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摄影主要反映的是政治活动、民生民情、经济文化、社会事件等内容。这类题材不仅具有艺术观赏性,更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新闻摄影是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摄影艺术形式之一。新闻纪实类作品在拍摄上更多地受到现场的制约,无论从拍摄技巧、拍摄内容还是画面要求上都有别于艺术摄影。作为一幅摄影作品,新闻摄影类图片,不仅需要真实准确地再现,也要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独特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2.
一、“真实性”的含义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对“真实性”的要求是根本不同的。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是分别属于新闻和艺术领域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研究新闻摄影特点的同时,试析二者的不同。谈到摄影的“真实性”时,人们很容易说到纪实性,然而,纪实性是摄影工具自然  相似文献   

3.
长时间以来,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即摄影的艺术创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常常相互混淆。报纸上时常刊载一些虽然画面比较考究,但根本不具有新闻性的“新闻照片”;而在一些艺术摄影展览(或画册)上,又常常看到一些虽然有较强的政治思想内容,但是并无艺术性的“艺术作品”。诚然,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可以、也难免相互影响、借鉴,然而两个不同门类的摄影相互混淆,使之失去自身的特性,最终结果是限制了各自的发展。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是夸大或过份强调两者的联系,即其共性;而忽视了两者的差异,即其个性。虽然两者使用的工具——照相机是相同的,但是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在追求的目的,采取的手段,造成的效果,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新闻摄影与读者发生关系时,首先是满足人们“目睹”某一新闻事实的要求;而艺术摄影,则旨在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首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新闻摄影着重于照片的新闻价值,艺术摄影则着重于照片的艺术价值。前者属于新闻范畴,后者属于艺术范畴。二者  相似文献   

4.
是近不少单位举办新闻摄影学习班,邀我去讲课,几乎都让我谈这样的题目:如何提高新闻摄影的艺术感染力?这使我很尴尬,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两个不同门类,两者之间不能相互混淆。新闻摄影的首要任务是传播新闻信息,满足受众“目睹”某一新闻事实的要求,而艺术摄影旨在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首先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新闻摄影着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具有新闻性、思想性、时效性和形象化的个性,所表现的人和事应当是生动而有新闻价值的。一幅优秀的新闻图片,总是以真实、新颖的画面形象吸引人、感染人,这种画面形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瞬间精华,它是新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美的凝固。 运用美的魅力增添新闻价值 美学早已自然地闯进了我国摄影领域,众多的摄影家对它产生了广泛的兴趣,并在人像、风光、静物等艺术摄影中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创作优秀的摄影作品。但是,对于新闻摄影要不要讲究美学,一直是摄影界争论的焦点。随着新闻摄影事业的不断发展,提倡新闻摄影美学观念的同志…  相似文献   

6.
经济摄影报道是当前新闻摄影的热点和难点。如何使这类照片吸引人,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从一个版面编辑的角度,来谈谈对经济新闻摄影的看法。 首先是新闻,而不是“艺术品” 一张新闻照片,版面编辑是否采用,如何用,首先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版就更加强调新闻性。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艺术。摄影记者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没有—个新闻编辑用艺术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摄影报道作品。摄影报道的“好看”,首先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性上,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价值上,而绝对不首先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照片的“美”上。那种把摄影记者的最高追求理解为应该是“艺术摄影家”的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是有害的;当这种价值观被版面编辑接受并体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报纸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由于版面上的照片比文字醒目,因此读者对照片新闻性的要求就更高,-旦照片不是新闻,版面编辑用得愈大,报纸就愈显得难看。 什么是“新闻”?这里无须做理论阐释。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者看报先看什么?那些真正吸引读者的,大多是“新闻”——新闻照片的拍摄原则还是要从此入手。让读者拿起报纸,首先看你的照片!  相似文献   

7.
尹钟烨 《东南传播》2021,(2):145-148
随着越来越多审美价值突出的新闻摄影作品受到"荷赛"的青睐,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趋势日益明显。题材选择、画面呈现和表意功能的艺术化对新闻摄影奉为圭臬的新闻性、真实性、客观性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不可逆转的艺术化趋势下,坚持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本质区别,是平衡新闻摄影内核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而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边界,关键也在于新闻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唯有将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趋势置于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中,才能把握新闻摄影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闻爱好者》(1998年第7期)刊登了王世龙先生的两幅照片及题为《新闻耶?艺术耶?——从我的两幅照片谈起》一文。笔者认为王先生的两幅照片拍得很精彩,历史上更有不少既是新闻摄影又是艺术摄影的名作,文章亦成一家之言。不过,既然王先生恳请“接腔发话”,笔者想谈谈自己的浅见,与王先生共商这一话题。 笔者认为,“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分家”不仅是历史的必然,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摄影史早期,人们对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区别不大,主要是受当时拍摄的技术条件限制。当时所采用的摄影器材笨重,曝光时间较长和底板需当场涂布乳剂,不允许摄影家抓拍的尝试。按照艺术的方式来摆布照片便是顺理成章之事。本世纪20年代中期,两种小型相机(“厄尔玛诺克斯”Ermanox和“徕卡”Le-ica)的问世,使新闻摄影发生了彻底的革命。光圈已达f/2(后来又达到f/1.8),胶片也有了改进,1930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近几年荷赛获奖作品的考察,可以发现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界限渐趋模糊。在画面语言、创作观念、艺术手法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新闻摄影都表现出强烈的艺术化倾向,呈现与传统新闻摄影完全不同的面貌。究其原因,这与制图技术的日新月异、大众媒介的蓬勃发展、受众视觉素养的提升以及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关。然而,新闻摄影者仍需警惕艺术化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力求在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10.
姜婧 《新闻世界》2013,(5):187-188
摄影在平面设计中的优势是视觉直观性。摄影与广告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其灵魂都是创意。摄影是一项技术要求高、操作经验丰富的活动,且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某些专业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并作为商业用途而开展的摄影活动。广告摄影是为了推动商品的销售,始终以市场为基础,以消费者为中心。平面广告的摄影包括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技术摄影,我们指的是商业摄影。广告摄影需要艺术的配合,可以将现实与虚幻相结合,将真实的影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1.
正新闻摄影不仅能歌颂生活中的美、揭露生活中的丑,同时也能记录下历史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社会纪实摄影及实用摄影是有所区别的,新闻摄影是新闻范畴的一部分,它首先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否则就不称为新闻。新闻摄影的题材非常多,有经济建设、科教文教、精神文明、新闻人物,以及军事、公安、体育新闻、日常社会生活、环境保护与大自然新闻和国际新闻等等,宏观世界、微观世界无所不有。因此,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关键是如何去发现、去选择新闻和美的关系,以此反映读  相似文献   

12.
杨艺 《报刊之友》2013,(7):114-115
纵观当代国际摄影奖,不难发现国际摄影赛事大多以新闻摄影为题材,而艺术摄影比赛实际并不如新闻摄影比赛显眼。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两者是都以摄影方式为表现手段的视觉评价,这种共同的表现方式构成了二者的共性,然而从本质特性来看,两者却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对这些特性的模糊认识,出现了新闻摄影艺术化的倾向以及纪实性摄影被认作新闻摄影的误区。究竟艺术美是如何从新闻摄影中表现出来的,艺术摄影又是如何体现摄影的纪实性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军事记者》2011,(1):F0002-F0002,I0001
为提高军事新闻摄影质量、丰富官兵业余文化生活,本刊从2011年第1期开始举办“军营拍客”摄影比赛,时间为1年。无论是专业摄影工作者,还是业余摄影爱好者,都欢迎你参加比赛。参赛照片的内容不限,可以是新闻摄影,也可以是艺术摄影,着重反映军营火热的生活。比赛结束时,将由专家组评出若干优秀奖,发给获奖证书。  相似文献   

14.
《军事记者》2002,(1):68-68
几个月来,收到不少函授学员的新闻摄影或艺术摄影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反映了基层的实际,生活气息较浓。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大讲究用光,要么聚焦不准,画面拍得模糊不清,要么曝光不当,画面或暗或白。二是不大讲究构图,画面或杂乱无章,或过于呆板。三是摆拍痕迹明显,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下面就几幅较好的摄影作品作一扼要的点评。第一幅:《光与美》(函授学员贾国齐摄)。这张艺术照片表现的是朝霞中的一只骆驼。画面上,旭日初升,霞光满天,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一只骆驼的剪影隐约而现,画面壮观。明显…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新闻摄影还是艺术摄影,都是通过视觉符号传播特定的信息,反映某一方面的审美诉求.新闻摄影重在报道,艺术摄影倾向于创作;前者以纪实为先,后者以表意为主.两者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点.本文认为,对围绕主题的视觉语义进行有效传播,是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都必须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美学的形象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摄影的美来源于现实生活美,是现实生活美的纪录和反映。因此,新闻摄影作品也应具有美学价值,通过艺术手段,以准确、鲜明的形象性来表现新闻事实。然而在现实报道中,新闻摄影作品往往人物表情呆板、画面一般、重复,这种被读者看惯了的程式化。一般化、公式化的画面,尽管具有真实性、时效性、思想性等新闻价值,但因缺少形象性这一美学特征,大多会引起读者的厌恶,很难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形象性的真实含义什么是新闻摄影的形象性?从新闻摄影的特性理解,是指新闻摄影作品所提供的能够满足社会和读者需要的形象信息因素(质和量…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的摄影美学具有信息类和艺术类双重特性。它既要传递尽可能丰富的新闻信息,又要追求艺术摄影的美感效果。信息美和艺术美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共同担负着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使命。而信息美是第一位的,占主导地位。但当今国内一些电视新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电视新闻摄影美学,可看性不强,不得不靠解说词来  相似文献   

18.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19.
在报纸上不时见到“一片多名”的怪事,一张新闻照片竟署名两人以至多人“合摄”,实在令人费解。摄影不同于写文章。文章可以几人分工合写,连缀成章,摄影却只能一人按动快门摄取影像。新闻摄影也不同于艺术摄影。拍摄艺术照片可以有人组织场面,有人布置灯光,有人制作特技,他们共同付出了劳动,自然应该同时署名;然而靠瞬间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的最基本的方法是“不干涉对象拍摄法”,最重要的功能是——真实地“呈现对象”,这也是摄影与生俱来的最朴素的和最具有魅力也最充满矛盾的功能。任何一张照片都涉及到三个因素,即摄影者、摄影语言和拍摄对象。如何在新闻摄影活动中搞明白这三者的关系,特别是搞明白摄影者(主体)在摄影中的身份和角色,显然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