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民间,侗戏是特色的戏种,其在审美的方面有着比较鲜明的特色,侗戏的身上承载着整个侗族的文化和传统。基于此,本文由侗戏的基础表演形式以及习俗等方面对侗戏进行一些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体现了侗戏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上展现出来的文化艺术特征,让人们更加了解侗戏,对侗戏的魅力能更好的把握。并且可以本文的探讨和研究中看出侗戏在很大程度上充实和提高了所有侗族人民的精神文化,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增强了民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外出打工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侗戏受到很大的冲击,已经被挤到文化娱乐活动的边缘。本文阐述了通道侗戏创生发展历史以及在现代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通道侗戏亟需政府部门的扶持与投入,拓展传播媒介,提升艺术性与娱乐性,以此逐步推动侗戏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3.
侗族戏剧出现在侗族男性话语确立的年代,女性与女性角色就应处在第二者或第二性的行列,而风行于西南地区的侗戏却流淌着一股浓浓的女性气息,即女性话语的高扬和男权话语的低调,更有甚者是男性角色和话语的严重缺席。从侗戏产生的背景、侗戏中女性话语的高扬以及侗戏女性人物特征三个方面阐述侗戏的女性角色。  相似文献   

4.
侗戏是侗族传统的戏曲剧种,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侗戏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节日演出,与其多彩的民俗风情相统一。随着社会环境与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侗戏的演出类型由单一型向民俗型、晚会型、展演型、旅游产品型、录像型等多种类型发展,体现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侗戏是侗族传统的戏曲剧种,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侗戏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节日演出,与其多彩的民俗风情相统一。随着社会环境与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侗戏的演出类型由单一型向民俗型、晚会型、展演型、旅游产品型、录像型等多种类型发展,体现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侗戏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的需求,我们应该要改变不同的表演形式来保护与传承侗族戏剧。民间娱乐的侗戏是侗族人民逢年过节进行娱乐的一种表演形式,立足于民间,出发点是节日娱乐大众。而随着市场变化和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民间侗戏也要在保护其原有的本质基础上进行改变,这样才能使侗戏让多数的观众接受和喜爱,由此更好的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7.
侗戏(Xik gaeml)是一种典型的“歌化的戏”,侗戏的演出成了“戏台行歌”。这一特征切合了爱歌善歌的侗人在节日与日常的审美需求,从而使高雅的舞台戏剧通俗化、大众化,这是它得以发展繁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侗戏是我国少数民族剧种之一种,流行于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广西三江、龙胜和湖南通道等南部侗族方言区,对白和演唱皆用侗语,其唱腔多为侗族民歌所衍变,基本上属民歌联套体式。侗戏的唱腔一般分为戏腔、哭腔、歌腔、客家腔、小调五种,其中戏胜为主要唱腔,侗族戏曲若无此腔,则不能称侗戏。戏腔,因侗戏最早使用[平腔]这一曲调而得名。平腔流行于各地,分别称为[平腔]、[平调]、[平板]、[普通腔]、[胡琴腔]。这一曲调在侗戏中用得最早,时间最长,派生发展的曲调较多,已有[老生腔]、[旦腔]、[丑腔]、[哭腔]、[…  相似文献   

9.
广西龙胜侗戏是侗戏发展的一条支流,其在建国20世纪40年代就有传唱,并一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达到鼎盛。但时至今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侗寨乡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赚钱,或考取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发展,这使得当地的侗戏表演与传承受到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走向边缘化,若不能及时加以关注与保护,至有衰亡的可能。为此,只有厘清广西龙胜侗戏今昔境况的对比,找出其衰落的原因,才能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对它的传承与保护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勿庸讳言,侗戏是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它诞生160多年来,侗民族将它与侗族大歌相提并论,作为民族生存的梢神支柱和文化骄傲。 但是,当历史进入20世纪的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用审慎的眼光观照侗戏时,便不难发现,传统侗戏那种以民间传说为题材,以神话色彩为艺术杠杆,以因果报应为矛盾冲突,以大团圆为结构模式,以爱情悲剧为戏剧主题,以横八字台步为表演程式,以上下句  相似文献   

11.
<正>自侗戏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确立以来,悲剧就在其中占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据初步统计,以本民族生活为题材的近三十来个侗戏剧目中(解放后的侗戏现代戏除外),悲剧就有十余个之多。有人查证,第一个侗族故事剧《门龙》就是非常动人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2.
侗戏传统风俗中有一些与戏班演出相关的时间信仰、神灵信仰,信仰又衍生出若干禁忌。由此侗人创制出一些为祈福避祸而举行的仪式,如祭台、祭萨、请神请师、贺台与扫台仪式,还有禳灾的巫术。通过田野调查可见侗人过去的神灵信仰十分虔敬,在其信仰体系中祖先崇拜与英雄崇拜的地位比较突出,其侗戏仪式与信仰体系既有原生性又有同化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侗戏是侗族文艺家借鉴汉族戏剧形式并融合侗族固有的民间艺术形式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族戏剧种类,本文从其历史、特色、发展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侗族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毗邻地区,大部分在贵州境内玉屏、黎平等地,一提到侗族,最著名的也许就是侗族大歌和侗家风雨楼了,其实侗家的民族节日也很有意思.各地的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十月底或十一月初择日过侗年.四月八日或六月六日为祭牛节,节日时是不可以使用牛的.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等.这之中最好玩的莫过于花炮节.……  相似文献   

15.
地戏面具     
《今日中学生》2010,(7):76-76
地戏,民间称为“跳鬼”“跳神”.因演出时不用戏台而在平地举行得名,流行于贵州安顺地区。地戏一般每年举行两次。春节期间的演出叫“玩新春”,时间为20天左右.旨在驱鬼逐疫、禳灾纳吉。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王老师:您好!给您写信的时候已是腊月二十九的晚上。如果在春节期间打扰您,敬请原谅。我是一名高一学生,今年寒假有幸翻阅了《作文成功之路》,被贵社2004年第一期高中版《应该关注我们精神的奶酪》这一重头文稿所震撼。“鲜活的事实一·变形的影视传媒”讲到了当今影视传媒发生的变化:皇帝戏充斥荧屏、英雄戏占尽风光、搞笑戏方兴未艾。显而易见,影视传媒担负着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神圣使命,遗憾的是现在却发生了令人悲哀的“变形”。我无法对此妄加评论,我们看到皇帝戏、英雄戏仍屡见不鲜,像《成吉思汗》、《汉武大帝》等等,仍…  相似文献   

17.
贵州民间戏剧汉族安顺屯堡地戏、侗戏、布依族戏剧通过舞台和戏词毒现出本身的叙事特征,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叙事模式。由人物冲突构成一定的情节结构,形成各民间戏剧特征相异的福祸互转模式。  相似文献   

18.
各民族新年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一文里向我们描绘了傣族泼水节的情景,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持续三至七天。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和傣族,其他少数民族的新年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侗族—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活动。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在广场上举行芦笙歌舞比赛。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欢乐。  相似文献   

19.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52号文件《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文件中提出了保护地方戏曲的相关政策,指出保护地方小戏迫在眉睫。山东是戏曲大省,其中滑稽有趣的"王皮戏"特色鲜明。针对王皮戏本体,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分析谱例等方法探究王皮戏的表演内容、声腔特点、语言特点和伴奏乐器,希望通过对非遗物种"王皮戏"的研究,唤起普通民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愿,助力地方戏曲"王皮戏"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本《每日新闻》2015年2月22日发表了题为《“中国资金”春节期间席卷日本列岛》的文章。该文章称百货店的销售额出乎预料地创新高,日本列岛因“中国资金”而沸腾。据悉,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近6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