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身旁,似乎不乏类似于这样的忠肝义胆的好朋友:不管背后听闻到什么风吹草动,流言蜚语,他总要告诉你.公司的某某又悄悄地到领导那儿"揭发"你啦;小区里的谁谁又在花园里胡说你什么啦;同学里的何许人又用你的名字招摇撞骗啦……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身旁,似乎不乏类似于这样的忠肝义胆的好朋友:不管背后听闻到什么风吹草动,流言蜚语,他总要告诉你。公司的某某又悄悄地到领导那儿“揭发”你啦;小区里的谁谁又在花园里胡说你什么啦;同学里的何许人又用你的名字招摇撞骗啦……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无论你怎么和颜悦色地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无论你怎么疾言厉色地严加训导,可学生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吵架,每学期总免不了遇到几次。"打架啦——打架啦——""老师,某某和某某打起来了!"未见其人,先闻学生的大呼小叫声。随即,老师还未走出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学艺会     
9月、10月是日本学校文化体育活动较多的季节,几乎每个周末都听说有某某小学在搞学艺会啦,某某中学举行文化节啦,某某幼稚园开运动会啦,这个时候一般家长都被邀请去观看。家长们简直会忙得安排不开时间似的。  相似文献   

5.
我不喜欢某些"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时做这样的自我批评:我虽然是一个好某某("某某"指自己的荣誉称号);但是,我不是一个好女儿,不是一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心情的密码,有好兴致,才有好作文。学生习作其实就和医生动手术一样,必须把握时机,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实时导入一次科学课前,我刚走进教室,就有同学向我报告:"老师,咱们班来小客人啦!某某带  相似文献   

7.
好啦,孩子们,咱们在一起已经两年了,待一会儿下课铃一响,咱们就该说"再见"啦. 我已经把成绩报告单发下去了.马蒂尼里及格了.当他看见自己的分数时,还真以为看错了呢.  相似文献   

8.
问:阿昊一直以好孩子自居,近段时间他回家老告诉我某某小朋友不听话啦,谁连分碗也不会,谁字写得一塌糊涂啦(这些方面他都做得不错),甚至说妈妈我真的看不下去了,3个老师管30个小朋友忙都忙死了,我不管谁管啊!我虽然很赞同儿子的做法,可老实说,我怕他养成了习惯,会变得不够宽容。请问:我该怎么办呢?操心的阿昊妈  相似文献   

9.
好啦,孩子们,咱们在一起已经两年了,待一会儿下课铃一响,咱们就该说"再见"啦。我已经把成绩报告单发下去了。马蒂尼里及格了。当他看见自己的分数时,还真以为看错了呢。今天早晨,妈妈仔细地给他梳了头,还非让他系个新领结不可,看上去像只巨大的白蝴蝶。  相似文献   

10.
<正>"哎呀!双语班的同学都太酷了!某某家的房子是200多个平方的别墅!"某某的爸爸妈妈每人一辆车,他爸爸的是新型奥迪A6。"某某有一套阿迪达斯牌的运动服。"……不知什么时候,班里的学生开始讨论这样的"超级新闻",每每听到这些,我总会觉得心头沉甸甸的,因为这些孩子过  相似文献   

11.
<正> 生命要素每次在电视、报纸上看到有关于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的讨论时,我都很憋闷,因为看到的东西几乎都是千篇一律:无非是某某星球上没水没氧、没光没热,因此无法存在生命啦,等等。  相似文献   

12.
郭倩 《下一代》2013,(7):4-5
刘伯承是家中长子,父母亲都盼望他长大成才,所以他刚满5岁时,父亲就跟母亲说:"孩子不小啦,该上学堂啦。"母亲赞同:"是啊,有书不读子孙愚,日子再紧也得供他念书。"于是,刘伯承被送进了本村的私塾。起初,他并不好好念书。每天,他来到学堂,摇头晃脑、稀里糊涂地大声  相似文献   

13.
正打扫公共区域卫生历来是班级管理中一个很琐碎的环节,我们学校实施的是"一日三扫"制度,以前,每天都有人找我反映情况:某同学像一个邀请来的嘉宾,等到我们举行"竣工典礼"了,他才象征性地挥几下扫帚;某某同学颇有绅士风度,做"女士优先"式的礼让;某某同学今天做足了"君子"(动口),绝不做"小人"(动  相似文献   

14.
有色眼镜论     
一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某某用有色眼镜看人。假如某某说:"你的脸色不错,艳若桃花。"听者不会说:"你用有色眼镜看人。"听者还可能想,某某不错,够朋友。听者还可能引用某某的话,证明自己"脸色不错,艳若桃花"。引用的时候,他不动声色,好像只是引用而已。如果某某是外国人,又是名人,那更好,更有说服力。外国友人都说自己艳若桃花,难道这  相似文献   

15.
老师,报告     
<正>一年级小朋友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报告老师”。下课,你刚在办公室想喝口水,与同事聊个天,就有学生喊报告:“老师,某某同学踢了我一脚。”“老师,某某同学在玩黑板。”“老师,某某同学拉我的衣服。”……这些报告中,有一些的确需要班主任出面处理,如:学生摔了一跤,摔破了膝盖;俩学生打起来了……但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小朋友报告时,我无论在干什么,都会停下来,专心听。如果是大事,就及时处理;如果是小矛盾,我就主持一下公道,安慰一下受到伤害的小朋友。  相似文献   

16.
五一节前一天,爸爸坐在我身边陪我看世博会的开幕式。他病着身子,我本想调侃他四五月份还穿着十二月份时穿的大衣。想想,喉咙动了动,却还是什么也没说。他告诉我——突然地——他说真的觉得自己老了。以前发烧,睡一觉,出一身汗,就什么都好了,可这次竟拖了很久。"老啦,老啦……"他连着说了好几个"老啦",语气是那么轻松,却让我的鼻尖一瞬间不争气地酸涩得一塌糊涂。他怎么会老呢,对不对?他应该永远是那个可以把我高高地举过头顶听我兴奋尖叫的人。我还没听够  相似文献   

17.
期末考试结束后,常听到数学教师抱怨:"某某同学就是粗心,按他的智力,这种试卷完全应该考一百分的,结果是试卷越简单,他越考不出满分。反而像某某这种智力一般的同学考了满分。"究其原因,有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往往一看题,  相似文献   

18.
这就是生活     
人总要活着。而人活着就会有不同的生活,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某某是一个人,所以他也有他的生活。他也在体验自己的生活。某某降临人间,发出第一声哭喊时,表示了他向全世界宣布:我的生活从现在开始了。于是某某走向了生活,开始一场不能重来的戏剧。在小学,他学习成绩优异,听话、老实,所有的人都顺着他,表扬他,爱护他……后来升初中的考试时,他竞发挥失常,虽然仍被自己梦寐以求的中学录取,可在他眼中似乎  相似文献   

19.
郭祖彬 《班主任》2006,(11):45-45
不知从何时起很少听到有学生喊我"郭老师"了,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上;无论是他班的学生,还是我班的学生,都一律称呼我"老师".起初,我并没有什么别样的感觉,觉得学生不带姓称呼老师,有一种亲切感,就好像我们经常叫某某时,往往省去姓而直接称呼其名一样.可是最近我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在称呼某某老师时,都省略了姓氏而直呼"老师".我隐约感觉这里面似乎潜藏着一种不和谐的因素.试想,如果所有学生都不带姓氏而直呼"老师",那么"老师"这个饱含神圣感情的词汇岂不变成了一个空洞干瘪的某类人群的简单命名?  相似文献   

20.
李明 《宁夏教育》2012,(Z1):128
时常听到某某学校的学生因考试没有得高分而跳楼了;某某学校的学生因教师的一句批评离家出走了;某某学校的学生因女朋友与其分手而杀人了。每当看到这样的消息时,我不禁自问,这些学生到底怎么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学生是在非常顺利的环境中和家长的宠爱下成长起来的"独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