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出版文化与出版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探析,出版文化遗产是出版文化的珍贵遗存,对出版文化遗产问题进行基本理论探讨,有助于我国出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1]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不仅为当今的古典文献研究指明了方向,对古籍整理出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理论思想的推动下,我国的  相似文献   

3.
苏振才 《出版发行研究》2015,(2):109-111,108
藏学是中国地域文化三大显学之一,本文叙述了藏学产生、藏学研究与近现代藏学著作出版的概况,强调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来源,藏学著作是中国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应当继承藏学文化遗产,继续加大力度保护和抢救藏文古籍文献,弘扬中国藏学的爱国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近现代出版文化遗产基础层面入手,阐述了我国近现代出版文化遗产资源保存现状,并以学术观察和业界现场的双重角度提出保存、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隐忧,试图廓清和解析所涉问题层面和性质,以此探寻近现代出版文化遗产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5.
分中美出版法制状况简介、中美出版法律制度的相同点、中美出版法律制度的不同点三个部分进行比较研究.其中,相同点从两国宪法对出版自由的保护、著作权保护和刑法处罚3方面进行了简论,不同点从两国出版法制的立法体系、判例的作用、法律与行政法规所占的比重、对青少年的保护程度4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结尾部分简要叙述了美国出版法制对中国出版法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的现状与前景蒋才喜中国的占籍,从来就是传统文化凝聚的结晶。继承与发扬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就要从整理出版古籍做起,进而通过研究,达到继承、古为今用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不久,就开始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校...  相似文献   

7.
从童书出版的主题看,2020年童书出版由防疫抗疫主题出版、新时代主题出版、"新四史"教育主题出版等几部分构成.从童书出版的网络媒介视角看,面对疫情期间线下实体书店、图书馆等阅读场所的停摆,童书数字出版平台与网络图书营销成为2020年童书出版的重要现象.从童书出版的推荐与展览视角看,童书推荐目录、畅销书榜单、童书展览等为2020年童书出版、童书读者和童书研究者提供了竞争、研究和阅读的动力与指引.从童书出版的"十四五"发展机遇看,我国童书出版将迎来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童书的发展机遇,数字童书出版将主要朝着非视力数字出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吴波 《出版广角》2012,(4):40-41
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甬上风物》的出版不仅仅是对这个过程的肯定,同样是对这些成果的总结,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为出版同类题材的图书开创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出版经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赟 《出版科学》2006,2(6):25-31,16
本文从出版经济学基础学理研究、出版产品的经济研究、出版市场供求的经济研究、出版产业的经济研究四个方面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出版经济研究的进展;指出了我国出版经济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重视载体和文化内涵的双重保护的观点;并从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版现状入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和出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文化遗产出版日益受到业界重视,其价值可以从文化和产业两个层面进行探讨.要实现文化遗产出版价值的转化,实现"两个效益",需要采取内容表达的分类创新策略、增值价值链的打造策略,以及内容与品牌结合等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世界史诗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让国内读者欣赏到世界史诗中的英雄主义,加深中国读者对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而且给中国学界的史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料,从而推动中国世界史诗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中等职业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艰苦创业,将出版中等人才的培养方式由“学徒制”演变为以学校教育为主;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办学场所和设施,编写了一批专业教材、教  相似文献   

14.
黄先蓉 《出版科学》2002,1(Z1):28-35,27
在出版法研究方面,主要探讨了出版法制的历史和现状、出版自由、出版行政管理法制化以及出版物市场管理特别是"扫黄"、"打非"等,并对<出版管理条例>进行了介绍;对著作权保护的研究,从翻译介绍外国研究成果开始,拓展到著作权保护的历史、著作权的立法、著作权管理制度、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介绍与研究、著作权的行使、稿酬制度、著作权纠纷与案例、我国与国际公约的关系、数字技术的挑战与网络版权制度、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版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5.
何皓 《出版科学》2007,15(1):35-39
本文在对出版宏观管理的概念、主体构成和结构体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出版宏观管理的必要性及当前新特点、出版宏观管理的任务和目标,归纳了出版宏观管理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并专门研究了出版宏观调控的手段以及在四个技术层面上具体运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6.
民国档案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非常高,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1949年以来,民国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整理出版也逐渐走向繁荣.本文以时间为序,将民国档案的整理出版分成三个时期,阐述民国档案出版状况和特征,由此勾勒民国档案整理出版的概貌.  相似文献   

17.
出版文化学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背景 出版文化研究是出版学研究的需要 目前我们对出版学的研究基本可归纳为三个领域:出版管理、出版技术和出版文化. 出版管理,是指出版活动的管理机制,如体例、国际版权公约、著作权法、出版条例,出版社的规划、经营、内部管理及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成本核算等等,涉及到出版活动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它也是现在出版业研究中被关注比较多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从业界传统的纸质出版来说,可分为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学术出版三大类。学术出版是人类出版的基本组成部分,她承载着思想的传播、传承的功能,是一种精英文化的出版。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出版,代表着国家科研水平和工程技术研发水平的最高端。学术出版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地区)出版业的水平,也充分显示了这个国家(地区)的科研发展水平。本文所述的学术出版。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传统出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数字出版在生产、管理、传播等方式上与传统出版有着本质区别,复制、盗版成本更低、更方便,数字出版侵权现象日益凸显,给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威胁,建立健全数字出版知识产权体系需要从认知上、机制上做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从而建立起各方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陈琛 《出版广角》2013,(17):73-75
云出版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突破瓶颈、走向可持续发展之道指明了方向。我们可以在重构产业链主体间交易规则的基础上,完善读者权利保护规则,综合运用技术、服务、法律的手段建立高效的版权实施和保障体系,分类设置科学的网络出版审查制度,构筑和完善云出版的法律保障体系,为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