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筝乐艺术在习筝人数的不断扩增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从民族器乐改革和传统音乐文化弘扬上看,古筝音乐在艺术风格、演奏方式、演奏技术、文化理念等方面,都将有新的发展变化。据此,广大〉-7筝者应全方位把握这些趋势,努力推进筝乐艺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俞天琳 《教育艺术》2007,(11):33-34
古筝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之一,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关注.随着当今社会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古筝音乐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国内不断涌现出大量的筝乐作品,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焦金海就是一位具有现代音乐创作意识的筝乐作曲家.他的作品,受时代的影响,在创作技法和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上,都呈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3.
何占豪先生的创作积极拓展了筝乐艺术的新道路,使传统筝乐发展有了历史性突破。其作品吸收外来音乐文化,在中国传统器乐作品的编创中融入新的创作理念,借鉴西方曲式结构,把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音乐与西方音乐文化结合,给人们带来了审美意识的变化,将中国古老传统的民族乐器推向世界、面向全球化。本文主要以何占豪先生的古筝协奏曲《西楚霸王》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初步探索何占豪先生古筝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何占豪先生的古筝作品为筝乐发展产生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古筝,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以其独特的韵味闪耀了两干多年。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古筝演奏艺术也在不断改革创新,筝乐成功的发展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爱好者,习筝者源源不断。筝乐的兴旺意味着对古筝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下面就普及推广筝乐的教学工作谈点体  相似文献   

5.
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20世纪中叶以来至今,筝乐的艺术发展通过不断的融合与创新,已经达到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在众多现代古筝乐曲中,陕西风格作品可谓是独树一帜,这些作品继保留了陕西地方传统的民间音乐因素,又结合了众多流派的演奏技巧,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演奏风格,在现代筝曲中占有一定的影响地位。  相似文献   

6.
河南传统筝乐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了大调曲子的重要影响。在历史上,传统筝乐音乐以板头曲和唱腔曲牌两种形式随大调曲子从豫东向豫南地区传播,并在以曹东扶为代表的大调曲子艺人对其曲目的编订及其从事的社会活动的推动下成长为一种具有地方风格代表性的艺术表演形式。文章针对大调曲子与河南传统筝乐的密切关系,对河南传统筝乐音乐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山东筝乐发展尤为迅速,已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流传于菏泽的鄄城和郓城地区。据研究山东筝的形成与发展与山东民间传统音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以民间音乐影响下山东筝的起源与发展为主线,深入剖析山东筝乐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筝是我国古老的卧弹乐器。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筝乐理论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建国以前,筝乐理论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建国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筝乐艺术的蓬勃发展,众多民族音乐学家、音乐理论家、筝乐演奏家和筝乐教育家等从多种角度对筝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趣,因其多采用五声音阶定弦,“4”、“7”二音都较少使用,但因地域环境,民俗文化的不同,使得“4”、“7”二音在不同流派的筝乐中所表达的音乐风格中也不尽相同,本文仅对不同筝派传统筝乐中的“4”、“7”使用以及音乐特点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客家筝是我国传统的筝派之一,古朴典雅、含蓄委婉和明朗清新、欢快活泼的演奏风格是客家筝曲独具特色的音乐特点。文章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块,其一是对客家筝流派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浅析,其二描述了客家筝传承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通过以客家筝为论述对象,对其成因与发展进行浅析,进一步说明了客家筝文化是如何传播而来的。最后,强调我们立足于一个有着数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多民族国家中,应该重视根源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古筝艺术中亦是如此,对传统客家筝乐的推广,在强化古筝艺术生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古筝演奏家任洁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筝语诗画》中的表演曲目为例,探讨传统音乐在新时期的发展。分析其在古筝演奏技法、形式和观念上的创新,以及浪漫的人文主义的音乐美学风格。指出她的"跨界",是以先锋的形式向古典传统致敬,实现了艺术在更高层次上的"归元";其古筝音乐表现力丰富,不是仅仅凸显某个主题,某种情感,而上升为特定的文化情境表达,促使筝乐在音乐观念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2.
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流传全国各地,是地道的华夏传统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秦筝东渐南移,跟当地的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和风格。传统的筝乐被分成南北两派,但较为细致的区分汉族流派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  相似文献   

13.
刘艺 《文教资料》2012,(11):79-81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受地域间的语言、文化、政治、经济、风俗、歌谣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筝乐风格和流派。本文立足传统,依托区域文化的研究,使河南筝与山东筝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从文化入手,可更好地理解筝乐特性、把握筝乐的语言,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筝是在怎样的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下成长发展的,从而对河南、山东传统筝乐的保护、传承与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筝曲《高山流水》源自同名古琴曲,现今广泛流传的《高山流水》主要有三种同名不同曲版本。它们的音乐来源、内容各不相同,分别属于山东、河南、浙江三大筝派。通过比较三首同名古筝曲在曲调、演奏技法及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浅析三大古筝流派形成《高山流水》的背景,体现了三派筝曲《高山流水》的强烈地域性特色及鲜明的音乐风格特征。这三大筝派《高山流水》作品的比较与分析对于理解我国地方筝曲的音乐特点和推动传统筝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古筝在发展中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在发展中不断吸取当地的音乐艺术,造成了不同的流派。陕西筝发展深受地方吸取戏曲艺术的影响,造成了它独特的欢音苦音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古筝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标志着我国音乐的悠久历史,也成为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古筝艺术发展到现在,不仅在演奏技法方面不断的进步,而且在进行传统筝曲的运用中也得到了不少的启迪。在高校教学中逐渐提高了学校对古筝教学的实效性,古筝教学被高校所重视,并且在音乐专业开设很多的关于古筝教学类的课程,为每位学生讲解古筝的内在涵养价值。在传统中曲的优美旋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感觉,对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音乐旋律的不断起伏中,古筝也为同学们塑造了优美的旋律。古筝为高校学生学习传统筝曲起到一定重要性。本文着重分析了现在高校传统筝曲的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按照教学的方向,为帮助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掌握好筝曲,提出了很多系统性的建议,希望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与各地的语言、风俗以及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筝乐风格和流派。在我国黄河流域一带,历史上广泛流行着古筝音乐。在这一地区较为集中地分布着河南筝派、山东筝派和陕西筝派三个古筝流派。三派筝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就如同血和肉、鱼和水的关系,正是丰富、深厚的民间音乐的土壤,才培育出了筝乐这朵中国民乐的奇葩。  相似文献   

18.
古筝艺术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与民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而,古筝流派的形成也受到了民间音乐的深刻影响,吸收和融合了丰富的民间音乐元素。我国的筝派分布辽阔,北方地区主要有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山西筝派三大流派,将北方筝派音乐的明朗、高亢、浑厚、质朴、刚劲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三大筝派的艺术风格各有所长,千姿百态,但共同之处在于自身流派形成的过程当中都深受本地民间音乐的影响。因而,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对北方三大筝派形成与本地民间音乐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行一一的解析,从而使演奏者在对不同筝派音乐的演奏处理中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风格,并进行合理的演奏诠释。  相似文献   

19.
筝乐作品与传统戏曲元素的结合,形成古筝演奏的独特音乐语汇。这些元素自由运用在创作中,为古筝演奏及创作提供的新的方向。演奏富含戏曲音乐元素的古筝作品,跟随戏曲音乐元素线索,揣摩独特音腔音韵,找到能有机结合古筝艺术、戏曲艺术的意蕴的表达方式,更好地诠释作品。  相似文献   

20.
论少儿古筝教学的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余年。从最初的宫廷音乐到后期的民间乐器,古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别具一格的优雅韵味在民族器乐中地位斐然。筝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古朴、端庄、典雅的特质为现代人所青睐。近年来,随着筝文化的普及传播,少儿学习古筝的热情也愈发高涨,这就要求从事古筝教育的教师们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少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