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琴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古琴与儒家以及道家之间的文化渊源及古琴自身所展示的美学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琴的历史及其流派、古琴音乐的作品及其形态分析、古琴的美学思想和古琴音乐的发展四个方面来谈中国古琴的保护与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总结了西方音乐史的几个发展历程和在文化上的转变,然后用对比的方式从古琴的发展历史引出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和变化,从古琴与文学和古琴与美学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阐释了中国古琴音乐在弹琴时刻意追求的意境美和神韵美的真谛,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已超出了乐器本身的演奏功能。古琴音乐的发展主要受儒家"中正平和"、"温柔敦厚"和道家"顺应自然"、"清微淡远"思想的影响。从古琴的形制、古琴音乐的审美准则等方面揭示古琴音乐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电影融合了历代文学艺术之大成并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发展成为当代的主要艺术传播手段和媒介之一。古琴艺术是中国文人音乐的代表,是儒家文化宣传的雅乐正音,也体现了道家淡泊名利,大音希声的自然朴素观,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这一已有3 000多年发展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数经坎坷,曾经辉煌,盛极一时,也曾经一度落为边缘小众艺术,淡出世人视线。年轻的电影艺术和古老的古琴艺术的联姻为承载和传播传统音乐艺术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展示古琴艺术,宣扬琴道思想,开创了继承传播中国传统艺术之新路。  相似文献   

5.
古代的文人雅士对"琴棋书画"情有独钟,这四项是当时的文人雅士必备的艺术技能,它们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而对于古琴文化来说,其历史较其他三项更加久远,据考证在四千年前,古琴就已经出现了。作为中国乐器历史上最为久远的乐器之一,古琴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古琴文化给中国的音乐教育、社会文化、思想进步都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精神文化的启蒙具有广泛的影响。古琴作为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乐器之一,从先秦时代到唐朝,再到明清,经历了从诞生到繁荣再到衰微的历史更迭。通过对古琴文化的发展历史现状的分析,希望能复兴中国的古琴文化,将其传承下去,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古琴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孕育和发展的联系为线索,以传统音乐美学中"礼乐"思想及"和"的美学观为理论基础,论述了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艺术和以儒、道、释音乐美学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交融性。  相似文献   

7.
黎英海先生创作的钢琴作品《阳关三叠》中,对古琴艺术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做了具体的研究,从作品的发展来源入手,由内而外的进行分析。内对其中蕴含的古琴文化,其外模仿古琴音乐的创作技法。将这首传承千年的中国音乐推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8.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提高社会对古琴音乐的注意力,避免古琴音乐文化的断承。古琴有着独特的艺术与文化地位,但在今天又面临着新的压力,一股来自世界性的潮流,正迫使古琴的社会功能,跟着别的乐种走同一条路,使其表演内容和形式,也渐渐和它们接近。变是艺术的基本特性,如果不能在变中保持古琴的特点,那么它也将失去在世界乐坛及中国文化历史上所占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提高社会对古琴音乐的注意力,避免古琴音乐文化的断承。古琴有着独特的艺术与文化地位,但在今天又面临着新的压力,一股来自世界性的潮流,正迫使古琴的社会功能,跟着别的乐种走同一条路,使其表演内容和形式,也渐渐和它们接近。变是艺术的基本特性,如果不能在变中保持古琴的特点,那么它也将失去在世界乐坛及中国文化历史上所占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始终占有位尊价高之地位,古琴音乐所表现出的含蓄、淡和、移情之美,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象征。对古代中国的文人来说,"琴"言志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范畴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领域的主要代表。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2003年11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公布了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古琴艺术继中国昆曲首批列入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项目。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七弦琴音乐遗产》是吕骥先生为《琴曲集成》写的长篇序言,较深入细致地反映了吕骥及琴坛前辈们搜集整理古琴音乐资料的客观事实及吕骥对于保护和发展古琴音乐艺术文化遗产的思想。本文从知识考古的角度出发,探析《略论七弦琴音乐遗产》产生的背景,并从其内容与结构、吕骥所寄托的"愿望"、以及《略论七弦琴音乐遗产》的影响等角度出发,对吕骥保护和传承古琴文化的"愿望"进行再思考,挖掘其对于古琴音乐乃至其他民族音乐的保护和发展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古琴音乐有着丰富的谱集和文献,从众多的文献资料中梳理清一首琴曲的历史脉胳是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本文考订了中国古典音乐名曲——古琴曲《梅花三弄》的作者,介绍了其曲调产生的时代背景、曲名问的异同、音乐形象的表达、曲体结构的特点,以及此曲的流传对当今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20,(2):69-74
顾梅羹,辽宁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会会长,东北地区高等音乐院校古琴教育界专业第一位教授,其琴艺、琴学与琴道享誉中外,中国古琴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所著《琴学备要》是凝聚琴艺、琴学与琴道等诸元素的经典之作,是中国现代古琴教育史上最规范的古琴教科书。本文试以顾梅羹先生的琴学思想为核心考察其对辽宁省古琴文化史的影响;探讨作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之一的古琴文化如何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成为文化强省强国、文化兴省兴国的助推元素。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民族器乐的宝库中,最高雅最受人崇仰的要算古琴音乐了。因为它历史悠久,遗产丰富,演技高超,是高品位的艺术,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品。人们说:“不了解古琴音乐的人,不能算是懂得中国音乐”。这话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影响”,和“对佛教音乐文化的影响”来审视我国传统音乐的文化背景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阐述了历史各时代的文化背景 ;儒、道的“和”之音乐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响至深。阐述了我国古代“和”是一音乐的最高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7.
天府之国,人杰地灵。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巴蜀大地哺育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音乐家。他们在这一领域所开创的中华之“最”,如艺术珍珠采撷不尽。本文仅摘取其中之几例。迄今最负盛名的古琴制造世家中国从古至今最负盛名的古琴制造世家是唐代西蜀成都的雷氏家族。  相似文献   

18.
古琴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遗产,其形制在琴乐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定型.在传统文化保护日益紧迫的今天.古琴音乐迈出了自己可喜的一步,成为其他文化艺术形式保护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丁晖 《文教资料》2008,(15):68-69,73
嵇康一生与古琴为伴,有博采技艺、人琴合一的古琴演奏技巧.<琴赋>一文阐释了嵇康富有自然色彩的古琴音乐理论,它结合了古琴音乐实践,尤其对琴声形象化的表现.其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古琴音乐形式上的美感,他更强调在音乐审美中去感受所追求与憧憬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辉煌时代,在现存的数万首诗歌中有不少是反映古琴艺术的经典佳作。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对古琴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琴曲有着独到的理解和体悟,并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做了生动的描述和精辟的品论。这些关于古琴的诗歌佳句,对我们了解古琴艺术的成就和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从部分较典型的唐代琴诗中,尝试寻找有关古琴琴名、琴家、琴曲、琴艺及琴文化的相关记载,感受和探索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政治观点及美学理念等相互融会贯通的古琴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