管我国学界对民族音乐学学科性质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不统一.但是民族音乐学作为一种观念、一种思维、一种思想已经被我国广大学者所接受。民族音乐学所具有的方法论属性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独特的研究视角,很多研究者运用民族音乐学方法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作者结合中国文化深邃的内涵.谈谈运用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来考察和研究我国传统音乐时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6.
田野调查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布里亚特民间音乐和呼伦贝尔长调的采访、记谱、访谈等田野工作,对蒙古民歌与孕育民歌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7.
主位—客位和局内人—局外人的"双视角"研究方法在上世纪50年代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界发端,后来流传到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并在整个世界的民族音乐学领域内被广泛使用。该研究方法指的是在面对具体的音乐事象时,不但要以"局内人","主位"的身份深入文化内部感受该音乐文化。同时还要以"局外人"、"客位"的身份审视自己的研究对象。下面,本文将从何谓"双视角"研究法、"双视角"法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定义、"双视角"法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应用、"双视角"法在民族音乐学中的意义四个方面来介绍民族音乐学中的"双视角"研究法。  相似文献   

8.
田野工作又称为"田野调查",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的一个术语,指人类学家或民族学家在特定区域或社区中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田野工作也是民族音乐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西方民族音乐学的传入 ,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体系为中国音乐研究、尤其是中国传统民歌文化的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思想与方法 ,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民歌的群体性与社会群体、民族的文化衍生层次及其相关文化因素的特征 ;音乐工作者应遵循民族音乐学的原理 ,走出音乐分析式的单一学术研究模式 ,重视民间、民俗 ,深入田野调查 ,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民族音乐 ,将优秀的民歌文化继承传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采用民族音乐学实地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湖南常德地区的民间说唱品种“渔鼓”的传承方式作出全面考察与分析,从而发现和总结民间传统曲艺自身存在的规律性教学体系,并得出结论:民间音乐的传承是通过“口传心授”的主要形式将教学贯穿于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11.
理论研究能力是民族音乐学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也是民族音乐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培养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继而阐述了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以期对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理论研究能力是民族音乐学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也是民族音乐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培养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继而阐述了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以期对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民族民间舞蹈是由某个区域内的民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集体创造的,与该地区的地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借鉴民族音乐学中的田野调查法,用双重视角合理转化舞蹈学习者"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关系,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融入"与"跳出"研究对象所属的文化圈子,以期客观理性的传承、研究民族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14.
民族音乐学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探究其真正的内涵是专家学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音乐学术界中,对于当代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强调在研究中的历时性作用,以及之后在各个领域中的拓展。当代民族音乐学对中国文化的弘扬有推动作用,能让世界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本文主要对当代民族音乐学进行深入研究,表达其现有状态,并对其今后发展趋势进行构想。  相似文献   

15.
音乐学是对音乐的学术性研究,它是人类认识音乐艺术的一种方法论,由此产生的知识领域大致分为"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三个部分。综合性普通高校设置音乐学学科比专业艺术(音乐)学院更具优势。笔者就此对普通高校的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合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客家妇女的社会地位研究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从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和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切入,通过对闽西客家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聚焦客家妇女的音乐行为及其艺术特点,可窥见客家妇女音乐在客家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陈信 《培训与研究》2006,23(4):116-118
在给民族音乐学下定义时,常常是从划定其研究对象和方法着手,无论是起初的比较音乐学还是后来的民族音乐学,及今天的“Enthnomusicology”一词译成民族音乐学或音乐民族学,或者干脆叫音乐学、音乐文化人类学等争论, 都是与这一学科自始至今研究对象的不断变化拓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仅对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演变作历史性的回顾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音乐学涵盖了多种学科,民族音乐学只是其中一个分支,其发源地来自于欧洲国家。民族音乐这门学科历经上百年的历史变迁,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都得到了不断的改善,改变过程的优劣结果都会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得到验证。本文从民族音乐发展历程、民族音乐主要研究内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模式和民族音乐学研究现状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究,对于对该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604篇使用了社会调查方法的我国民族音乐学方向的硕士学位论文样本中,其社会调查主要以描述性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定性研究为主,定向调查为主要的调查形式。与此同时,样本论文也存在缺乏解释性研究和混合研究、不重视选题的可行性与合适性、没有采用最佳工作方式进行田野调查、双视角研究法没有得到广泛使用以及田野报告的表述形式极少使用双窗口阐释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双视角"研究方法学术观的阐述,基于民族文化哲学性的相关内容,从"双视角"理论在我国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运用及发展等方面给予初步梳理与分析,就呈现的学术特点和存在问题予以历史反思和文化批评色彩。"双视角"理论不仅建构了彼此平行的双向考察理论框架,并对研究者的角色相互转换进行考察,致使研究范围逐渐扩大;但同时存在单向性研究,整体性关注不够、价值观念偏移等不足,着重寄望于未来能加强学术研究领域内各方面的纵深开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