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脸     
胡振权 《生活教育》2012,(11):49-50
相信大家都在电视上看过艺人变脸的绝技吧!那变脸的速度真是快,可他再快也比不过我们班的某位同学哦!那是星期一的早上,只有他没有交作业。老师上下打量着他,眼睛盯着他,好像想用心理战术使他心虚,又好像在思考什么。突然,老师眼光一闪,开始向他发动"攻击"。  相似文献   

2.
变脸专家     
她是个令人谈之色变的人,她是我们班的变脸专家,不知道有多少男生“拜倒”(败倒了)在她的喇叭裤下。那天我到校比较早,变脸专家破天荒地也早到了,只见她面带粉色,笑容满面,一看就知道抹粉了。我们班好事又多嘴的“笑面猴”看着变脸专家嚷了起来:“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们都竖起耳朵。“我们班某某同学……”还没说完,变脸专家满脸阴云,怒气冲冲地走过来,劈头盖脸一阵数落:“我招你了还是惹你了?啊?你的嘴怎么就那么多?不说话有人把你当哑巴?”“笑面猴”不甘示弱,竟说起了快板:“某某一回头,吓死田边一头牛!某某二回头,大庆油田不产油!某某…  相似文献   

3.
秦学禄 《中国教师》2012,(22):71-73
<正>"变脸"是川剧的精髓之一,每次看到"变脸"表演,我都感到惊喜、神奇。一扭头一转身的瞬间变化出一张新的脸谱,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而那脸谱又都是那么鲜活、绚丽、夸张,真的让人忍不住地张大嘴巴睁大眼睛,期待着下一个新的惊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可不可以把"变脸"的艺术运用到教育管理中呢?当然,教育管理中的"变脸"非指脸谱的变化,而是管理方法、教育技巧的变化。在教学上,我们一直强调因材施教,不同的内容要用不同的教  相似文献   

4.
“变脸”     
变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一个人能飞快地变出很多种脸谱,非常神奇。不过,生活中也有变脸的,我们家就有。你不信?来看一看吧!有一天,我回到家,妈妈正一边缝鞋垫,一边高高兴兴地看电视。妈妈看见我回来了,便放下手中的鞋垫,交代一些学习的任务。交代完,我便回房间写作业了。过了一会儿,我把完成好的作业给妈妈看。妈妈突然站起来,对我说:“你看!这几道题怎么没写?”我吓了一跳,妈妈刚才还是温和的  相似文献   

5.
暴风雨来了     
前些天的一场暴风雨,下得真够猛烈。 原本万里无云的蓝天,变脸似的,“唰”的一下,乌云密布,天空黑沉沉的,好像被无边的黑布笼罩着。突然,天空又变脸了,大大的雨点密密实实、恶狠狠地从九霄之上射下来,  相似文献   

6.
(一)小樱桃是个可爱的孩子。有一天,他刚走出家门,就看见一个穿着破褂子、破裙子,赤着脚的小女孩。小女孩说,她父母死了,没有人管她。说着,说着,她突然一下子倒在地上。小樱桃可怜她,就抱起她进了屋,让她躺一会儿,还给了她一些面包、苹果之类的东西让她吃。小女孩吃了东西就好了。小樱桃说:“来,咱俩相互介绍一下,我是小樱桃。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是小变脸,因为我的脸会胀起来又会缩下去,所以大家都叫我小变脸。”小变脸  相似文献   

7.
据说川剧最受欢迎的就是变脸,而对它的独特唱腔人们却关注不多,原因之一是它让人产生好奇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在学生作文的评价上,不妨也学学川剧的变脸,让我们的作文评语也变个脸。变换口吻,变换人称。我们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和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要把冷静的批判式变成亲切的对话,把严肃的鼓励变成殷切的叮咛,  相似文献   

8.
淘气的卢跃     
正他,长着一对圆溜溜、水汪汪的大眼睛,有一张爱说话的嘴巴,他就是我们班的淘气包——卢跃。别看他上课时像一只温驯的"小羊",一到有老师不在的时候,他就"变脸"了。一天中午,我当擦墙的值日生,当我到厕所把抹布浸湿回来后,只见他正背着手,在教室前的走廊上踱来踱去,巡视着全班,同学们都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突然,他大摇大摆地走向杨老师批改作业用的小桌子,抓起杨老师的红笔,从一大堆作业本中拿出一本,装模作样地批改起来。全班同学都被他逗乐  相似文献   

9.
“变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两个意义:一是指对人态度突然变得不好.即“翻脸”,如“他一变脸,六亲不认”;二是指戏曲表演特技,表演时以快速的动作改变角色的脸色或面容,多用来表示人物的极度恐惧或愤怒的心情等。近一段时期报刊上对“变脸”一词却出现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例如:(1)《正大综艺》将在5月全面改版,“变脸”后的《正大综艺》将强化参与性与戏剧性,同时将设置诱人  相似文献   

10.
变脸     
变脸是国宝级的艺术,能在霎时改变相貌。我看了很多次变脸,却总是没法看明白是怎么回事,想不通他们怎么能想到玩这种把戏。后来才明白,变脸取自我们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元宵节,你猜灯谜了吗?挂大红灯笼了吗?火红的灯笼为我们的节日增添了好多的喜庆气氛。我们平常见到的灯笼造型或长或圆,能不能通过美术创作让灯笼变变脸呢?在元宵节前后我们就试了一把!  相似文献   

12.
黄佑 《湖南教育》2009,(2):18-20
伴随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小学教科书一直在不断"变脸"。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变脸"是发展,"变脸"是超越,"变脸"是时代、社会和人民的要求。这里,我们关注的是,教科书如何"变脸",应不应该这样变,有不有一定的原则要遵循,"变脸"变的是皮相还是骨骼,尤其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如何适应教科书的"变脸"。  相似文献   

13.
伴随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小学教科书一直在不断"变脸"。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变脸"是发展,"变脸"是超越,"变脸"是时代、社会和人民的要求。这里,我们关注的是,教科书如何"变脸",应不应该这样变,有不有一定的原则要遵循,"变脸"变的是皮相还是骨骼,尤其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如何适应教科书的"变脸"。  相似文献   

14.
伴随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小学教科书一直在不断"变脸"。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变脸"是发展,"变脸"是超越,"变脸"是时代、社会和人民的要求。这里,我们关注的是,教科书如何"变脸",应不应该这样变,有不有一定的原则要遵循,"变脸"变的是皮相还是骨骼,尤其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如何适应教科书的"变脸"。  相似文献   

15.
变脸     
川剧中的变脸在艺术舞台上可谓一绝,每次欣赏都令人叹为观止.而在数学学习中,只要我们注意研究就会发现,有很多很多的数学问题亦具有“变脸”之功能.下面举一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猜猜我是谁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以随意变化自己的样子,可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我们凡人就很难有这样的本事啦!时间到了21世纪,科学技术让许多神话都变成了现实,比如航天飞机可以带我们翱游太空,人工降雨让人类有了龙王的本事,雷达技术让人类有了自己的千里眼、顺风耳,可以探测到万里以外的风云变幻……这不,又一个科学神话——变脸,已经变为现实了。让我们看看现代医学是怎样实现变脸的。  相似文献   

17.
当每日的报纸新闻都充斥着娱乐明星整形的消息,当身边的广告打着“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诱人旗号,当周围的同学数日不见似乎“变脸”时,谁还能无动于衷。是谁拨乱了我们的心弦,让我们把目光投注到“完美身体”的孜孜诉求上去,塑造一个个有关青春的幻梦?梦醒时分,是我们的身体需要整形,还是我们的审美文化需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8.
孙浩宇 《少年月刊》2023,(11):38-39
<正>“变脸”是川剧的表演绝活,而我身边也有个会“变脸”的表演大师——吕老师。[吕老师已年过半百,皮肤白皙,烫着一头卷发,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十足,特别是那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做起事来也非常认真。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她的“变脸”绝活吧!]  相似文献   

19.
脸谱     
小镇上突然来了一个戏班子,大家都未曾注意过,只是在一个清晨,戏台上开始有人练杂耍,咿咿呀呀地唱京剧。班主是一个面笼黑纱领着孩子的女人,30来岁。据说是早年丧夫,故终日戴着黑纱.她有一个不外传的绝学:变脸。故这个戏班立刻在镇子上红火起来,班主每次登台,七里八乡的人们都赶来围观。  相似文献   

20.
对气象新闻节目“变脸”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剖析了当前气象新闻节目“变脸”的深层原因与潮流趋势,指出对眼球资源(进而对眼球经济)的追逐是其“变脸”的内在动力,而社会上盛行的新闻娱乐化潮流对其“变脸”则起着一定的催化作用。结论指出,应理性对待气象新闻“变脸”中的娱乐化现象,把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恰当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