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曾几何时,讲台成了教室里必不可少的摆设,其功能除了给教师提供摆放教具的地方外,还维护了教师高高在上的威严.我国传统文化提倡"师道尊严",教师在讲台上,学生在下,学生在教师面前只能惟命是从.这与我们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是不相称的,所以,我们恳请讲台靠边站.  相似文献   

2.
何捷 《教学与管理》2007,(10):33-33
说真的,已经有两年多不用讲台了.虽然之前早就耳闻美国正掀起"无讲台运动",虽然之前早就看多了许多关于民主课堂拒绝讲台的文章,但我不用讲台的原因很简单--我喜欢在课堂上漫步.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三尺讲台"是教师职业的象征.讲台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场所,是教师工作的平台.提及讲台就容易想到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定位:"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俨然是一个"传教士".笔者认为,给教师这样的界定是不全面的.尤其是随着社会时代发展与进步,教师角色的内涵将越来越博大、丰富.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教师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三尺讲台"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平台,应该是教师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生舞台.因此,时代呼唤"三尺讲台"改为"人生舞台".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曾有过12年的教师经历,学校、教室、讲台、教案、黑板、粉笔、教鞭,曾与我朝夕相伴,记录着我教书育人的苦乐年华,以致于我被调到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后的一段很长的时日中,都难以割舍对讲台、教桌的那份特殊的感情。我曾用最美好的语言和情感歌唱过讲台,其记忆之深,至今还能出口成诵:“上讲台啊,话讲台,讲台宽阔连天外,满腹话儿如黄河水,不尽心潮滚滚来。上讲台啊,话讲台,辛勤园丁的工作台,台上脚印迭脚印,黑板字迹一排排。上讲台啊,话讲台,辛勤园丁的耕耘台,采撷百花化甘露,浇灌小荷花似海。上讲台啊,话讲台,讲台也是…  相似文献   

5.
胡素芬 《数学教学》2014,(11):13-15
上海各区的第二次模拟考试结束之后,离中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时期,各科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冲刺阶段,不少数学老师反映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没有"要考试了"的紧迫意识.在日常听课和执教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的画面是:讲台上教师画图示范,下面学生无所事事;讲台上教师慷慨激昂,下面学生昏昏欲睡;讲台上教师点名提问,下面学生一脸茫然;讲台上教师例题变式,下面学生兴趣索然,眼在黑板,心在窗外.  相似文献   

6.
我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把知识化作春雨,灌溉幼苗;用一腔心血,滋润莘莘学子的心田.在讲台这块贫瘠而净洁的热土,培育美的种子,催生希冀的栋梁.  相似文献   

7.
1.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首先是教室桌椅的摆设.在我国,课桌椅是"排排坐"的固定座位,教师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让学生觉得威严,课堂气氛以严肃为主.而英国课堂的桌椅是:小课堂与讲台围成圈,大课堂以小组为单位围成若干个小圈.学生不必拘泥固定座位,每节课可寻找不同的学习伙伴,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繁.  相似文献   

8.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讲台的.但是讲台的历史肯定是非常悠久了.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站在讲台前讲课了.如果哪一天突然没有讲台了,我们是不是会很不习惯呢? 讲台的作用是什么呢?讲台可以放老师的讲义、资料.当然,这只是表面的.最重要的是讲台可以表明老师的身份,可以区分和学生的不同.站在讲台前就有底气,就可以滔滔不绝,就能够才思泉涌.这是讲台的妙用.  相似文献   

9.
老师,请您走下讲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最近的数次听课中,发现一个现象:过去讲课时脚步很少离开讲台的教师,有一部分已经非常自然地从讲台上走下来,把腰弯下来和学生说话或者跟学生讨论,学生上讲台的次数明显比以前多了.但是也发现,仍有一部分教师还是独霸着讲台,高高在上,对学生"发号施令".认真分析一下这一现象,会从中看出当今教育转型过程中不同教师的不同心态.  相似文献   

10.
徐静 《天津教育》2014,(3):77-78
早读时有两个学生补买《古诗文诵读》,我便随手把他们交来的六元钱放在了讲台上.第一节是我的语文课,当我走上讲台时,发现上面只有一元钱,另外五元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虽然钱不多,但是要交到总务处买书的,这可怎么办?这时,负责管理多媒体的学生小阳喊道:“刚才我搬投影仪时看见钱在讲台上,是不是被仪器压住了?”小宁喊道:“也可能掉到讲台下面了.”我赶紧搬起投影仪查看,没有.又看讲台下面,也没有.“冒失鬼”小超喊道:“肯定有人拿走了,咱们班有小偷!”小畅提议:“老师,钱可能在某个同学的口袋或书包里,让同学们互相搜一搜.  相似文献   

11.
1987年,刚刚19岁的我走出大学校门,踏人工作岗位,就遇到了一群像我一样风华正茂的高中生,年龄从15岁到18岁.他们是我的第一届学生.从此,我站在了教师的讲台,也站在自己人生命运的讲台上,与教学教研结下不解之缘.匆匆28载,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我在教学教研的讲台上成长、成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季节.回首逝去的岁月,难忘探索的辛酸,但细细品味,更多的是在语文教学教研中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计琳 《上海教育》2003,(1):12-15
名师上讲台,一道世界性难题开讲座,并不能成为名师上讲台的“替代”。高校要通过制度建设、师德建设.真正彻底解决名师上讲台这一“世界性难题。”查文红,为孩子无怨无悔一位普通的上海下岗女工,只身一人来到安徽西山县无怨无悔地做起了乡村女教师,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播种下希望。  相似文献   

13.
放学后,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做值日,教师在教室里写随笔.写着写着笔不出水了,教师想去拿讲台上的墨水.这时一个小男孩手疾眼快地想从讲台上拿一瓶墨水给老师,不料,他失手把瓶子掉在地上,墨水洒得满地都是.  相似文献   

14.
孔子施教时,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就可以授课了;苏格拉底宣扬自己的思想往往是在大街上;王阳明讲学常在市井中。在上述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以不需要讲台。讲台是为了适应大工业生产需要大批量人才、在班级授课制出现之后而产生的。在设置讲台时让它高出平地一小段,想是为了让学生看到教师以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如此看来,讲台并不意味着什么,讲台就是讲台。讲台只是一种教学设施而已。  相似文献   

15.
讲台功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台只是一种教学设施,其设置目的是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讲台在空间上高出的一小截,把教师高高地凸现起来,使教师的形象更高大、更具说服力。长期以来知识掌握和控制在少数人手里。按照福柯的观点,知识产生权力。拥有知识的教师自然拥有了话语权同时拥有许多不自言明的权力。知识上的先知与多知加上外显位置上的高大,教师权力在讲台上彰显起来。教师在获得话语权的同时获得了对讲台的专有专用权。无形之中,教师就把讲台由纯  相似文献   

16.
屈指一数,我在三尺讲台上已经站立了近三十年!现在还依然记得刚刚走上讲台时的情景,真是时光流失、日月如梭啊!三十年的数学教育生涯,有太多的感触、感慨和感悟.如果说自己是成功的,那肯定离不开领导、前辈、同事和朋友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上单摆一节课时,通常在讲台上用绳拴着金属小球悬吊在支架上做演示实验.这样教室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  相似文献   

18.
"讲台"与"舞台",是高等师范舞蹈教育必须同时面对的现实问题,应结合师范舞蹈教育的特点,做出具体分析.在师范院校的舞蹈教学中,"讲台"与"舞台"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而是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完整的教学系统之中,师范舞蹈教育的平台应由"讲台"与"舞台"共同搭建.处理好"讲台"与"舞台"的关系,有利于调整高师舞蹈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师范性"与"专业性"的严重失调.  相似文献   

19.
长期在农村任教,远离城市的喧嚣,使笔者更加热爱校园,热爱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笔者认为,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来源于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优雅的教学环境以及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讲台,专属教师的舞台.在朴实无华的讲台上,笔者精心播种理想,收获希望.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众多教师不再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了讲台。应该说,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是件好事。至少,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以讲台作“阵地”,以讲桌作“扶手”的呈现“师道尊严”的教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当我们在听课时看过了许多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之后,就会觉得,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令人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