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UCLA孤独量表、Scheier and Carver修订的社交焦虑量表及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所高校的5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孤独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4)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对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程度有预测作用。进而提出了减轻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问卷对大学生社会层面的道德认知和个人层面的道德认知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在道德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道德判断中运用自身善恶标准进行判断,对同一类问题的道德认知不统一,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存在着知与行的不一致性,部分大学生将现实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认知区分来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UCLA孤独量表、scheier and Carver修订的社交焦虑量表及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所高校的5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孤独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4)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对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程度有预测作用.进而提出了减轻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对6所高校的近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的性别差异显著;(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的城乡来源差异不显著;(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的文理科专业差异不显著;(4)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会因网络交往参与程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虽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但涉及法与理、法与情冲突时,以道德情感取代法律思维时有发生;缺乏牢固的法律知识,迫切需要提升。对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认知、诉求比例以及法律意识的单薄进行剖析,从融合道德和法制教育、创新教学法,理论教育社会化转换,以及开设法律咨询中心三方面策略入手,改进大学生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不乐观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本文利用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两难法,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尚处于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低层次上,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波动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确实比中学生要高,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从基础理论的视角看,道德认知是认知理论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理论契合点。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着道德认知水平相对较低、道德认知过程缺乏主动性和道德评价标准缺乏合理性等问题。认知理论视角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包括实现德育过程与认知过程的有效结合、加强主体性教育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道德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本文利用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两难法,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尚处于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低层次上,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波动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确实比中学生要高,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对大学生道德现状和高校德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德育困境的症结在于目前高校德育停留在道德认知教育阶段,不能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进一步内化为道德情感,并提出高校德育的出路是从道德认知教育转变为道德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道德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测量,主要采用确定问题测验(DIT)和道德判断测验(MJT);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包括能力倾向、政治倾向与人格特质等个体因素,以及高校类型、课程经验和课外经验等高校因素;大学生道德认知与其他心理发展的关系,其与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同一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存在密切关联.今后的大学生道德认知研究需着力于研究理念、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