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光明 《考试周刊》2013,(54):183-183
<正>随着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应用的日趋广泛,教师的教学教育行为、教育手段发生了变革。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共享性功能日益增强,资源的获取和检索变得越来越方便。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对传统的备课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备课方式的变革,将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变革过程中,"电子备课"方式应运而生,成为很多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探索点和突破口。一、电子备课的形式电子备课,有些学校也叫无纸化备课。目前,在各个学校  相似文献   

2.
芮守文 《甘肃教育》2006,(12B):19-19
一、新课改在教学中的优势 1.现代教育技术推动了新课改的步伐.使教育方式发生了变化,为教学节余了时间.拓展了空间。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引用素材备课,制作课件,升华了教材内容,拓展了知识层面.更好地完成了对学科知识的加工与整合;学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网上阅读+查找资料,聆听空中课堂.从中充分感受汉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普通话水平,而且可以检测自己的思维过程.使思维在启迪中构建新的知识平台。现代教育技术使教育资源异地可以共享.异步也可共享.从而更大程度地满足了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与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但目前我国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备、乡村教师数字化教育能力缺失、乡村数字教育资源匮乏等现实堵点。因此厘清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城乡教育协同发展逻辑是助推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逻辑与育人逻辑有机耦合,利于明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向。建议通过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资源更新、教学模式改革等途径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推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学校精准匹配、按需推动技术与乡村教师精准对接、精准设计区域性乡村学校数字化发展方式,解决乡村教育生态失衡等问题,实施配置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策略,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化教育云平台联接城乡学校,汇聚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协同化”发展新格局,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效应。  相似文献   

4.
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程度和共享性功能日益增强,资源的获取和检索变得越来越方便。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对传统的备课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备课方式的变革,将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变革的过程中,电子备课的方式应运而生,成为很多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探索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巩固、优化和共享教育资源是当前数字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云可以将教育服务的资源通过云计算模式提供给用户,这种方式能更好整合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并可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在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基础上,结合教育云的优势提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路,然后设计出基于教育云的数字化校园设计框架,并对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和网络环境设计作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设计数字化校园教育软件策略。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一直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都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国内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出现了诸多新动向,国外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将对国内和国外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最新现状进行一些综述和分析,并尝试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基于实践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聋教育信息化、促进聋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构建我国高层次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团队在历时4年多对聋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聋教育数字化资源需要根据聋人的认知特点和聋人的需要进行设计;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需要形式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和内容创新;聋教育资源建设特别需要质量意识,特别需要奉献精神,特别需要持续建设.  相似文献   

8.
王纬虹 《今日教育》2005,(11):34-34
从集体备课产生的背景和目的来划分.集体备课在我国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1.教师个体备课阶段。由于早期教育规模不大.教师多是作为个体劳动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备课多是教师个人事务.故而形成个体的备课阶段。2.统一进度和要求的集体备课阶段。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学要求日益提高,教师同行特别是同科教师增加了,客观上需要有大致统一的教学进度、教学质量要求,等等,出现了最初的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建设好数字化教育资源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了界定,并且描述了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建设好数字化教育资源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了界定,并且描述了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电子化、网络化的教学方式正在各大、中、小学院和学校蓬勃展开。中小学校纷纷建立各种电子教室,开设电脑课程;大学校园网已经日益完善,能够直接连通每一个学生宿舍和每位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如火如荼的同时,传统的教育资源也在逐渐向网络转移,丰富并发展成为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电子化资料等等。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资源建设、教师应用能力和信息基础设施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充分运用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教学活动形式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标。为了提高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水平,常州市电化教育馆和常州教育信息中心将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教育技术的新发展 1.室内课堂教学的技术发展。新型的教育技术带来了课堂的各种新型教学辅助模式,一方面改变了传统课堂的面貌,比如联网教学,视频教学,电子课件的实用等,使教学素材更加丰富和具有灵活性吸引力,教师的教学摆脱了手工备课和翻阅资料的历史,电子化的教学材料和课堂教学方式减轻了教师的传统负担,另一方面也对教师对新...  相似文献   

14.
运用了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远程数字化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资源建设在远程教育中的重要性。根据教育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发布的标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标准》(试行),对远程数字化教育资源问题进行阐述。结合远程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问题和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并在一些网站下载了一些资源,通过使用、观察、分析这些资源,总结出我国远程教育平台的现状,发现当前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学习者学习特征的、针对发现的问题的远程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发展对策,以促进我国远程教育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信息网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平台,而信息和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本文结合当地教育信息网门户网站建设的实际.对国内外教育网进行了分析比较,着重概述了建设教育资源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深化珠海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依托珠海社区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整合教育资源以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一体化融合已成为珠海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发展目标。本文在对珠海目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面临的困境,围绕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逐步面向服务的管理方式展开思考,结合本地区特色,对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当今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过程中,引起了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运用信息技术,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提供共享性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构造终身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2015,(9):103-109
智慧化教学环境的快速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备课模式和备课工具的支撑,然而当前网络备课系统存在教案机械电子化、备课脱离教学过程等问题,严重降低了数字化教学的效率及其常态化进程。一体化设计思想主张"承前启后:整体应用一体化"、"时间线与教学活动一体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一体化"。基于该思想,文章设计了网络备课系统及其应用流程,支持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以及教案的发布与应用,实现了备课与教学的无缝融合,对促进数字化教学常态化、提高数字化教学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的发展,使数字化教育在现代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如何高效的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已成为当今小学教育热点。现代小学教育应基于数字化教育资源,为小学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提升现代小学教育质量,加快数字化教育设施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延安红色教育资源是新时期开展公民教育的特色教育资源。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地处陕甘宁边区,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上,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为突破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应用受地域的限制,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公民教育中特色教育资源的个性化服务,利用互联网面向学校与社会公开共享特色教育资源,旨在促进红色教育资源在公民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延安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个性化服务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原有的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很难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服务的要求,因此需要重新构建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新模型。基于该模型制定延安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设计和分析红色教育网络平台模块的功能、素材建设等,实施网络平台开发;根据对网络教育平台的推广,研究红色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深化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在学校和社会中有效应用的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